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种色彩才是真正的中国色彩
答案:2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16 17:23
- 提问者网友:贪了杯
- 2021-01-16 14:05
哪种色彩才是真正的中国色彩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我住北渡口
- 2021-01-16 15:37
自然界中有如此丰富缤纷的色彩,中国文化中凸显的到底是哪一种颜色?长久以来人们有各种各样不同的认识。
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的立德夫人曾经把中国称为“穿蓝色长袍的国度”。到了上个世纪末,电影《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则在西方电影界掀起了一阵轰轰烈烈的“红色中国风”。
笔者认为,“中国色”作为凝聚中华民族文化精髓、代表中国精神形象的符号,不应该单纯是一种色彩现象,更应该是一种能够体现中华民族独特的色彩思想、色彩哲学的文化符号。因此,“五色”,这个曾经在中国传统色彩文化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明显区别于西方传统色彩文化的“七色”架构的色彩体系,才能全面展现传统色彩文化的精髓,才能真正代表“中国色”。
这里的“五色”指的是与中国传统五行观念有着密切关系的五种颜色,分别为:木行之色青色,火行之色赤色,土行之色黄色,金行之色白色,水行之色黑色。“五色”也常常被用来作为“五行”的代称。《礼记·乐记》提到:“五色成文而不乱。”郑玄认为,“五色”实际上就是代指“五行”。孔颖达也认为五色实际上特指五行,即构成宇宙万物的五种基本元素的颜色。
五色之所以有资格被认定为“中国色”,主要有三大原因。
其一,五色构成了中国传统色彩文化的基本框架。
其实汉语中也存在“三统之色”、“八彩”、“十二色”等色彩系统的名称。根据冯天瑜等主编的《中华文化史》介绍,董仲舒以“三统”循环为朝代更替的依据。所谓三统,指的是夏代黑统,商代白统,周代赤统,之后照此循环。“十二色”最早见于汉代著名儒生董仲舒的《春秋繁露》,指的是一年十二个月,每月物色不同。但是这些色彩统称的普遍性、广泛性和使用频率都远远不及“五色”。至少在先秦时期,古代中国就基本确定了以五色为基本架构的颜色体系。
“青赤黄、及白黑,此五色,目所识。”从《三字经》可以看出以五色为基本色的观念固已形成,甚至已经被视作一种最普通不过的自然常识。而这种固有观念又会通过儿童知识启蒙的方式得以继续传授、普及,最终形成古代中国独具特色的五色文化传统。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五色在色彩体系中的本体地位,在语言方面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以五色为基本色名。曾启雄通过对《尔雅》、《说文解字》、《康熙字典》等最基本最重要的字书的调查研究,发现青、赤、白、黑、黄五色在解释色彩的文字中出现频率最高,并且古代字书中的色彩文字多分布于青、赤、白、黑、黄五个部首。古汉语的许多色彩字、词基本上都是从这五个色彩名词衍生出来的。无怪乎《淮南子》将五色视作一切色彩衍生的基础:“色之数不过五,而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
其二,五色文化是中国传统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
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孕育了五色文化。
“天人合一”的实质就是相信人类社会与自然万物同源同构,因而形成了以自然现象附会人事活动,以自然规律解读社会状况,以自然法则指导社会发展的文化思维。
古人对五色的认识来源于各种自然现象。五行指的是构成宇宙万物的五种基本的物质元素—金木水火土。五色正是这五种物质元素的“自然本质之色”。金属受到磨砺后迸发出白色的明亮火星,葱茏的青色枝叶是树木最鲜明的外形特征,深水看上去色黑如墨,火焰是红色的,黄色是土壤的颜色。
随着五行系统的衍生,五色与五行系统中越来越多的事物建立了匹配关系。比如与五方相匹配,青色代表东方,赤色代表南方,白色代表西方,黑色代表北方,黄色代表中央。与五时相匹配,就是青色代表春天,赤色代表夏天,白色代表秋天,黑色代表冬天,为了能和五色形成规整的匹配,古人还特别把季夏单独列出来,成为中央之时,和黄色对应。甚至味道也是可以用颜色来表示,如辛用白色来表示,酸味用青色来表示,咸味用黑色表示,苦味用红色表示,甘味则用黄色来表示。
