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

答案:2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24 10:33
  • 提问者网友:玫瑰园
  • 2021-01-23 23:28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孟子 梁惠王章句上》
(1)结合材料分析,战国时期的儒家提出怎样的政治主张?(1分)儒学在当时的地位如何?(1分)
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2)上述材料反映了董仲舒的什么思想观点?(2分)与材料一相比,此后儒学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材料三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认为,中国之所以危亡,民主和科学之所以不能实现,是由于封建伦理道德的严重束缚所致。陈独秀尖锐指出: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封建伦理道德,阻碍了中国人民觉醒和社会进步。李大钊发表文章指出,孔子是“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保护君主政治之偶像”。……对于不合时宜的旧道德,“虽冒毁圣非法之名,亦所不恤矣。”
——马尚斌等编《中国近代史教程》
(3)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是如何认识儒家思想的?(1分)基于此他们提出了什么主张?(1分)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底特律间谍
  • 2021-01-24 00:03
(答案→) 解析:(1)注意材料信息“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仁者无敌。”可知孟子提出了“仁政”学说,要求统治者以仁爱之心对待百姓,以德服人,争取民心。但是在战国时代,最迎合统治者需要的是法家学说,儒家学说不受统治者重视。(2)注意材料信息“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反映了大一统思想;“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反映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董仲舒新儒学得到汉武帝的赏识,迎合了统治者的需要,儒学地位显著提高,在政治上占据统治地位(成为封建正统思想);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3)材料中“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封建伦理道德,阻碍了中国人民觉醒和社会进步”等信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从反封建的角度批判儒家思想,意图改造国人的思想,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基于此他们提出了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的主张。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千夜
  • 2021-01-24 01:32
感谢回答,我学习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