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献帝,什么时候被曹操彻底软禁,当傀儡的?
答案:3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1-18 14:04
- 提问者网友:你给我的爱
- 2021-11-18 08:33
汉献帝,什么时候被曹操彻底软禁,当傀儡的?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荒野風
- 2021-11-18 08:44
这个事得分开说。应该说早期曹操还是很谦恭的,但是后来渐渐放肆,开始“欺压”汉献帝了。
如果说原因,一方面是他的个人野心膨胀,另一方面则是他“寒门法家”政治路线的必然。
首先,曹魏集团的政治纲领是“奉天子以令不臣”,并非“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两个说法是有本质区别的。
奉,是尊奉、维护;挟,是挟持,利用。令不臣,是要地方服从中央;令诸侯,是要别人服从自己。因此,“奉天子以令不臣”是政治纲领,目的是实现国家的统一;“挟天子以令诸侯”是政治策略,目的是实现个人的野心。这两个说法,岂能混为一谈?
其者,“挟天子以令诸侯”从来不是曹魏集团提出的。是袁绍的谋士说的。
袁绍有两个谋士说过这句话,一个是沮授,一个是田丰。沮授的说法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畜士马以讨不庭”,田丰的说法则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四海可指麾而定”。田丰的说法见于《三国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献帝春秋》,沮丧授的说法见于《三国志?? 袁绍传》裴松之注引《献帝传》。
那么,曹操的真实想法,是要“奉天子以令不臣”,还是要“挟天子以令诸侯”呢?
应该说,至少在当初迎奉汉献帝,也就是在公元196年这个时候,曹操基本上还是想做“乱世英雄”的,也是主张尊奉现任皇帝,维护国家统一的。据《三国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魏书》,六年前袁绍提出要另立刘虞为帝时,曹操就曾这样回答袁绍。曹操说,董卓的罪恶,暴于四海。我们的联军之所以得到那么多人的拥护和响应,就因为我们的行动是正义的。现在皇上年幼,势单力薄,受制于奸臣,自己并没有什么过错。一旦更换,天下还有谁能安心? 最后,曹操悲愤地说:“诸君北面,我自西向!”也就是说,你们到幽州朝拜新的皇帝去吧,我自己一个人西进长安,到那里保卫当今皇上去!
当然,要说曹操这时一点个人野心都没有,也不是事实。据一条不太可靠的史料,即《三国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张璠《汉纪》,当时有个名叫王立的太史公,一而再、再而三地对皇帝说,天命有去就,五行不常盛。替代汉的必定是魏。能安定天下的,也只有曹氏。曹操听说这话以 后,就让人对王立说:“知公忠于朝廷。然天道深远,幸勿多言。”这事十分靠不住,尤其是“承汉者魏也”这句话,不大可能在曹操刚刚迎奉天子的时候就有人说出来。不过该书所引曹操的话,倒符合他心理的真实。这个时候,曹操可能已经有了野心,至少这话他听了心里舒服,但他知道不能说。
不能说,不等于不能做。曹操迁都许县以后,便悄悄地开始由“奉天子”变成“挟天子”。这个转变是有意还是无意的,是早有预谋还是顺其自然,现在已经弄不清了。反正曹操越来越专横,越来越跋扈,越来越霸道,越来越不把皇帝当皇帝,皇帝自己也越来越觉得是从“被尊奉”变成了“被软禁”,终于在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发生了所谓“衣带诏”事件。这件事《三国志》和《后汉书》都有记载,当是事实。《三国志??先主传》说:“献帝舅(岳父)车骑将军董承辞受帝衣带中密诏,当诛曹公。……事觉。承等皆伏诛。”《后汉书??献帝纪》也说:“五年春正月,车骑将军董承、偏将军王服、越骑校尉仲辑受密诏诛曹操,事泄。壬午,曹操杀董承等,夷三族。”我们知道,汉献帝是在动乱中和灾难中成长起来的,早就养成了逆来顺受的隐忍功夫。如果不是被逼无奈忍无可忍,应该不会下此密诏,可见曹操当时猖狂到什么程度。(不过这事也很难讲,因为正史所载也未必是实。陈迩先生就说“衣带诏”事件“实千古之疑案”,史学大师吕思勉先生也表示怀疑。)
说到原因——我们知道,东汉末年,士族已经垄断仕途,控制舆论,变成豪强。垄断丁仕途,就占领了上层建筑;控制了舆论,就掌握了意识形态;变成豪强,就把握了经济基础。这就差不多掌控了这个国家。曹操想建立一个“寒门法家”的非士族政权,必须大力打压士族地主阶级;而做为现行地主阶级名义领袖的皇帝,自然就成为首当其冲的打压对象(同时也是利用对象)。
如果说原因,一方面是他的个人野心膨胀,另一方面则是他“寒门法家”政治路线的必然。
首先,曹魏集团的政治纲领是“奉天子以令不臣”,并非“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两个说法是有本质区别的。
奉,是尊奉、维护;挟,是挟持,利用。令不臣,是要地方服从中央;令诸侯,是要别人服从自己。因此,“奉天子以令不臣”是政治纲领,目的是实现国家的统一;“挟天子以令诸侯”是政治策略,目的是实现个人的野心。这两个说法,岂能混为一谈?
