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杨修之死的原因

答案:4  悬赏:4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27 16:50
  • 提问者网友:刺鸟
  • 2021-01-27 11:28
有7条!!!急!!!
简短列明
从哪件事中所得出的?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执傲
  • 2021-01-27 11:59
杨修之死,绝不是因耍小聪明,背后真正原因是什么?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慢性怪人
  • 2021-01-27 15:38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就在曹操和蜀军僵持不下之时,曹军的主薄杨修却因一根“鸡胁”掉了性命。而在此之后他便成了“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代表,而曹操杀死杨修这件事,也成为了曹操忌才的典型表现。 杨修死的罪名已经不得而知,但是他的死因比较复杂,而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政治上的两大因素: 一、杨修犯了古代皇室权力之争中的大忌,参与了夺嫡之争。 二、杨彪、杨修本人的身份及政治观念与曹魏政权的利益有冲突,杨彪夫人是袁术的女儿,杨修是袁术的外孙,而政治观念杨彪和杨修又都与孔融及祢衡等清议复古派是一路,所以又因此见忌。 拓展资料: 杨修(175年-219年),字德祖,司隶部弘农郡华阴(今陕西华阴)人,太尉杨彪之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文学家,杨修为人恭敬,学问渊博,极聪慧,建安年间(196-220)被推选为孝廉,不久改任郎中,后改人丞相府仓曹属主簿 。史载,"是时,军国多事,修总知外内,事皆称意"。
  • 2楼网友:低音帝王
  • 2021-01-27 14:12
杨修被杀可以归纳出三个原因: 一是由于杨修能够摸透曹操的心思,曹操既嫉妒他的才能,又考虑到留他在身边终不免造成祸患,总想找一个堂堂正正的罪名把他杀掉。这大概是许多人的共同看法。 二是杨修恃才放旷,为显示自己的聪明才智,置军纪于不顾,一闻“鸡肋”就自动收拾行装,并煽动其他人也作归计,因此,他的被杀是咎由自取。明代李贽点评《三国演义》时对这件事曾写道:“凡有聪明而好露者,皆足以杀其身也。”即有此意。 三是由于杨修已深深卷入曹丕和曹植争夺接班的斗争之中,在曹丕已经得势的情况下,他必将成为这场斗争的牺牲品。曹操为身后接班人的安危考虑必定会杀掉他的。 杨修“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的事实。大体上分为两类:一类属日常生活范围,包括改建花园大门、分食塞北酥饼和所谓“梦中杀人”三事,反映了曹操待人接物常以小慧售其奸,故意乱人耳目,可每次都被杨修揭穿;身边有这样一个才思敏捷、能参透自己心意的人,他如何能不“忌”不“恶”乃至时时加以防范呢?另一类属于政治活动范围,包括杨修告发曹丕阴事、教曹植斩门吏而出和为曹植作《答教》三事,这表明杨修已深深地卷入宫廷斗争之中,他竭力辅佐曹植争做曹操的接班人,反对曹丕继位。这样一个危险人物,如果留下来必将成为他身后的大患,
  • 3楼网友:不想翻身的咸鱼
  • 2021-01-27 13:26
关于杨修之死,相信大家都记得最多的还是他恃才放旷,屡次得罪曹操而不自知最后被曹操所杀,但细想一下,真的有人可以因为太聪明而自己把自己干死的吗?恐怕不尽然,我们就一起来分析一下: 最开始曹操在门内写了个活字,杨修当着众人的面说:门内添活是为阔,丞相是嫌门太宽了,大家伙赶紧把门往窄里改吧!这一说就引起了曹操的嫉妒,其实主要是没面子。 再接着当着众人的面解读曹操“梦中杀人”,并非丞相真的喜欢在梦中杀人,只是被杀之人犹如活在梦中,曹操感觉这人话怎么这么多啊?就你看明白了?已经很不爽了。 接着杨修又违背曹操的旨意,在曹植和曹丕出城的考验中,暗中指点曹植出城,曹操头上仿佛一万只草泥马狂奔而过,我天,这是招了个什么军中主簿啊?不知道曹植后面有没有后悔杨修暗中指点他。 最后在魏蜀对峙期间,因为吃个鸡肋,杨修你说你都吃着东西了,还没堵住自己的嘴,对着夏侯敦喊撤兵,最后被曹操以扰乱军心的名义给杀了。还是有很多地方引人深思的。 启示一:人前显圣,必遭人之所妒 平心而论,即便已经过去1000多年了,杨修的临机反应能力在今天看来还是非常强的,至少参加抢答比赛绝对是冠军级别选手,领会上级意图可以说是又快又准,几乎没有错的时候。 但我们不妨回忆一下,杨修的同事们都是这么认为的吗?貌似不是的,曹操也曾经喊着要杀很多人,比如张良、许褚等等,但是都有很多人求情没杀成。杀杨修的时候有人替他求情了吗?貌似一个人都没有,哥们儿不光死的时候冤,死了以后还挺孤独,关键时候一个仗义执言的朋友都没有。 这说明什么问题?不仅仅是跟同事关系处不好的问题,只怪杨修你本身就那么优秀还喜欢秀,这世上最可怕的事是什么?比你优秀的人比你还努力。那最最可怕的事是什么呢?比你优秀的人比你更能秀。跟杨修在一起,大家感觉都混不下去了,好不容易杨修要挂了,那还说啥?好走不送呗! 启示二:自以为是,必为人所不容 按理说,能迅速领会领导意图的人都是非常吃香的,看现实生活中的秘书、助理之类的,哪个不是人精中的人精?但杨修为啥比一般人更能领会领导意图反而遭来杀身之祸呢? 其实领会意图只是个智商问题,领会意图了怎么抓落实,那就是智商+情商的问题了。现实生活中的秘书们、助理们,写了多少材料?给领导办了多少私事?有见过到处吹嘘显摆的吗?杨修啊杨修,你领会到曹公的意图悄悄把事儿办了就完了,干嘛还要当着大家的面说出来呢?搞得曹公在大家伙儿跟前什么秘密都没有了,这领导还怎么当嘛? 启示三:凡事都对,必有大事不对 俗话说:人生之不如意,十之八九,不排除有运气逆天的人,人生之如意,十之八九,但十全十美这也太概率事件了吧?简直比中彩票的概率还多了个中彩票的概率。 怎么看待顺和不顺?靠心态。怎么应对顺和不顺的局面?靠智慧。杨修在吃鸡肋之前把曹操惹得想杀他了都还没有任何感觉,最后一次到吃鸡肋的时候了,偏要把饭盒儿也一块领了。你即使悟出来晚上的口令是啥意思了,悄悄跑曹操那里装个样子请示一下又能咋滴?难不成请示一下曹公还能把你脑袋咔嚓了? 领会到了领导意图,不是自己能拍板的事,偏偏替领导拍板做决定,那领导干啥去?今天你替曹公下令撤军?明天是不是又想替曹公下令进兵呐?不听指挥,不懂规矩!杀身之患终酿成杀身之祸,这种队友,神都带不动啊! 大家伙儿有点儿收获体会吗? 懂生活、接地气、纯原创,历史故事今朝看,古史文明白话讲,我是水墨如轩,风里雨里,百家号等你。喜欢的朋友们欢迎关注!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