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松下幸之助的玻璃式经营法是否只适合小公司?另外松下是否一直坚持玻璃经营法?

答案:2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03 02:46
  • 提问者网友:山高云阔
  • 2021-04-02 23:55
松下幸之助的玻璃式经营法是否只适合小公司?另外松下是否一直坚持玻璃经营法?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等灯
  • 2021-04-03 00:05
松下幸之助的玻璃式经营法实际上就是公开化或透明化管理。松下幸之助的玻璃式经营法适用于任何规模的企业。 转载以下资料供参考

  “玻璃式经营”的要旨是公开和透明。这种公开和透明,建立在对员工信任的基础之上。所有的经营状况,都像玻璃一般清澈可见,不加掩饰。

  玻璃式经营不是松下幸之助深思熟虑的产物,也不是学究式逻辑推理的结果,而是经营实践中的“不得已”。在幸之助的经营思想中,玻璃式经营是诞生最早的。当松下还是几个人的小作坊时,生产与销售混同一起,发明、研制与制造无法区分,甚至生产与生活也融合为一体。这种情况下,白手起家的幸之助,没有那种老板与雇工之间的界限,所有人可以说都是合伙人。所以,幸之助要随时把经营情况通报给其他人。由此,形成了幸之助的“玻璃式”习惯。
  他的开诚布公,力求信息对称,是他早期创业时赖以生存的基本方式。随着业务的扩大,人员的增加,尽管老板和雇工之间的界限开始明朗化,原来亲密无间的熟人关系也开始等级化,但公开透明的“玻璃状态”却没有退隐,一直被保持下来。
  这种“玻璃状态”能够持续发展,并形成一种经营思想,同幸之助自身的经营体验密不可分。最初是天天算账,当经营略有扩大、开始规范化时,幸之助 把它变成每个月都结算盈亏,向所有员工公布。在松下,这是习惯和常态,而同当时的其他企业相比,则是一种特立独行。幸之助很快发现,这种做法具有明显的经营优势,因为其他企业都不这样做,有的老板本人也糊里糊涂,一旦家大业大就不清楚整体的经营状况,不具备公开透明的基础。幸之助不一样,他对经营状况滚瓜烂熟,公开盈亏,同时总结各人的贡献情况轻而易举。这一举措,正面效应十分明显。相对于其他企业的员工,松下的员工都能清楚地看到自己的努力成果,同时也能感受到老板的诚恳和信任,由此而催生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提高员工的士气。

  玻璃式经营法的实质是雇主与员工坦诚相待,互相信任。可贵的是,松下在快速增长后,这种做法一直被保持了下来。小型作坊采用玻璃式经营比较简单,而中型企业就已经有了难度,大型公司则更是难上加难。松下能够一直坚持玻璃式经营,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松下的发展是一种自然的增长,是顺应市场需要的增长,没有揠苗助长人为扩大规模。增长的欲望和劲头,不是来自于上层的压力,而是来自于下层的自觉。幸之助自己也在实践中感受到,这种做法能够有效激励士气,能够保证上下一心,能够深切检讨经营得失并化解冲突,还能够培养出高度自主的中层经理和工作骨干。即便不采用别的措施,也能很好地防范阿吉里斯指出的那种“习惯性防卫”。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痴妹与他
  • 2021-04-03 00:57
松下在经营公司的同时,也关心政治、文化和国际问题,经常在各地举行演讲,并......水坝式经营法,由日本的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提出。 ...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