自然万物与人类社会之间普遍联系的思维方式,使得古人产生了将包括五色在内的各种事物加以恰当的搭配,模拟四时五方、阴阳之气或者宇宙万物,以达成人类与自然神祇之间的感应与沟通的想法,并在许多祭祀活动中加以运用。
阴阳五行观念界定了五色的不同属性。
阴阳是中国古典哲学的重要范畴之一,指的是存在于事物内部或者事物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某种属性或者关系。因此,古人的阴阳观念并非两个极端,其两极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过渡层次。根据事物内部阴阳之气的比重,又可以细分为老阳、少阳、中和、少阴、老阴五个渐次发展的阶段,从而与五行达到了高度的契合。五色作为五行具体形态之一,也和阴阳发展的五个层次一一对应。
青为少阳之色。少阳指的是“阳盛长物,其貌始大而未成”的发展状态。大赤为老阳之色。大赤之色是一种纯度达到了极高的赤色,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朱色,用来象征阳气发展到了极点、事物内部阳的属性最为纯粹的状态。白为少阴之色。少阴指的是“阳中之阴”的微妙状态。黑为老阴之色。老阴又作重阴、太阴、至阴,指的是阴气发展到了极点、事物内部阴的属性最为纯粹的状态。黄为中和之色,用来象征阴阳和合的完美状态。
从现代色彩学的角度来看,五色体系中每一种颜色的色相特征与其所象征的阴阳属性基本上是相符的。其中赤色光波较长,对人的视觉有较强的冲击力。它使人联想到哺育万物的太阳、供人御寒取暖的烈火、维持生命动力的鲜血,因此给人以积极、跳跃、温暖、充满生命活力的感觉,这和中国传统观念中阳类事物的特性—“刚、健”是相吻合的。青色接近波长较短,冲击力较弱,因此给人以安宁而又不乏生机的感觉。它是春天和树木的象征,是生命萌芽和希望的象征,属于阳类事物中比较娇弱的部分—“少阳”。而白、黑属于无彩色,给人以朴素、清冷和淡漠的感觉,因此成为阴类事物的象征色,分别属于少阴和老阴。
传统中和哲学奠定了以黄色为五色之尊的审美取向。
在古代中国,中和思想与阴阳五行思想密切相关。阴阳与五行被视作万事万物两大基本分类体系。阴阳之间的对立、消长关系,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普遍存在于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并且成为推动万事万物生生不已的原初动力。在把握和利用这对辩证关系的长期实践中,经过不断思考和总结,形成了“中”的思维。“中”作为中国传统哲学最基本的理论支柱和思维方式,对中国五色文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上古时期,受阳尊阴卑观念的影响,人们一度以正阳为贵,故以朱赤之色为美。朱色的地位高于包括黄色在内的各种色彩。朱色是天子、诸侯专属服色。黄裳只有等级较为低下的士人才穿。在汉代,天子之门为朱色,象征其“盛阳”、至尊的地位。三公阁署使用比朱色次一等的黄色,表示谦逊。然而,随着传统哲学思想的深入发展,古人形成了“过犹不及”、“盛极则衰”的观念,于是产生了“火色(赤色)不寿”的认识。传统哲学由崇尚至阳向追求和合阴阳、统驭阴阳的“中和”境界升华。在这样的思想背景下,寓意中和之道的黄色在地位上超越了朱赤之色,成为代表至臻至善境界和品质的颜色。
其三,五色文化是传统社会中不同阶层、不同流派共享的文化资源。
比如,在五色与五行中的五时相匹配的观念影响下,在不同时令使用不同色彩表示顺应时令之气的习惯同时存在于国家的政令礼法与民间的岁时民俗之中。唐代文学家陆贽在《东郊朝日赋》中描绘了春分时节,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阶层的人们都穿上了象征春季的青色系服装的美妙和谐景象。天子在东郊举行祭日之礼,“载青旂,俨翠华”。人们出城观赏仲春的美景,“人望如草”。他们一起游走在春意盎然的东郊,仿佛要和漫山遍野的碧嫩草色融为一体。不但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也暂时模糊了人与人之间森严的界限,融洽了不同人群的关系。体现出儒家在“中”为体的前提下对“和”之用的重视。
无独有偶,道教也笃信色彩与时令密切配合所产生的增益作用。据《抱朴子》记述,道教推崇的灵丹妙药—云母的最佳服用方法,就是云母的颜色要和季节相配合:“五色并具而多青者”,称作“云英”,适宜在春季服用;“五色并具而多赤者”,称作“云珠”,适宜在夏季服用;“五色并具而多白者”,称作“云液”,适宜在秋季服用;“五色并具而多黑者”,称作“云母”,适宜在冬季服用;带有青黄两色的称作“云沙”,适宜在季夏服用。
