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第一个推崇死后丧事从简的皇帝是谁
答案:3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22 22:24
- 提问者网友:最爱你的唇
- 2021-03-22 15:11
历史上第一个推崇死后丧事从简的皇帝是谁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千杯敬自由
- 2021-03-22 15:35
现在,亲人去世,许多人是大办特办,没有钱的借钱也要操办,据估算,在大城市,死一个老人的有的花费上百万,一般都在十万元以上,在笔者这样的小城市,死一个老人的花费一般都在十万左右,最少也要五万元,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是一个实在难以承受的负担,现在,正值清明时节,又是祭奠祖先的时候,许多人又是修坟,又是迁墓,烧纸焚香,搞得乌烟瘴气,既失去了不必要的钱财,又污染了环境,甚至造成山火等。如何节简办丧事,文明祭祖是当前社会应该深思的问题。
在中国的古代,帝王将相去世,总是要花费不少财物为其修筑坟墓,还要按照规格级别放置不少陪葬品,,甚至用活人陪葬,那坟地建成一座山,山下有层层宫殿,旁边还有不少陪墓,给尸体穿上金缕玉衣,口含玉器。尤其是帝王,在生前就给自己死后的安放之地做出了选择,并建造许多年,可以说是规模宏大,同时也劳命伤财。如秦始墓到现在都是个迷。
然而,历史上也有极个别皇帝推崇死后丧事从简,第一个推崇死后丧事从简的皇帝就是三国时的魏国的魏文帝曹丕。曹丕是个很有作为的皇帝,他富有卓越的文学天赋,下笔成章,博闻强记,才艺兼备,而且志存高远、心系大道,光大仁德,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好皇帝。尤其是对死后丧事从简的推崇,在现在看来都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曹丕于黄初三年冬天十月三日,确定首阳山东为其寿陵,同时发布关于丧葬的文告,文告中表达了以下五层意思,主要是推行死后丧事从简,并且从他开始。
一是寿陵不造坟植树,不造寝殿、园邑和神道。文告中说:“按时礼制,国君即位就给自己制作内棺,是活着的时候不忘记死亡。从前帝尧葬于谷林,四周都植上树木,即与山林合而为一。聚土造坟,植树为记的制度,并非上古就有,我不想采用。寿陵因山为体,不必造坟植树,也不要寝殿、园邑和神道。”
二是坟墓不是神灵之地,死后葬在不毛之地。曹丕说:“人死安葬就是埋葬的意思,目的是不让别人看到,尸骨没有知觉,不懂痛痒,坟墓也不是神灵之住宅,死后也不要上墓祭祀,要把我安葬在不长庄稼的地方,在改朝换代之后也没有人知道我的葬处。”笔者认为,虽然曹丕在死后安葬在不毛之地的目的是不让后人找到,但客观的做到了不占用耕地利于子孙后代,尤其是死后不祭祀,让笔者感到不可思议,现在,每年清明时节,人们不远万里纷纷到祖宗坟前祭祀,焚纸烧蜡,不但污染环境,而且每年都要引起无数山火,如何文明祭祀,是摆在我们面前要思考的问题。
三是死后不用陪葬品。曹丕说:“死后棺木内不要放防腐的灰炭,也不要用金、银、铜、铁制品陪葬,全部用瓦制品,这样才合乎古代泥车涂彩、草扎人马的殡葬规定,棺木漆刷三遍就行了,口中不必含珠衔玉,也不要放珠缀短衣、玉制匣子,这些都是愚蠢的人才做的事。”他还举了过去的不少例子,汉朝皇帝坟墓遭到盗掘的原因就是因为陪葬品太多了,太值钱了。
四是皇后等人死后在指定的地方安葬,不迁坟不合葬。曹丕还规定,近一年来及贵人以下人等,凡是没跟诸侯王去相应封国的,死后都就近葬在涧西先前确定的地方。他举例说舜帝葬于苍悟,娥皇、女英二妃都没有追随他葬在一起,延陵安葬自己的儿子,也在很远的地方。曹丕说魂魄有灵,没有想去而到不了地方,如果葬后再迁,就如同戮后再戮一次,死后再死一次,是对死者的不尊。
五是曹丕把他关于死后丧事从简的规定形成一项制度,谁都不能违反此规定。确实,当年曹操死后,装敛就用平时所穿的衣服,没有放置金玉珍宝之类的陪葬品,以至于去年挖掘曹操坟墓时,许多人都不相信此墓为曹操墓,因为墓中空空如也,没有什么想象的有什么金、银、玉等陪葬品。曹丕于黄初七年去世,时年46岁,从入敛到安葬,都按照他生前的规定办理的。
可惜的是,我们后人并没有从中领悟曹丕对死后丧事从简的精神,而是热衷于互相攀比,形成了当时的一种恶性循环,尤其是当前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而且耕地日益减少的时代,如何文明祭祖、文明办丧事、节约办丧事是到了有规定的时候,笔者今天把曹丕推崇死后丧事从简的事迹告诉大家,就是希望大家从中领悟文明祭祖、文明办丧事、节约办丧的重要性。古代皇帝尚有如此觉悟,何况我们现在的人呢?大家说对吗?
