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货币的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有什么区别?

答案:5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12 13:14
  • 提问者网友:你给我的爱
  • 2021-01-11 17:01
货币的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有什么区别?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迷人又混蛋
  • 2021-01-11 17:45
区别如下:
1、 含义不同: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叫做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货币被用来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就是货币支付手段的职能。
2、 产生的背景不同:流通手段是在货币出现以后,货币成了商品交换的媒介;支付手段是随着赊帐买卖的产生而出现的,在赊销和赊购中,货币被用来支付债务的。
3、 两者购买的对象不同: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购买的主要是实体的商品;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购买的主要是服务。
4、 两者货币交付的时间和空间不同: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在购买商品是,一般都是一次性交付,即“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可以是分次交付的,在时间和空间上是可以分开的。或先交钱,后服务;或先服务,后交钱。
总而言之,区别流通手段-与支付手段的最好方法,就是流通手段通常指买实物;而支付手段指的是在赊账、租赁、贷款中货币所行使的职能。



扩展资料:
流通手段主要特点
1、必须使用现实的货币,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货币需求:流通中需要多少货币取决于3个要素:价格(P)、待出售的商品数量(Q)、货币流通速度(V)。
在金属货币制度下:M=PQ/V;在信用货币制度下:PQ≡MV
2、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在交换中转瞬即逝。人们注意的是货币的购买力,只要有购买力,符号票券也能作货币。纸币、信用货币因此而产生。
流通规律
由于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把商品交换分为卖和买两个独立的行为,这就孕育了商品买卖可能脱节的矛盾。当买入小于卖出,必然使一部分商品积压,严重时造成过剩危机。当买入大于卖出,又会加大物价上升的压力,容易引起通货膨胀。产生这两种结果的原因是复杂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货币的数量不能适应商品流通的需要。
货币流通规律也叫货币需要量规律,它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的商品流通过程中客观需要的货币量的规律。货币流通规律的内容是: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与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同一单位货币的平均流通速度成反比。
这里有关流通中的货币指金属货币,所以,它也被称为“金属货币流通规律”。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情况下,由于金属货币具有贮藏手段的职能,能够自发地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使之同实际需要量相适应。因而不可能出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支付手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流通手段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思契十里
  • 2021-01-11 20:55
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在区别它和支付手段时,主要就是强调它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买与卖的行为0在时空上没有分离。
而支付手段,它是随着赊帐买卖而产生的,它的买卖行为在时空上是分离的。比较好理解的例子就是,发工资。
举例说明,如买一套房子,房价为25万,首付了10万,剩下的15万靠分期付款偿还。
这里面,10万是货币执行的流通手段,15万是货币执行了支付手段。
  • 2楼网友:上分大魔王
  • 2021-01-11 20:00

流通手段及购买手段,在现象上表现为现货交易,既“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支付手段是赊账买卖,货币在执行支付手段职能时表现为,商品的给予和货款的支付在时间和空间上相分离,即“先给货、后付款”。
支付工资、利息、税收、租金的行为, 理论上都属于货币在执行支付手段的。
流通手段(“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流通手段就是购买手段,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的职能。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但可以是不足值的货币。
执行流通手段的货币,最早是采取金属条块形式。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铸币。铸币是由国家垄断铸造的具有一定形态、成色和重量的金属货币。经过长期流通磨机已不足价的铸币依然照常流通,于是国家铸造不足价的镐币和辅币,进一步发行仅是货币符号的纸币,来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纸币也能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是由流通手段的特点决定的.但是纸币不能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
拓展资料:

货币 CCY(Currency)本质上是一种所有者与市场关于交换权的契约,根本上是所有者相互之间的约定。吾以吾之所有予市场,换吾之所需,货币就是这一过程的约定,它反映的是个体与社会的经济协作关系。货币的契约本质决定货币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如一般等价物,贵金属货币,纸币,电子货币等。它可以用作交易媒介、储藏价值、延期支付标准和记帐单位。

实物货币是专门在物资与服务交换中充当等价物的特殊商品,是人们的商品价值观的物质附属物和符号附属物。既包括流通货币,尤其是合法的通货,也包括各种储蓄存款,在现代经济领域,货币的领域只有很小的部分以实体通货方式显示,即实际应用的纸币或硬币,大部分交易都使用支票或电子货币。货币区是指流通并使用某一种单一的货币的国家或地区。
不同的货币区之间在互相兑换货币时,需要引入汇率的概念。在现代经济中,货币起着根本性和基础性的作用。在宏观经济学中,货币不仅是指现金,而且是现金加上一部分有形和无形的资产。
参考来源:百度百科  货币  网页链接
  • 3楼网友:长青诗
  • 2021-01-11 19:09
1、 含义不同: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叫做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货币被用来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就是货币支付手段的职能。
2、 产生的背景不同:流通手段是在货币出现以后,货币成了商品交换的媒介;支付手段是随着赊帐买卖的产生而出现的,在赊销和赊购中,货币被用来支付债务的。
3、 两者购买的对象不同: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购买的主要是实体的商品;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购买的主要是服务。
4、 两者货币交付的时间和空间不同: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在购买商品是,一般都是一次性交付,即“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可以是分次交付的,在时间和空间上是可以分开的。或先交钱,后服务;或先服务,后交钱。
  • 4楼网友:怙棘
  • 2021-01-11 18:16

1、  含义不同:
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叫做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货币被用来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就是货币支付手段的职能。
2、  产生的背景不同:
流通手段是在货币出现以后,货币成了商品交换的媒介;支付手段是随着赊帐买卖的产生而出现的,在赊销和赊购中,货币被用来支付债务的。
3、  二者购买的对象不同:
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购买的主要是实体的商品;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购买的主要是服务。
4、  二者货币交付的时间和空间不同:
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在购买商品是,一般都是一次性交付,即“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可以是分次交付的,在时间和空间上是可以分开的。或先交钱,后服务;或先服务,后交钱。
5、产生的社会经济状况不同:
流通手段产生于商品流通初期,商品交换还不发达,社会刚刚从物物交换向货币交易发展。而支付手段产生于商品经济较发达时,货币在生活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已经广泛的出现了商业信用。
6、二者发生作用的形式不同:
流通手段的货币支付时,伴随着商品劳务的流动,买方在获得商品劳务的同时就支付了货币,完成了等价交换。而支付手段的货币在支付时它是独立于交易之外的,用以结束交易过程。
7、二者产生后的影响不同:
流通职能出现后,克服了物物交换的局限性,如买卖双方供求匹配,交换时间地点一致等,便利了商品流通,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而支付手段出现后克服了“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局限,进一步促进了商品交换。但同时它也使商品经济矛盾更加复杂,形成债务链条,当一部分生产者不能支付时,可能使链条崩断,造成危机。
扩展资料

货币的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的联系:
流通手段是货币在商品流通中充当交换媒介的职能,货币的基本职能之一。货币执行流通手段后,直接的物物交换就分离成买卖两个相对独立的阶段,改变了物物交换的局限性。执行流通手段的货币,不能是想像的或观念上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当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用货币符号来代替时,货币与商品价格的关系会发生变化。其他因素不变时,商品的价格由进入流通领域的货币量来决定。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都是流通中的现实货币,而且在大宗交易中二者往往会出现职能交错,因此两者联系紧密,但又有着本质的区别。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