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有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丹麦哥本哈根地理位置简图(图6). 材料二:2007
- 提问者网友:暗中人
- 2021-01-28 22:10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一袍清酒付
- 2021-01-28 23:19
(1)全球气温呈上升趋势,但有波动(全球气温波动上升),近百年来气温上升了大约0.8℃(3分)。发达国家是二氧化碳的主要排放国。(3分)
(2)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提高清洁能源消费比重;开发利用新能源;发展清洁燃烧技术;制定节能减排的法律法规;发展循环经济;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等(三点以上得8分)
(3)共同性(3分) 公平性(3分)
(4)应用:用作车轮的润滑油、用作照明的灯油、制作书画用的原料。
(5)变化: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均迅速增长;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能源消费开始超过能源生产。
(6)变化:19世纪中期,木材使用呈下降趋势,煤的使用呈上升趋势;19世纪后期,石油使用呈上升趋势;20世纪中后期,以煤为代表的传统能源使用下降,核能、太阳能等新型能源开始使用并呈上升趋势。原因: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改良蒸汽机的出现推动了煤的开采和使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内燃机的发明推动了石油的开采和使用;第三次科技革命期间原子能技术发展,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也加快了核能的使用。
(7)1973年中东产油国大幅度提高油价,引发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最严重的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经济进入“滞胀”阶段。
(8)①矛盾具有普遍性,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人类活动。人类活动能认识和改造世界,为人类造福,但如果无视规律也可能带来挑战和威胁,垃圾“新大陆”就是对无视规律割裂联系的惩罚。②矛盾具有客观性,要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善于分析矛盾,积极寻找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为全球应对环境、气候变化做出巨大努力。③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应对气候变化要坚持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各国要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每点3分,共9分)
(9)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形成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方式。(3分)
对策:①国家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强宏观调控,建立完善有利于节能减排的市场机制。(3分)②要加强科技的自主创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低碳与生态经济。(3分)③要引导公民树立环保意识,养成低碳生活方式和习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2分)④坚持对外开放,扩大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2分)(③④两点任选一点作答即可)
【解析】
- 1楼网友:迷人又混蛋
- 2021-01-29 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