其者,“挟天子以令诸侯”从来不是曹魏集团提出的。是袁绍的谋士说的。
袁绍有两个谋士说过这句话,一个是沮授,一个是田丰。沮授的说法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畜士马以讨不庭”,田丰的说法则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四海可指麾而定”。田丰的说法见于《三国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献帝春秋》,沮丧授的说法见于《三国志?? 袁绍传》裴松之注引《献帝传》。
那么,曹操的真实想法,是要“奉天子以令不臣”,还是要“挟天子以令诸侯”呢?
应该说,至少在当初迎奉汉献帝,也就是在公元196年这个时候,曹操基本上还是想做“乱世英雄”的,也是主张尊奉现任皇帝,维护国家统一的。据《三国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魏书》,六年前袁绍提出要另立刘虞为帝时,曹操就曾这样回答袁绍。曹操说,董卓的罪恶,暴于四海。我们的联军之所以得到那么多人的拥护和响应,就因为我们的行动是正义的。现在皇上年幼,势单力薄,受制于奸臣,自己并没有什么过错。一旦更换,天下还有谁能安心? 最后,曹操悲愤地说:“诸君北面,我自西向!”也就是说,你们到幽州朝拜新的皇帝去吧,我自己一个人西进长安,到那里保卫当今皇上去!
当然,要说曹操这时一点个人野心都没有,也不是事实。据一条不太可靠的史料,即《三国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张璠《汉纪》,当时有个名叫王立的太史公,一而再、再而三地对皇帝说,天命有去就,五行不常盛。替代汉的必定是魏。能安定天下的,也只有曹氏。曹操听说这话以 后,就让人对王立说:“知公忠于朝廷。然天道深远,幸勿多言。”这事十分靠不住,尤其是“承汉者魏也”这句话,不大可能在曹操刚刚迎奉天子的时候就有人说出来。不过该书所引曹操的话,倒符合他心理的真实。这个时候,曹操可能已经有了野心,至少这话他听了心里舒服,但他知道不能说。
不能说,不等于不能做。曹操迁都许县以后,便悄悄地开始由“奉天子”变成“挟天子”。这个转变是有意还是无意的,是早有预谋还是顺其自然,现在已经弄不清了。反正曹操越来越专横,越来越跋扈,越来越霸道,越来越不把皇帝当皇帝,皇帝自己也越来越觉得是从“被尊奉”变成了“被软禁”,终于在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发生了所谓“衣带诏”事件。这件事《三国志》和《后汉书》都有记载,当是事实。《三国志??先主传》说:“献帝舅(岳父)车骑将军董承辞受帝衣带中密诏,当诛曹公。……事觉。承等皆伏诛。”《后汉书??献帝纪》也说:“五年春正月,车骑将军董承、偏将军王服、越骑校尉仲辑受密诏诛曹操,事泄。壬午,曹操杀董承等,夷三族。”我们知道,汉献帝是在动乱中和灾难中成长起来的,早就养成了逆来顺受的隐忍功夫。如果不是被逼无奈忍无可忍,应该不会下此密诏,可见曹操当时猖狂到什么程度。(不过这事也很难讲,因为正史所载也未必是实。陈迩先生就说“衣带诏”事件“实千古之疑案”,史学大师吕思勉先生也表示怀疑。)
