永发信息网

千古绝对如今终于有了下联 以友会朋文章

答案:2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19 00:45
  • 提问者网友:骨子里的高雅
  • 2021-03-18 12:14
千古绝对如今终于有了下联 以友会朋文章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独行浪子会拥风
  • 2021-03-18 12:42
明代著名文学家冯梦龙编著的“三言”,早已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特别是《警世通言》中的第三卷“王安石三难苏学士”,更是记忆犹新,读之难忘;尤其更令人难忘的是那三副绝对:
其一:一岁二春双八月,人间两度春秋;
其二:七里山塘,行到半塘三里半;
其三:铁瓮城西,金玉银山三宝地;

王安石
当时,大文豪苏东坡因恃才乱改宰相王安石的菊花诗,得罪了王安石。王安石便有意难为苏东坡,出了三副上联,让苏东坡对下联。王安石出上联后,苏东坡思考多时,不能成对,只得谢罪而出。可见,要对这三副上联确实非常难!实际上,王安石所出的这三副上联,构思极其巧妙,且非常难对,是难得的佳作。时至今日,千年欲过,令人欣慰的是这三副千古绝对终于有了圆满的下联。

苏东坡
其一联,由一后人对出:
一岁二春双八月,人间两度春秋;
六旬花甲再周天,世上重逢甲子。
王安石出句时,为宋仁宗嘉祐六年(1061),逢闰八月,民俗秋季常以“中秋”为代表,闰八月即有两度中秋;此年正月“立春”,腊月又逢“立春”,天作巧合,玉成出句。对句者,就岁时构思,想到中国“甲子”纪年以六十为周期(称“花甲”),以二“甲”对二“春”,“再”对“双”,“重”对“两”,对得工整妥帖,妙趣横生,确实是一副佳对。
其二联,由一算卦先生对出:
七里山塘,行到半塘三里半;
九溪蛮洞,经过中洞五溪中。
出句中的“七里山塘”在苏州阊门外,“行到半塘”正好是“三里半”。算卦先生以“九溪蛮洞”相对,居中一洞自然序数在五。此对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对得十分贴切。
其三联,由当代楹联学家周文举对出:
铁瓮城西,金玉银山三宝地;
画轩室内,史经子集四珍书。
出句是说:“铁瓮城西”,屹立着“金、玉、银”三座宝山;对句是讲:“画轩室内”,收藏着“史、经、子、集”四库珍书。此联中,出句中的“三宝”,即金、玉、银,看似平常,实则非常难对,这也是这副绝对的难点所在:对句仍用“三”,则重字犯忌;不用“三”,用其他数字还须领出只有三个字的三个名词才行,这就太难了。对句妙就妙在把《四(史、经、子、集)库全书》中的“集”字一字二用,即可把它看作是“史集”、“经集”、“子集”中的“集”,又可把它当作“史、经、子、集”四库中的“集”,这样以来就解决了“犯忌”的大难题,使得联语有了巧妙的对仗:“四珍”对“三宝”,妥帖、严谨、工巧、自然,同时也使得这三副千年绝对有了与之匹配的下联,了却了千年来悬挂在人们心中的一大心事。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woshuo
  • 2021-03-18 12:50
这是一个残疾的问题,自己说,千古绝对,终于有了下联。你并没有写出属于千古绝对的上联,你也没有写出下联。只要有六年级文化的水平的人都不会写出这样残疾的句子。我手里有一本专门研究绝对的书,收集了古今多部书中的绝对,并没有看到你所说的千古绝对。千古绝对,意思准确,1000年都没有人对上来的绝对。特别想见识下你所说的千古绝对。你是在提问,给你回答了,应当给予答复。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