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卖报歌〉〉是怎么来的?

答案:4  悬赏:7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04 15:37
  • 提问者网友:谁的错
  • 2021-04-04 06:35
〈〈卖报歌〉〉是怎么来的?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举杯邀酒敬孤独
  • 2021-04-04 07:58
1933年聂耳在上海联华影片公司工作时,结识了一位名叫“小毛头”的卖报女孩,”“卖报童”的原型便是她。这名小女孩姓杨,十岁,还没有一个正式的学名,人们都叫他“小毛头” 。
有一天“小毛头”饿得头昏眼花,摇摇晃晃的时候,一辆电车靠站,一批人从电车上涌下来,“小毛头”被撞倒在地,头上起了血泡,手上的报纸散乱一地,“小毛头”坐在地上大哭起来。这时一个陌生的叔叔帮她拾起了报纸,还扶她起来,把弄脏的报纸都买走了——这人就是聂耳。
聂耳在创作上最注重生活的体验和感受,大家都会唱的《卖报歌》就足以证明了这一点。那是在1933年的秋天的一个傍晚,他约朋友周伯勋出去走走,他边走边对朋友说:这条路上有一位卖报的小姑娘(“小毛头”),卖报时喊的名字很动听,想让周伯勋也听一听。
当他们走到吕班路 (上海重庆南路)口时,果然看到了一小姑娘走来走去,匆忙地卖着晚报,她声音清脆、响亮、有顺序地叫卖着报名和价钱。聂耳走过去买了几份报,同时跟她聊了起来,知道她父亲有病,家庭生活困难。
在回家的路上聂耳沉重地说:“很想把卖报儿童的悲惨生活写出来,要请田汉或者安娥写词”。过了几天,安娥把词写好了,聂耳找到了那位小姑娘,把歌词念给她听,然后问她有没有不合适的地方,小姑娘想了一下说:“都挺好,但如果能把铜板儿能买几份报的话也写在里边,我就可以边唱边卖了。”
聂耳回去立即和安娥商量,在歌词中添上了“七个铜板能买两份报”的句子。后来那位小姑娘真的一边唱一边卖,她的歌声使她的生意也好了起来。

扩展资料
社会影响

1934年年歌剧《扬子江暴风雨》公演时,特请小毛头本人扮演剧中报童,在舞台上首次公开演唱作为场曲的《卖报歌》,从此传唱开来,深受儿童喜爱。这首歌短小精悍的儿童歌曲以跳跃的节奏,活泼的音调,生动地刻画出一个天真活泼的报童形象。音乐的情绪乐观向上,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卖报歌》影响了一代代的中国人,,至今仍得到少年朋友们的喜爱,它为人们展现了解放前贫穷儿童的苦难生活,教育大家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更带有着对光明未来的期盼。聂耳的创作源于对人民群众的真挚感情。
他从生活中寻找创作源泉, 提炼音乐形象, 并把自己的音乐创作同生活在社会最底 层的劳苦大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文艺工作者。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怀裏藏嬌
  • 2021-04-04 10:43
引用华丽谢幕夜的回答:
聂耳买报纸的时候有感而写的。
卖报歌
演唱:小蓓蕾组合

啦啦啦 啦啦啦
我是卖报的小行家
不等天明去等派报
一面走 一面叫
今天的新闻真正好
七个铜板就买两份报
啦啦啦 啦啦啦
我是卖报的小行家
大风大雨里满街跑
走不好 滑一跤
满身的泥水惹人笑
饥饿寒冷只有我知道

啦啦啦 啦啦啦
我是卖报的小行家
耐饥耐寒地满街跑
吃不饱 睡不好
痛苦的生活向谁告
总有一天光明会来到

啦啦啦 啦啦啦
我是卖报的小行家
不等天明去等派报
一面走 一面叫
今天的新闻真正好
七个铜板就买两份报
啦啦啦 啦啦啦
我是卖报的小行家
大风大雨里满街跑
走不好 滑一跤
满身的泥水惹人笑
饥饿寒冷只有我知道聂!耳杨2i2过,我东西等我结婚的蝴蝶结科技网
  • 2楼网友:三千妖杀
  • 2021-04-04 10:05
是聂耳看见报童的可怜,所以聂耳去安娥那里写一道歌,然后给报童这卖报歌很快流传开了。
  • 3楼网友:行路难
  • 2021-04-04 08:25
聂耳买报纸的时候有感而写的。
卖报歌
演唱:小蓓蕾组合

啦啦啦 啦啦啦
我是卖报的小行家
不等天明去等派报
一面走 一面叫
今天的新闻真正好
七个铜板就买两份报
啦啦啦 啦啦啦
我是卖报的小行家
大风大雨里满街跑
走不好 滑一跤
满身的泥水惹人笑
饥饿寒冷只有我知道

啦啦啦 啦啦啦
我是卖报的小行家
耐饥耐寒地满街跑
吃不饱 睡不好
痛苦的生活向谁告
总有一天光明会来到

啦啦啦 啦啦啦
我是卖报的小行家
不等天明去等派报
一面走 一面叫
今天的新闻真正好
七个铜板就买两份报
啦啦啦 啦啦啦
我是卖报的小行家
大风大雨里满街跑
走不好 滑一跤
满身的泥水惹人笑
饥饿寒冷只有我知道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