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下图中甲位于华北平原,乙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甲、乙两地耕作制度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小题2】甲、乙两地共有的地理现象是【小题3】甲地楼房南

答案:2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30 23:27
  • 提问者网友:城市野鹿
  • 2021-01-30 19:11
下图中甲位于华北平原,乙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甲、乙两地耕作制度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小题2】甲、乙两地共有的地理现象是 【小题3】甲地楼房南北间距一般大于乙地,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小题4】目前甲、乙两地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分别是
A. 旱涝盐碱危害、水土流失严重
B. 多风沙危害、水资源短缺
C. 生态破坏严重、多旱涝灾害
D. 水资源短缺、酸雨危害较严重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归鹤鸣
  • 2021-01-30 20:16
A. 旱涝盐碱危害、水土流失严重B. 多风沙危害、水资源短缺C. 生态破坏严重、多旱涝灾害D. 水资源短缺、酸雨危害较严重解析:【小题1】甲位于华北地区,为暖温带,故农业生产一年两熟或二年三熟;而乙位于长江流域,为亚热带,农业生产可一年三熟。两地耕作制度不同主要与热量高低有关,热量高,生长期长,有利农作物生长。两地都位于平原地区,所以海拔不是造成两地热量差异的因素,故A选项不正确;水分影响作物的种类和产量,故C选项不对;土壤是影响作物种类和产量的因素,所以D选项也不对.两地热量的差异是由于纬度不同,所以选B【小题2】两地都是季风气候,夏季都是高温多雨,雨热同期。乙地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广泛种植水稻的,降水丰富,水运发达;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前,冬季河流不结冰; 所以正确答案选B【小题3】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影响因素。楼房南北间距的大小是由最长影长决定的,一年中影子最长的日期是冬至日,甲地纬度高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小于乙地,影子比乙地长,所以楼房南北间距一般大于乙地。河流流向 、海陆位置 、盛行风向都不会影响影长,所以也不会影响楼间距,正确答案选C.【小题4】图示甲位于华北平原,可持续发展中的主要问题:水资源短缺、旱涝盐碱风沙等危害;而乙位于洞庭湖平原,多旱涝灾害、酸雨危害较严重。故选D项。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神也偏爱
  • 2021-01-30 21:38
正好我需要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