五行学说、阴阳观念与中和哲学的共同涵养,赋予了五色以丰富的文化内涵,从而超越于诸种色彩之上,具有了本体的地位,在从国家礼法、社会伦理到民间习俗等不同层面的传统文化建构过程中发挥了独到的作用,因此称得上当之无愧的“中国色”。
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的立德夫人曾经把中国称为“穿蓝色长袍的国度”。到了上个世纪末,电影《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则在西方电影界掀起了一阵轰轰烈烈的“红色中国风”。
笔者认为,“中国色”作为凝聚中华民族文化精髓、代表中国精神形象的符号,不应该单纯是一种色彩现象,更应该是一种能够体现中华民族独特的色彩思想、色彩哲学的文化符号。因此,“五色”,这个曾经在中国传统色彩文化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明显区别于西方传统色彩文化的“七色”架构的色彩体系,才能全面展现传统色彩文化的精髓,才能真正代表“中国色”。
这里的“五色”指的是与中国传统五行观念有着密切关系的五种颜色,分别为:木行之色青色,火行之色赤色,土行之色黄色,金行之色白色,水行之色黑色。“五色”也常常被用来作为“五行”的代称。《礼记·乐记》提到:“五色成文而不乱。”郑玄认为,“五色”实际上就是代指“五行”。孔颖达也认为五色实际上特指五行,即构成宇宙万物的五种基本元素的颜色。
五色之所以有资格被认定为“中国色”,主要有三大原因。
其一,五色构成了中国传统色彩文化的基本框架。
其实汉语中也存在“三统之色”、“八彩”、“十二色”等色彩系统的名称。根据冯天瑜等主编的《中华文化史》介绍,董仲舒以“三统”循环为朝代更替的依据。所谓三统,指的是夏代黑统,商代白统,周代赤统,之后照此循环。“十二色”最早见于汉代著名儒生董仲舒的《春秋繁露》,指的是一年十二个月,每月物色不同。但是这些色彩统称的普遍性、广泛性和使用频率都远远不及“五色”。至少在先秦时期,古代中国就基本确定了以五色为基本架构的颜色体系。
“青赤黄、及白黑,此五色,目所识。”从《三字经》可以看出以五色为基本色的观念固已形成,甚至已经被视作一种最普通不过的自然常识。而这种固有观念又会通过儿童知识启蒙的方式得以继续传授、普及,最终形成古代中国独具特色的五色文化传统。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五色在色彩体系中的本体地位,在语言方面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以五色为基本色名。曾启雄通过对《尔雅》、《说文解字》、《康熙字典》等最基本最重要的字书的调查研究,发现青、赤、白、黑、黄五色在解释色彩的文字中出现频率最高,并且古代字书中的色彩文字多分布于青、赤、白、黑、黄五个部首。古汉语的许多色彩字、词基本上都是从这五个色彩名词衍生出来的。无怪乎《淮南子》将五色视作一切色彩衍生的基础:“色之数不过五,而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
其二,五色文化是中国传统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
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孕育了五色文化。
“天人合一”的实质就是相信人类社会与自然万物同源同构,因而形成了以自然现象附会人事活动,以自然规律解读社会状况,以自然法则指导社会发展的文化思维。
古人对五色的认识来源于各种自然现象。五行指的是构成宇宙万物的五种基本的物质元素—金木水火土。五色正是这五种物质元素的“自然本质之色”。金属受到磨砺后迸发出白色的明亮火星,葱茏的青色枝叶是树木最鲜明的外形特征,深水看上去色黑如墨,火焰是红色的,黄色是土壤的颜色。
随着五行系统的衍生,五色与五行系统中越来越多的事物建立了匹配关系。比如与五方相匹配,青色代表东方,赤色代表南方,白色代表西方,黑色代表北方,黄色代表中央。与五时相匹配,就是青色代表春天,赤色代表夏天,白色代表秋天,黑色代表冬天,为了能和五色形成规整的匹配,古人还特别把季夏单独列出来,成为中央之时,和黄色对应。甚至味道也是可以用颜色来表示,如辛用白色来表示,酸味用青色来表示,咸味用黑色表示,苦味用红色表示,甘味则用黄色来表示。
自然万物与人类社会之间普遍联系的思维方式,使得古人产生了将包括五色在内的各种事物加以恰当的搭配,模拟四时五方、阴阳之气或者宇宙万物,以达成人类与自然神祇之间的感应与沟通的想法,并在许多祭祀活动中加以运用。
阴阳五行观念界定了五色的不同属性。
