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场地与旁建筑物太近需打支护桩还是维护桩?
答案:3 悬赏:7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19 23:39
- 提问者网友:辞取
- 2021-02-19 12:16
占地2.58亩。容积率5.0。设计是地下1层,地上21层。因东面地下室边线与旁边几栋3~4层小别墅距离相差最近只有4米。西面临街有大量高压电桩及通信设备。北面地下室边线向北延长6米为规划路。故设计东、西两面做支护桩。没弄过这个支护桩。。具体怎么个做法。这样的情况应该是维护桩而不是支护桩吧?两者区别如何啊?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摆渡翁
- 2021-02-19 12:38
建筑场地与旁建筑物太近需要打维护桩。
维护桩是木桩、水泥土搅拌桩、混凝土灌注桩、钢板桩等,一切用于基坑维(围)护的统称。维护桩的作用是在基坑开挖后挡住基坑外围道路土方,保护基坑内施工安全,同时维护桩也有止水的效果,可以防止外围水流到基坑内。
支护桩:是由间距2-3米的H钢组成的支护系统。
维护桩是木桩、水泥土搅拌桩、混凝土灌注桩、钢板桩等,一切用于基坑维(围)护的统称。维护桩的作用是在基坑开挖后挡住基坑外围道路土方,保护基坑内施工安全,同时维护桩也有止水的效果,可以防止外围水流到基坑内。
支护桩:是由间距2-3米的H钢组成的支护系统。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七十二街
- 2021-02-19 14:07
支护桩:是由间距2-3米的H钢组成的支护系统,只有挡土作用,没有挡水作用;围护桩既有挡土作用又可以止水,一般工程造价支护结构比围护结构要低,但在选取围护类型的时候还要综合考虑周边的环境和地质水文等因素,不能只注重工程成本的控制。
由于你所问的问题是建筑场地与旁建筑物太近,虽未对地下水位进行说明,但设计东、西两面做支护桩,按照按图施工原则,应该做支护桩,不过作为施工技术人员提出自己的看法也是对的,有时可以做成变更,围护桩的利润通常要高,工期要长,安全性要高。
下面是基坑支护的设计要求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基坑支护作为一个结构体系,应要满足稳定和变形的要求,即通常规范所说的两种极限状态的要求,即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所谓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对基坑支护来说就是支护结构破坏、倾倒、滑动或周边环境的破坏,出现较大范围的失稳。一般的设计要求是不允许支护结构出现这种极限状态的。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则是指支护结构的变形或是由于开挖引起周边土体产生的变形过大,影响正常使用,但未造成结构的失稳。
因此,基坑支护设计相对于承载力极限状态要有足够的安全系数,不致使支护产生失稳,而在保证不出现失稳的条件下,还要控制位移量,不致影响周边建筑物的安全使用。因而,作为设计的计算理论,不但要能计算支护结构的稳定问题,还应计算其变形,并根据周边环境条件,控制变形在一定的范围内。
一般的支护结构位移控制以水平位移为主,主要是水平位移较直观,易于监测。水平位移控制与周边环境的要求有关,这就是通常规范中所谓的基坑安全等级的划分,对于基坑周边有较重要的构筑物需要保护的,则应控制小变形,此即为通常的一级基坑的位移要求;对于周边空旷,无构筑物需保护的,则位移量可大一些,理论上只要保证稳定即可,此即为通常所说的三级基坑的位移要求;介于一级和三级之间的,则为二级基坑的位移要求。
对于一级基坑的最大水平位移,一般宜不大于30mm,对于较深的基坑,应小于0.3%H,H为基坑开挖深度。对于一般的基坑,其最大水平位移也宜不大于50mm。一般最大水平位移在30mm内地面不致有明显的裂缝,当最大水平位移在40-50mm内会有可见的地面裂缝,因此,一般的基坑最大水平位移应控制不大于50mm为宜,否则会产生较明显的地面裂缝和沉降,感观上会产生不安全的感觉。
一般较刚性的支护结构,如挡土桩、连续墙加内支撑体系,其位移较小,可控制在30mm之内,对于土钉支护,地质条件较好,且采用超前支护、预应力锚杆等加强措施后可控制较小位移外,一般会大于30mm。
结语:基坑支护是一种特殊的结构方式,具有很多的功能。不同的支护结构适应于不同的水文地质条件,因此,要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选择经济适用的支护结构.
应该可以用支护桩结构!
- 2楼网友:零点过十分
- 2021-02-19 13:06
维(围)护桩:
是木桩、水泥土搅拌桩、混凝土灌注桩、钢板桩等,一切用于基坑维(围)护的支护桩简称。维(围)护桩的作用是在基坑开挖后挡住基坑外围道路土方,保护基坑内施工安全,同时维护桩也有止水的效果,可以防止外围水流到基坑内。
支护桩:是由间距2-3米的H钢组成的支护系统。
围护装和支护桩是按使用功能分的,一般用在基坑围护(围护桩) 大基坑支撑梁承力桩(支护桩)
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