在中国的古代,帝王将相去世,总是要花费不少财物为其修筑坟墓,还要按照规格级别放置不少陪葬品,,甚至用活人陪葬,那坟地建成一座山,山下有层层宫殿,旁边还有不少陪墓,给尸体穿上金缕玉衣,口含玉器。尤其是帝王,在生前就给自己死后的安放之地做出了选择,并建造许多年,可以说是规模宏大,同时也劳命伤财。如秦始墓到现在都是个迷。
然而,历史上也有极个别皇帝推崇死后丧事从简,第一个推崇死后丧事从简的皇帝就是三国时的魏国的魏文帝曹丕。曹丕是个很有作为的皇帝,他富有卓越的文学天赋,下笔成章,博闻强记,才艺兼备,而且志存高远、心系大道,光大仁德,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好皇帝。尤其是对死后丧事从简的推崇,在现在看来都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曹丕于黄初三年冬天十月三日,确定首阳山东为其寿陵,同时发布关于丧葬的文告,文告中表达了以下五层意思,主要是推行死后丧事从简,并且从他开始。
一是寿陵不造坟植树,不造寝殿、园邑和神道。文告中说:“按时礼制,国君即位就给自己制作内棺,是活着的时候不忘记死亡。从前帝尧葬于谷林,四周都植上树木,即与山林合而为一。聚土造坟,植树为记的制度,并非上古就有,我不想采用。寿陵因山为体,不必造坟植树,也不要寝殿、园邑和神道。”
二是坟墓不是神灵之地,死后葬在不毛之地。曹丕说:“人死安葬就是埋葬的意思,目的是不让别人看到,尸骨没有知觉,不懂痛痒,坟墓也不是神灵之住宅,死后也不要上墓祭祀,要把我安葬在不长庄稼的地方,在改朝换代之后也没有人知道我的葬处。”笔者认为,虽然曹丕在死后安葬在不毛之地的目的是不让后人找到,但客观的做到了不占用耕地利于子孙后代,尤其是死后不祭祀,让笔者感到不可思议,现在,每年清明时节,人们不远万里纷纷到祖宗坟前祭祀,焚纸烧蜡,不但污染环境,而且每年都要引起无数山火,如何文明祭祀,是摆在我们面前要思考的问题。
三是死后不用陪葬品。曹丕说:“死后棺木内不要放防腐的灰炭,也不要用金、银、铜、铁制品陪葬,全部用瓦制品,这样才合乎古代泥车涂彩、草扎人马的殡葬规定,棺木漆刷三遍就行了,口中不必含珠衔玉,也不要放珠缀短衣、玉制匣子,这些都是愚蠢的人才做的事。”他还举了过去的不少例子,汉朝皇帝坟墓遭到盗掘的原因就是因为陪葬品太多了,太值钱了。
四是皇后等人死后在指定的地方安葬,不迁坟不合葬。曹丕还规定,近一年来及贵人以下人等,凡是没跟诸侯王去相应封国的,死后都就近葬在涧西先前确定的地方。他举例说舜帝葬于苍悟,娥皇、女英二妃都没有追随他葬在一起,延陵安葬自己的儿子,也在很远的地方。曹丕说魂魄有灵,没有想去而到不了地方,如果葬后再迁,就如同戮后再戮一次,死后再死一次,是对死者的不尊。
五是曹丕把他关于死后丧事从简的规定形成一项制度,谁都不能违反此规定。确实,当年曹操死后,装敛就用平时所穿的衣服,没有放置金玉珍宝之类的陪葬品,以至于去年挖掘曹操坟墓时,许多人都不相信此墓为曹操墓,因为墓中空空如也,没有什么想象的有什么金、银、玉等陪葬品。曹丕于黄初七年去世,时年46岁,从入敛到安葬,都按照他生前的规定办理的。
可惜的是,我们后人并没有从中领悟曹丕对死后丧事从简的精神,而是热衷于互相攀比,形成了当时的一种恶性循环,尤其是当前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而且耕地日益减少的时代,如何文明祭祖、文明办丧事、节约办丧事是到了有规定的时候,笔者今天把曹丕推崇死后丧事从简的事迹告诉大家,就是希望大家从中领悟文明祭祖、文明办丧事、节约办丧的重要性。古代皇帝尚有如此觉悟,何况我们现在的人呢?大家说对吗?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白昼之月
- 2021-03-22 17:28
汉文帝。。。
- 2楼网友:时间的尘埃
- 2021-03-22 16:45
没有,一般也就是宋朝皇帝丧葬略简一些。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