阴阳是中国古典哲学的重要范畴之一,指的是存在于事物内部或者事物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某种属性或者关系。因此,古人的阴阳观念并非两个极端,其两极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过渡层次。根据事物内部阴阳之气的比重,又可以细分为老阳、少阳、中和、少阴、老阴五个渐次发展的阶段,从而与五行达到了高度的契合。五色作为五行具体形态之一,也和阴阳发展的五个层次一一对应。
青为少阳之色。少阳指的是“阳盛长物,其貌始大而未成”的发展状态。大赤为老阳之色。大赤之色是一种纯度达到了极高的赤色,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朱色,用来象征阳气发展到了极点、事物内部阳的属性最为纯粹的状态。白为少阴之色。少阴指的是“阳中之阴”的微妙状态。黑为老阴之色。老阴又作重阴、太阴、至阴,指的是阴气发展到了极点、事物内部阴的属性最为纯粹的状态。黄为中和之色,用来象征阴阳和合的完美状态。
从现代色彩学的角度来看,五色体系中每一种颜色的色相特征与其所象征的阴阳属性基本上是相符的。其中赤色光波较长,对人的视觉有较强的冲击力。它使人联想到哺育万物的太阳、供人御寒取暖的烈火、维持生命动力的鲜血,因此给人以积极、跳跃、温暖、充满生命活力的感觉,这和中国传统观念中阳类事物的特性—“刚、健”是相吻合的。青色接近波长较短,冲击力较弱,因此给人以安宁而又不乏生机的感觉。它是春天和树木的象征,是生命萌芽和希望的象征,属于阳类事物中比较娇弱的部分—“少阳”。而白、黑属于无彩色,给人以朴素、清冷和淡漠的感觉,因此成为阴类事物的象征色,分别属于少阴和老阴。
传统中和哲学奠定了以黄色为五色之尊的审美取向。
在古代中国,中和思想与阴阳五行思想密切相关。阴阳与五行被视作万事万物两大基本分类体系。阴阳之间的对立、消长关系,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普遍存在于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并且成为推动万事万物生生不已的原初动力。在把握和利用这对辩证关系的长期实践中,经过不断思考和总结,形成了“中”的思维。“中”作为中国传统哲学最基本的理论支柱和思维方式,对中国五色文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上古时期,受阳尊阴卑观念的影响,人们一度以正阳为贵,故以朱赤之色为美。朱色的地位高于包括黄色在内的各种色彩。朱色是天子、诸侯专属服色。黄裳只有等级较为低下的士人才穿。在汉代,天子之门为朱色,象征其“盛阳”、至尊的地位。三公阁署使用比朱色次一等的黄色,表示谦逊。然而,随着传统哲学思想的深入发展,古人形成了“过犹不及”、“盛极则衰”的观念,于是产生了“火色(赤色)不寿”的认识。传统哲学由崇尚至阳向追求和合阴阳、统驭阴阳的“中和”境界升华。在这样的思想背景下,寓意中和之道的黄色在地位上超越了朱赤之色,成为代表至臻至善境界和品质的颜色。
其三,五色文化是传统社会中不同阶层、不同流派共享的文化资源。
比如,在五色与五行中的五时相匹配的观念影响下,在不同时令使用不同色彩表示顺应时令之气的习惯同时存在于国家的政令礼法与民间的岁时民俗之中。唐代文学家陆贽在《东郊朝日赋》中描绘了春分时节,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阶层的人们都穿上了象征春季的青色系服装的美妙和谐景象。天子在东郊举行祭日之礼,“载青旂,俨翠华”。人们出城观赏仲春的美景,“人望如草”。他们一起游走在春意盎然的东郊,仿佛要和漫山遍野的碧嫩草色融为一体。不但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也暂时模糊了人与人之间森严的界限,融洽了不同人群的关系。体现出儒家在“中”为体的前提下对“和”之用的重视。
无独有偶,道教也笃信色彩与时令密切配合所产生的增益作用。据《抱朴子》记述,道教推崇的灵丹妙药—云母的最佳服用方法,就是云母的颜色要和季节相配合:“五色并具而多青者”,称作“云英”,适宜在春季服用;“五色并具而多赤者”,称作“云珠”,适宜在夏季服用;“五色并具而多白者”,称作“云液”,适宜在秋季服用;“五色并具而多黑者”,称作“云母”,适宜在冬季服用;带有青黄两色的称作“云沙”,适宜在季夏服用。
五行学说、阴阳观念与中和哲学的共同涵养,赋予了五色以丰富的文化内涵,从而超越于诸种色彩之上,具有了本体的地位,在从国家礼法、社会伦理到民间习俗等不同层面的传统文化建构过程中发挥了独到的作用,因此称得上当之无愧的“中国色”。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酒者煙囻
