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19世纪60年代,面对“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中日两国几乎同时开展了旨在“富国强兵”的自强运动——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然而甲午一战表明,两国的“富国强兵”结局却大相径

答案:2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12 06:48
  • 提问者网友:遁入空寂
  • 2021-04-11 12:50
19世纪60年代,面对“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中日两国几乎同时开展了旨在“富国强兵”的自强运动——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然而甲午一战表明,两国的“富国强兵”结局却大相径庭,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李鸿章认为:“吾中国之政教文物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所不及者,惟枪耳,炮耳,铁路耳,机器耳。吾但学此,而洋务之能事毕矣。”
——摘自梁启超著《论李鸿章》
材料二 (日本)该国近年改变旧制……其变衣冠,易正朔,每为识者所讥。然如改习西洋兵法,仿造铁路火车,添置电报,开煤矿,自铸洋钱,于国计民生不无利益。并多派学生赴西国学习器艺,多借洋俩,与英人暗结党援,其势日张,其志不小。故敢称雄东土,藐视中国,有窥犯台湾之举。
——摘自1874年12月10日李鸿章给同治帝奏折(1)分析材料一指出李鸿章举办“洋务”的指导思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洋务派作出了哪些重大的“变革”举措?(2)材料二反映出李鸿章对日本明治维新有什么认识?(3)试结合材料及相关历史背景,简要评析中日两国“富国强兵”结局不同的主要原因。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刀戟声无边
  • 2021-04-11 14:27
(1)指导思想:“中体西用”。变革举措: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兴办近代民用工业;创办近代海军;创办新式学校和选送留学生出国深造。(2)认识:李鸿章赞成日本学习西方军事和工业技术,以及派遣留学生等措施。反对日本进行政治制度的变革,对日本威胁侵略中国担忧。(3)主要原因:国际环境不同:19世纪中期以来,西方列强在东亚侵略的主要目标是中国,国际环境不利。造成洋务运动举步维艰;客观上为日本明治维新提供了一个较为有利的国际环境。改革遇到的阻力不同:清王朝中顽固势力强大,反对变革。而日本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通过武装倒幕,倒幕派改革力量建立了新政权,因而能够实行全面有效的改革。两国推行变革的力度不同:中国洋务派主张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实行“有限变革”;而日本明治维新则是实行包括改革政治制度和土地制度的全方位“变革”。解析材料解析题的要义就是解析材料,或者以材料为切入点考查所学知识,如第(1)问,或者概括材料反映的相关信息,如第(2)问,或者阐释材料所反映的新问题、新现象,如第(3)问。回答第(1)问时,前半部分要从材料中归纳要点,后半部分要从所学知识中筛选出符合前一问精神的历史史实;回答第(2)问时,要分析材料的层次,从中概括出赞同的、指责的、对日本有所防备的等各种意思;回答第(3)问时,要用足用好题目“结合材料和相关历史背景”的提示,分别从材料、所学知识中寻找导致中日两国的历史变革一胜一败的历史因素。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十年萤火照君眠
  • 2021-04-11 15:40
谢谢解答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