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桃花源记作者是谁?

答案:4  悬赏:4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04 00:49
  • 提问者网友:喧嚣尘世
  • 2021-03-03 17:54
桃花源记作者是谁?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掌灯师
  • 2021-03-03 19:22
陶渊明
陶渊明远离当时士大夫的门第,接近劳动的农民,无论在思想内容上,在文艺形式上,都走着与当时贵族化的文坛相反的道路。他反对剥削,歌颂了劳动,并身体力行;他发挥了五言古诗优秀的传统,高度发展了民歌传统上白描的手法;在数量上及诗歌的接触面上都远远超过前代及当代的诗人;他的成就因此成为中国诗史上一个宝贵的收获。正像无数优秀的作家们,都代表一个寒士阶层与统治阶级的对抗,但在这些寒士中,只有陶渊明是真正走向农民的。这就使得陶诗在一切诗篇中,都显得那么素朴淳厚,单纯明朗。他的风格是最富有个性的,也是最典型的。在中国文学史上,自屈原以后,仅有少数诗人能以自己的品格构成典型的形象,陶渊明正是这样的,他因此是中国最优秀而且伟大的诗人之一
晋哀帝兴宁三年(365)六月十五日,渊明出生在江州豫章郡康乐县义钧乡七里山安成村,即今江西省宜丰县澄塘镇新安村安成自然村。后迁居故里陶家园,再徙南山陶家坪。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冬起为江州祭酒,时二十九岁,离开南山陶家坪到江州赴任,理五斗米道科仪事,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晋安帝隆安三年(399)被荆江二州刺史桓玄命为军府参军。晋安帝元兴三年(404)四、五月间作刘裕镇军参军。晋安帝义熙元年(405)三月为刘敬宣建威参军。八月任彭泽县令。十一月“我岂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解印绶,作《归去来兮辞》,隐居浔阳,不再出仕。晋安帝义熙十二年(416)冬,时五十二岁,与在浔阳继娶翟氏携幼子佟还宜丰故里。他遍访旧游,课耕论道,务农采菊,作诗赋辞。写下了《桃花源记并诗》、《五柳先生传》、《归园田居》五首、《归鸟》诗等30多篇首。宋安帝义熙十四年(418)征著作佐郎,不就。宋武帝永初二年(421)春,遗子佟于南山,往视子俨等于柴桑。宋文帝元嘉四年(427)九月,因病卒于浔阳某里,享年六十有三。后归葬宜丰故里七里山崇真观境内。

宋代文学家苏东坡云:“陶渊明作诗不多,而其诗质而绮、癯而实腴,自曹、刘、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之”。朱自清先生说:“中国诗人里影响最大的似乎是陶渊明、杜甫、苏轼三家,东坡在三四之间。”王国维云:“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苟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自足千古。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之文学者,殆未之有也。”陶渊明所以伟大,主要是作品与人品的融和。在所作一百二十五首诗、七篇散文、三篇赋中,表现他心存忠义,心处闲逸、情真景真、事真意真之伟大文学特色。故其著作震铄古今,光芒四射。正因为他伟大,而被鲁迅先生称之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头等人物。”被国外文学家称颂为“中国古代诗人第一”。也正因为他伟大,才在二十四史中列传三史,真乃千古一人。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胯下狙击手
  • 2021-03-03 20:54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名潜,字元亮,东晋大诗人、散文家。因为家门前有五棵柳树,所以自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曾几度辗转,在各地做过几年小官,后厌烦俗世,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其中《桃花源记》是桃源诗的序言)等,有“田园诗人”之称。他也是田园派的鼻祖。
  • 2楼网友:慢性怪人
  • 2021-03-03 20:29
陶渊明(约365-427)东晋大诗人。又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他出身于破落官僚地主家庭。从小受儒家思想的教育,对生活充满幻想,希望通过仕途实现自己“大济苍生”的宏愿。自29岁起,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他不满当时土族地主把持政权的黑暗现实,任彭泽县令时,因不愿“为五斗米而折腰”,仅80多天就辞官回家,作《归去来兮辞》,自明本志。从此“躬耕自资”,直至63岁在贫病交迫中去世。他长于诗文歌赋,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其中的优秀作品隐含着他对腐朽统治集团的憎恶和不愿同流合污的精神,但也有虚无的“人生无常”“乐天安命”等消极思想。另一类题材的诗,如《咏荆轲》等,则表现了他的政治抱负,颇为悲愤慷慨之音。散文以《桃花源记》最有名。陶渊明的诗文兼有平谈与爽朗的风格,语言质朴自然,又极为精炼。有《陶渊明集》。
  • 3楼网友:深街酒徒
  • 2021-03-03 20:12
陶渊明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