- 2021-01-16 15:52
引用zgrbkr的回答:
自然界中有如此丰富缤纷的色彩,中国文化中凸显的到底是哪一种颜色?长久以来人们有各种各样不同的认识。
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的立德夫人曾经把中国称为“穿蓝色长袍的国度”。到了上个世纪末,电影《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则在西方电影界掀起了一阵轰轰烈烈的“红色中国风”。
笔者认为,“中国色”作为凝聚中华民族文化精髓、代表中国精神形象的符号,不应该单纯是一种色彩现象,更应该是一种能够体现中华民族独特的色彩思想、色彩哲学的文化符号。因此,“五色”,这个曾经在中国传统色彩文化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明显区别于西方传统色彩文化的“七色”架构的色彩体系,才能全面展现传统色彩文化的精髓,才能真正代表“中国色”。
这里的“五色”指的是与中国传统五行观念有着密切关系的五种颜色,分别为:木行之色青色,火行之色赤色,土行之色黄色,金行之色白色,水行之色黑色。“五色”也常常被用来作为“五行”的代称。《礼记·乐记》提到:“五色成文而不乱。”郑玄认为,“五色”实际上就是代指“五行”。孔颖达也认为五色实际上特指五行,即构成宇宙万物的五种基本元素的颜色。
五色之所以有资格被认定为“中国色”,主要有三大原因。
其一,五色构成了中国传统色彩文化的基本框架。
其实汉语中也存在“三统之色”、“八彩”、“十二色”等色彩系统的名称。根据冯天瑜等主编的《中华文化史》介绍,董仲舒以“三统”循环为朝代更替的依据。所谓三统,指的是夏代黑统,商代白统,周代赤统,之后照此循环。“十二色”最早见于汉代著名儒生董仲舒的《春秋繁露》,指的是一年十二个月,每月物色不同。但是这些色彩统称的普遍性、广泛性和使用频率都远远不及“五色”。至少在先秦时期,古代中国就基本确定了以五色为基本架构的颜色体系。
“青赤黄、及白黑,此五色,目所识。”从《三字经》可以看出以五色为基本色的观念固已形成,甚至已经被视作一种最普通不过的自然常识。而这种固有观念又会通过儿童知识启蒙的方式得以继续传授、普及,最终形成古代中国独具特色的五色文化传统。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五色在色彩体系中的本体地位,在语言方面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以五色为基本色名。曾启雄通过对《尔雅》、《说文解字》、《康熙字典》等最基本最重要的字书的调查研究,发现青、赤、白、黑、黄五色在解释色彩的文字中出现频率最高,并且古代字书中的色彩文字多分布于青、赤、白、黑、黄五个部首。古汉语的许多色彩字、词基本上都是从这五个色彩名词衍生出来的。无怪乎《淮南子》将五色视作一切色彩衍生的基础:“色之数不过五,而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
其二,五色文化是中国传统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
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孕育了五色文化。
“天人合一”的实质就是相信人类社会与自然万物同源同构,因而形成了以自然现象附会人事活动,以自然规律解读社会状况,以自然法则指导社会发展的文化思维。
古人对五色的认识来源于各种自然现象。五行指的是构成宇宙万物的五种基本的物质元素—金木水火土。五色正是这五种物质元素的“自然本质之色”。金属受到磨砺后迸发出白色的明亮火星,葱茏的青色枝叶是树木最鲜明的外形特征,深水看上去色黑如墨,火焰是红色的,黄色是土壤的颜色。
随着五行系统的衍生,五色与五行系统中越来越多的事物建立了匹配关系。比如与五方相匹配,青色代表东方,赤色代表南方,白色代表西方,黑色代表北方,黄色代表中央。与五时相匹配,就是青色代表春天,赤色代表夏天,白色代表秋天,黑色代表冬天,为了能和五色形成规整的匹配,古人还特别把季夏单独列出来,成为中央之时,和黄色对应。甚至味道也是可以用颜色来表示,如辛用白色来表示,酸味用青色来表示,咸味用黑色表示,苦味用红色表示,甘味则用黄色来表示。
自然万物与人类社会之间普遍联系的思维方式,使得古人产生了将包括五色在内的各种事物加以恰当的搭配,模拟四时五方、阴阳之气或者宇宙万物,以达成人类与自然神祇之间的感应与沟通的想法,并在许多祭祀活动中加以运用。
阴阳五行观念界定了五色的不同属性。
