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世间万物如刍狗的意思

答案:1  悬赏:7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03 01:50
  • 提问者网友:听门外雪花风
  • 2021-01-02 08:32
世间万物如刍狗的意思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神也偏爱
  • 2021-01-02 09:51
问题一:可怜苍天以世间万物为诸狗,什么意思 应该是:刍狗!此句出自老子的《道德经》第五章。(下一句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解释就是:天地不情感用事,对万物一视同仁。圣人不情感用事,对百姓一视同仁。)仁在这里的意思是仁爱,仁慈,对百姓的仁义。刍狗就是草扎的狗,以前祭祀时用草扎的狗来代替活的狗作为祭品,祭祀完如同废物,随丢弃。整句话意思是,天地没有好恶的意识,也不怜悯万物,任其生长,自生自灭。问题二:我本邪恶,却也有慈悲.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我亦不仁,视人生如戏什么意思 楼主这些话完全是断章取义,前后矛盾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句话来自于老子的“道德经”
原意是互自然是没有仁慈之分的,大自然对待世间万物就如同对待祭品一样平等“刍狗”的意思不是真正的狗,而是用草扎的狗,古代祭祀天地的时候穷人用不起猪牛等大型牲畜,只有用狗来祭祀,但是后来物价涨了,用不起真的狗了,只有用纸糊一只假的狗或者用草扎一个假的狗来祭祀(就跟用面粉做一个猪头一样)整句话的意思就是 在大自然的眼中,众生一律平等问题三:天地不仁 以万物为刍狗什么意思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根本不是从字面上理解的,说天地残暴不仁,把世间万物都看成猪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猪狗
其实这句话的真正意思是说,天地不情感用事,对万物一视同仁,圣人不情感用事,对百姓一视同仁。它说的是一个公平的道理,我们所有的人,所有的众生在天地的眼中,都是平等的问题四:芸芸众生尽匍匐,可笑万物为刍狗 是什么意思? 两句应该都是引自《道德经》,“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以及“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两句。
还有一首《诛仙》里的诗词
万人往
天涯路,从来远。儿女意,向来痴。
天高海阔八万丈,芸芸众生尽匍匐。
星万点,月正明,苍天冷,寒如霜。
可笑万物如刍狗,谁为覆雨谁翻云!
一个人有一个人的理解方式,个人认为仅就提问的两句来看,从字面上讲应该是藐视芸芸众生,认为他们都臣服于自己之下,将世间一切视为傀儡。
刍狗就是一种草做的狗,古时用来祭祀,用过就扔。问题五:天地不仁,以万物当刍狗什么意思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指的是天地世界是没有私人或者个人的情感的,也没有自己的意志和界定范围,天地世界中一切的运作都必须符合这个世界的规则,没有半点的差错,天地不会因为你是皇帝就不让你生病,也不会因为你是穷人,就给你多加一些规则,世界的运作对一切都是平等的,只要你符合了规则的作用范围,你就必须遵守它,这个后面的几句话可以辅助理解:天地以其不自生而长生,天地无私而为公正道,不带感情,没有仁义道德的情感而仅仅只是规则化,昆虫的世界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问题六: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什么意思?????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出自今本《道德经》第五章。意思是:天地有仁心,滋生了万物;老子则说天地无所谓仁,也无所谓不仁。天地生了万物,并没有想取回什么报酬。所以真正意思是:天地看万物和那个丢掉的草狗一样,并没有对人特别好,对其他的万物特别差。通俗点说:天地看待万物是一样的,不对谁特别好,也不对谁特别坏,一切随其自然发展。换句话说,不管万物变成什么样子,那是万物自己的行为(包括运气),与天地无关,天还是干天的事,地还是干地的事,一切犹如随风入夜,润物无声,天地最是自然不过的。问题七:"天下苍生,以万物为刍狗" 是什么意思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出自《道德经》老子第五章。
意思是:天地是无所谓仁慈偏爱的,它对待万物就像对待祭品一样平等。
刍狗:古代祭祀时用草扎成的狗。问题八:万物苍生如刍狗,太上无情任水流.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万物苍生如刍狗,太上无情任水流。
一、释义:
1.直译:世间一切事物、一切生灵都如同草狗,而主宰世界的神灵却毫无情意,任其如同放任自流的水。
2.意译:世间一切事物、一切生灵都如同祭祀品,用时则花些心事去对待,用完之后弃之如敝屣;而万能的神灵却毫无情意可言,居然漠视世间这些现象,任其无节制的发展。
二、解词:
1.苍生:这里指一切生灵。
2.刍狗:读chú gǒu。用草扎成的狗。古代专用于祭祀之中。祭祀完毕,就把它扔掉或烧掉。比喻轻贱无用的东西。
三、出处考辩:
“万物苍生如刍狗,太上无情任水流”无原作者。其中“万物苍生如刍狗”演化自老子《道德经》,原句为“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后一句“太上无情任水流”纯系根据“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之意而自续。
四、老子“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释义
1.原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如守中。
2.参考翻译:天地不仁爱,以万物为祭品;圣人不仁爱,以百姓为祭品。天地之间,如同一个大风箱,越是虚空,越是无穷无竭的力源,不断运动造出万物。执着于丰富知识,只会更快对世道绝望,不如坚持内心修为(体验“道”之深意)。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