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绝句僧志南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28 11:33
  • 提问者网友:咪咪
  • 2021-01-27 20:46
绝句僧志南阅读答案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往事埋风中
  • 2021-01-27 21:14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是千古传咏的名句。春天的魅力和迎春人的欣喜都在诗中体现出来了。可这美丽的春天在何方呢?戴上竹篷,撑着竹拐,向那小桥走去吧。诗人以“杖藜扶我过桥东”一句巧妙的点出了春天的方向,原来,在桥的那边是春天,是欣喜,是希望。桥,连接起了两岸,也连接起了美好的向往。 注:《宋诗记事》作僧志南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鸠书
  • 2021-01-27 22:23
驾着小篷船出游,船在古树下停泊,拄着藜杖桥东漫步,虽是平铺直叙,但古木阴中停泊着小船,画面很雅,很古朴,颇如一帧中国古代的文人画。后两句准确精练地表现了春天杏花盛开,小雨纷纷,杨柳飘舞,东风和暖的美丽而宜人的景象,是传诵千古的名句。作者是一个很热爱生活的和尚。 僧志南,南宋诗僧,志南是他的法号,生平不详. 诗名:绝句 古木阴中系短篷, 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 吹面不寒杨柳风。 这首小诗,写诗人在微风细雨中拄杖春游的乐趣。 诗人拄杖春游,却说“杖藜扶我”,是将藜杖人格化了,仿佛它是一位可以依赖的游伴,默默无言地扶人前行,给人以亲切感,安全感,使这位老和尚 游兴大涨,欣欣然通过小桥,一路向东。桥东和桥西,风景未必有很大差别,但对春游的诗人来说,向东向西,意境和情趣却颇不相同。“东”,有些时候便是“春”的同义词,譬如春神称作东君,东风专指春风。诗人过桥东行,正好有东风迎面吹来,无论西行、北行、南行,都没有这样的诗意。 诗的后两句尤为精彩: “杏花雨”,早春的雨“杨柳风”,早春的风。这样说比“细雨”、“和风”更有美感,更富于画意。杨柳枝随风荡漾,给人以春风生自杨柳的印象称早春时的雨为 “杏花雨”,与称夏初的雨为“黄梅雨”,道理正好相同。“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南宋初年,大诗人陆游已将杏花和春雨联系起来。“沾衣欲湿”,用衣裳似湿未湿来形容初春细雨似有若无,更见得体察之精微,描模之细腻。试想诗人扶杖东行,一路红杏灼灼,绿柳翩翩,细雨沾衣,似湿而不见湿,和风迎面吹来,不觉有一丝儿寒意,这是怎样不耐心惬意的春日远足啊! 有人不免要想,老和尚这样兴致勃勃地走下去,游赏下去,到他想起应该归去的时候,怕要体力不支,连藜杖也扶他不动了吧?不必多虑。诗的首句说:“古木阴中系短篷。”短篷不就是小船吗?老和尚原是乘小船沿溪水而来,那小船偏激在溪水边老树下,正待他解缆回寺呢。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