阴阳是中国古典哲学的重要范畴之一,指的是存在于事物内部或者事物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某种属性或者关系。因此,古人的阴阳观念并非两个极端,其两极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过渡层次。根据事物内部阴阳之气的比重,又可以细分为老阳、少阳、中和、少阴、老阴五个渐次发展的阶段,从而与五行达到了高度的契合。五色作为五行具体形态之一,也和阴阳发展的五个层次一一对应。
青为少阳之色。少阳指的是“阳盛长物,其貌始大而未成”的发展状态。大赤为老阳之色。大赤之色是一种纯度达到了极高的赤色,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朱色,用来象征阳气发展到了极点、事物内部阳的属性最为纯粹的状态。白为少阴之色。少阴指的是“阳中之阴”的微妙状态。黑为老阴之色。老阴又作重阴、太阴、至阴,指的是阴气发展到了极点、事物内部阴的属性最为纯粹的状态。黄为中和之色,用来象征阴阳和合的完美状态。
从现代色彩学的角度来看,五色体系中每一种颜色的色相特征与其所象征的阴阳属性基本上是相符的。其中赤色光波较长,对人的视觉有较强的冲击力。它使人联想到哺育万物的太阳、供人御寒取暖的烈火、维持生命动力的鲜血,因此给人以积极、跳跃、温暖、充满生命活力的感觉,这和中国传统观念中阳类事物的特性—“刚、健”是相吻合的。青色接近波长较短,冲击力较弱,因此给人以安宁而又不乏生机的感觉。它是春天和树木的象征,是生命萌芽和希望的象征,属于阳类事物中比较娇弱的部分—“少阳”。而白、黑属于无彩色,给人以朴素、清冷和淡漠的感觉,因此成为阴类事物的象征色,分别属于少阴和老阴。
传统中和哲学奠定了以黄色为五色之尊的审美取向。
在古代中国,中和思想与阴阳五行思想密切相关。阴阳与五行被视作万事万物两大基本分类体系。阴阳之间的对立、消长关系,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普遍存在于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并且成为推动万事万物生生不已的原初动力。在把握和利用这对辩证关系的长期实践中,经过不断思考和总结,形成了“中”的思维。“中”作为中国传统哲学最基本的理论支柱和思维方式,对中国五色文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上古时期,受阳尊阴卑观念的影响,人们一度以正阳为贵,故以朱赤之色为美。朱色的地位高于包括黄色在内的各种色彩。朱色是天子、诸侯专属服色。黄裳只有等级较为低下的士人才穿。在汉代,天子之门为朱色,象征其“盛阳”、至尊的地位。三公阁署使用比朱色次一等的黄色,表示谦逊。然而,随着传统哲学思想的深入发展,古人形成了“过犹不及”、“盛极则衰”的观念,于是产生了“火色(赤色)不寿”的认识。传统哲学由崇尚至阳向追求和合阴阳、统驭阴阳的“中和”境界升华。在这样的思想背景下,寓意中和之道的黄色在地位上超越了朱赤之色,成为代表至臻至善境界和品质的颜色。
其三,五色文化是传统社会中不同阶层、不同流派共享的文化资源。
比如,在五色与五行中的五时相匹配的观念影响下,在不同时令使用不同色彩表示顺应时令之气的习惯同时存在于国家的政令礼法与民间的岁时民俗之中。唐代文学家陆贽在《东郊朝日赋》中描绘了春分时节,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阶层的人们都穿上了象征春季的青色系服装的美妙和谐景象。天子在东郊举行祭日之礼,“载青旂,俨翠华”。人们出城观赏仲春的美景,“人望如草”。他们一起游走在春意盎然的东郊,仿佛要和漫山遍野的碧嫩草色融为一体。不但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也暂时模糊了人与人之间森严的界限,融洽了不同人群的关系。体现出儒家在“中”为体的前提下对“和”之用的重视。
无独有偶,道教也笃信色彩与时令密切配合所产生的增益作用。据《抱朴子》记述,道教推崇的灵丹妙药—云母的最佳服用方法,就是云母的颜色要和季节相配合:“五色并具而多青者”,称作“云英”,适宜在春季服用;“五色并具而多赤者”,称作“云珠”,适宜在夏季服用;“五色并具而多白者”,称作“云液”,适宜在秋季服用;“五色并具而多黑者”,称作“云母”,适宜在冬季服用;带有青黄两色的称作“云沙”,适宜在季夏服用。
五行学说、阴阳观念与中和哲学的共同涵养,赋予了五色以丰富的文化内涵,从而超越于诸种色彩之上,具有了本体的地位,在从国家礼法、社会伦理到民间习俗等不同层面的传统文化建构过程中发挥了独到的作用,因此称得上当之无愧的“中国色”。秦汉帝服等以玄为尊!!
自然界中有如此丰富缤纷的色彩,中国文化中凸显的到底是哪一种颜色?长久以来人们有各种各样不同的认识。
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的立德夫人曾经把中国称为“穿蓝色长袍的国度”。到了上个世纪末,电影《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则在西方电影界掀起了一阵轰轰烈烈的“红色中国风”。
笔者认为,“中国色”作为凝聚中华民族文化精髓、代表中国精神形象的符号,不应该单纯是一种色彩现象,更应该是一种能够体现中华民族独特的色彩思想、色彩哲学的文化符号。因此,“五色”,这个曾经在中国传统色彩文化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明显区别于西方传统色彩文化的“七色”架构的色彩体系,才能全面展现传统色彩文化的精髓,才能真正代表“中国色”。
这里的“五色”指的是与中国传统五行观念有着密切关系的五种颜色,分别为:木行之色青色,火行之色赤色,土行之色黄色,金行之色白色,水行之色黑色。“五色”也常常被用来作为“五行”的代称。《礼记·乐记》提到:“五色成文而不乱。”郑玄认为,“五色”实际上就是代指“五行”。孔颖达也认为五色实际上特指五行,即构成宇宙万物的五种基本元素的颜色。
五色之所以有资格被认定为“中国色”,主要有三大原因。
其一,五色构成了中国传统色彩文化的基本框架。
其实汉语中也存在“三统之色”、“八彩”、“十二色”等色彩系统的名称。根据冯天瑜等主编的《中华文化史》介绍,董仲舒以“三统”循环为朝代更替的依据。所谓三统,指的是夏代黑统,商代白统,周代赤统,之后照此循环。“十二色”最早见于汉代著名儒生董仲舒的《春秋繁露》,指的是一年十二个月,每月物色不同。但是这些色彩统称的普遍性、广泛性和使用频率都远远不及“五色”。至少在先秦时期,古代中国就基本确定了以五色为基本架构的颜色体系。
“青赤黄、及白黑,此五色,目所识。”从《三字经》可以看出以五色为基本色的观念固已形成,甚至已经被视作一种最普通不过的自然常识。而这种固有观念又会通过儿童知识启蒙的方式得以继续传授、普及,最终形成古代中国独具特色的五色文化传统。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五色在色彩体系中的本体地位,在语言方面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以五色为基本色名。曾启雄通过对《尔雅》、《说文解字》、《康熙字典》等最基本最重要的字书的调查研究,发现青、赤、白、黑、黄五色在解释色彩的文字中出现频率最高,并且古代字书中的色彩文字多分布于青、赤、白、黑、黄五个部首。古汉语的许多色彩字、词基本上都是从这五个色彩名词衍生出来的。无怪乎《淮南子》将五色视作一切色彩衍生的基础:“色之数不过五,而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
其二,五色文化是中国传统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
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孕育了五色文化。
“天人合一”的实质就是相信人类社会与自然万物同源同构,因而形成了以自然现象附会人事活动,以自然规律解读社会状况,以自然法则指导社会发展的文化思维。
古人对五色的认识来源于各种自然现象。五行指的是构成宇宙万物的五种基本的物质元素—金木水火土。五色正是这五种物质元素的“自然本质之色”。金属受到磨砺后迸发出白色的明亮火星,葱茏的青色枝叶是树木最鲜明的外形特征,深水看上去色黑如墨,火焰是红色的,黄色是土壤的颜色。
随着五行系统的衍生,五色与五行系统中越来越多的事物建立了匹配关系。比如与五方相匹配,青色代表东方,赤色代表南方,白色代表西方,黑色代表北方,黄色代表中央。与五时相匹配,就是青色代表春天,赤色代表夏天,白色代表秋天,黑色代表冬天,为了能和五色形成规整的匹配,古人还特别把季夏单独列出来,成为中央之时,和黄色对应。甚至味道也是可以用颜色来表示,如辛用白色来表示,酸味用青色来表示,咸味用黑色表示,苦味用红色表示,甘味则用黄色来表示。
自然万物与人类社会之间普遍联系的思维方式,使得古人产生了将包括五色在内的各种事物加以恰当的搭配,模拟四时五方、阴阳之气或者宇宙万物,以达成人类与自然神祇之间的感应与沟通的想法,并在许多祭祀活动中加以运用。
阴阳五行观念界定了五色的不同属性。
阴阳是中国古典哲学的重要范畴之一,指的是存在于事物内部或者事物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某种属性或者关系。因此,古人的阴阳观念并非两个极端,其两极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过渡层次。根据事物内部阴阳之气的比重,又可以细分为老阳、少阳、中和、少阴、老阴五个渐次发展的阶段,从而与五行达到了高度的契合。五色作为五行具体形态之一,也和阴阳发展的五个层次一一对应。
青为少阳之色。少阳指的是“阳盛长物,其貌始大而未成”的发展状态。大赤为老阳之色。大赤之色是一种纯度达到了极高的赤色,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朱色,用来象征阳气发展到了极点、事物内部阳的属性最为纯粹的状态。白为少阴之色。少阴指的是“阳中之阴”的微妙状态。黑为老阴之色。老阴又作重阴、太阴、至阴,指的是阴气发展到了极点、事物内部阴的属性最为纯粹的状态。黄为中和之色,用来象征阴阳和合的完美状态。
从现代色彩学的角度来看,五色体系中每一种颜色的色相特征与其所象征的阴阳属性基本上是相符的。其中赤色光波较长,对人的视觉有较强的冲击力。它使人联想到哺育万物的太阳、供人御寒取暖的烈火、维持生命动力的鲜血,因此给人以积极、跳跃、温暖、充满生命活力的感觉,这和中国传统观念中阳类事物的特性—“刚、健”是相吻合的。青色接近波长较短,冲击力较弱,因此给人以安宁而又不乏生机的感觉。它是春天和树木的象征,是生命萌芽和希望的象征,属于阳类事物中比较娇弱的部分—“少阳”。而白、黑属于无彩色,给人以朴素、清冷和淡漠的感觉,因此成为阴类事物的象征色,分别属于少阴和老阴。
传统中和哲学奠定了以黄色为五色之尊的审美取向。
在古代中国,中和思想与阴阳五行思想密切相关。阴阳与五行被视作万事万物两大基本分类体系。阴阳之间的对立、消长关系,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普遍存在于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并且成为推动万事万物生生不已的原初动力。在把握和利用这对辩证关系的长期实践中,经过不断思考和总结,形成了“中”的思维。“中”作为中国传统哲学最基本的理论支柱和思维方式,对中国五色文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上古时期,受阳尊阴卑观念的影响,人们一度以正阳为贵,故以朱赤之色为美。朱色的地位高于包括黄色在内的各种色彩。朱色是天子、诸侯专属服色。黄裳只有等级较为低下的士人才穿。在汉代,天子之门为朱色,象征其“盛阳”、至尊的地位。三公阁署使用比朱色次一等的黄色,表示谦逊。然而,随着传统哲学思想的深入发展,古人形成了“过犹不及”、“盛极则衰”的观念,于是产生了“火色(赤色)不寿”的认识。传统哲学由崇尚至阳向追求和合阴阳、统驭阴阳的“中和”境界升华。在这样的思想背景下,寓意中和之道的黄色在地位上超越了朱赤之色,成为代表至臻至善境界和品质的颜色。
其三,五色文化是传统社会中不同阶层、不同流派共享的文化资源。
比如,在五色与五行中的五时相匹配的观念影响下,在不同时令使用不同色彩表示顺应时令之气的习惯同时存在于国家的政令礼法与民间的岁时民俗之中。唐代文学家陆贽在《东郊朝日赋》中描绘了春分时节,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阶层的人们都穿上了象征春季的青色系服装的美妙和谐景象。天子在东郊举行祭日之礼,“载青旂,俨翠华”。人们出城观赏仲春的美景,“人望如草”。他们一起游走在春意盎然的东郊,仿佛要和漫山遍野的碧嫩草色融为一体。不但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也暂时模糊了人与人之间森严的界限,融洽了不同人群的关系。体现出儒家在“中”为体的前提下对“和”之用的重视。
无独有偶,道教也笃信色彩与时令密切配合所产生的增益作用。据《抱朴子》记述,道教推崇的灵丹妙药—云母的最佳服用方法,就是云母的颜色要和季节相配合:“五色并具而多青者”,称作“云英”,适宜在春季服用;“五色并具而多赤者”,称作“云珠”,适宜在夏季服用;“五色并具而多白者”,称作“云液”,适宜在秋季服用;“五色并具而多黑者”,称作“云母”,适宜在冬季服用;带有青黄两色的称作“云沙”,适宜在季夏服用。
五行学说、阴阳观念与中和哲学的共同涵养,赋予了五色以丰富的文化内涵,从而超越于诸种色彩之上,具有了本体的地位,在从国家礼法、社会伦理到民间习俗等不同层面的传统文化建构过程中发挥了独到的作用,因此称得上当之无愧的“中国色”。秦汉帝服等以玄为尊!!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