说到原因——我们知道,东汉末年,士族已经垄断仕途,控制舆论,变成豪强。垄断丁仕途,就占领了上层建筑;控制了舆论,就掌握了意识形态;变成豪强,就把握了经济基础。这就差不多掌控了这个国家。曹操想建立一个“寒门法家”的非士族政权,必须大力打压士族地主阶级;而做为现行地主阶级名义领袖的皇帝,自然就成为首当其冲的打压对象(同时也是利用对象)。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怀裏藏嬌
- 2021-11-18 10:13
建安五年 203年
- 2楼网友:举杯邀酒敬孤独
- 2021-11-18 09:21
从谥法上看,刘协谥号为“孝献皇帝”,孝是汉朝皇帝谥号的惯例,而后一字的含义是“聪明睿哲曰献 ,知质有圣曰献”,由此可见“献”是一个美谥,而刘协也当是一个聪明睿智的人,有史实为凭,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那个故事,董卓问话,少帝刘辩语无伦次,而刘协却答的头头是道,于是这位大汉朝的末代皇帝坐上了皇帝宝座。既然刘协少年聪颖,那他在因年幼而成群雄傀儡之后,他为什麽不能凭借奇谋发动政变,夺取政权呢?
董卓,李傕、郭汜掌权时间不长,而且那时献帝年幼也还不具备发动政变的可能,于是与权臣真正的斗争是开始于曹操“挟天子令诸侯”。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先是不断向献帝进献食品和器物,博得刘协和朝中大臣们的好感,紧接下来就带着汉献帝迁都于许昌,此时也许献帝还没意识到危险的来临,还加封曹操为大将军。之后曹操开始打击异己,集大权于一身,终于献帝感觉到了曹操并不是一个可以用来安定汉室江山的“贤臣”。
此时献帝犯了他夺权的第一个错误,他打草惊蛇了,他居然对曹操说:“你若要辅助我,就要宽厚一些;否则,你就开恩把我抛开罢。”曹操的反应是大惊失色,这也能看出作为名义上最高统治者还是有些权威的,不然也不会使曹操惊惧如此。然而他却忘了前车之鉴,就是他的祖先,就是他的前任——汉质帝刘缵,当时外戚梁冀当权,他在朝堂上之上当着梁冀的面,对文武百官说:“真是个跋扈将军!”就因为这一句话梁冀被梁冀毒杀。对于质帝来说,他不过是8、9岁的一个孩子,他说出这样的话情有可原,而献帝说上面这话时却已经成年,难道还如此卤莽?
下一次,献帝在某政权就是在十几年后的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了,伏皇后又因早年写给父亲的信中提及曹操的残暴“十一月,汉皇后伏氏坐昔与父故屯骑校尉完书,云帝以董承被诛怨恨公,辞甚丑恶”结果很惨,几乎没有什麽下文可言,“发闻,后废黜死”牵连到的伏皇后和其两个儿子及伏氏宗族一百多人都被处死。
这就没什麽意义了,这时候,曹操权位如日中天,别说朝中,就是整个天下也没有谁的势力可同、曹操相比,谁有本事去"勤王"呢?靠远在西川,刚刚有了立足之地的刘备吗?
献帝的两次失败,除去不够机密外,还有一个原因非常重要,他干什麽非要借助外兵除曹操,难道不能用宦官?难道不能擒贼擒王?杀了曹操看谁还有话说!曹操长期不立世子,直到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曹丕合法继承人的地位方才正式确立。因而此前一旦曹操身死,何人主政将成为重大问题,曹氏兄弟首先就要拼个你死我活!何况曹操手下也不是没有人无视汉帝。因而我觉得曹操一死,献帝大有可能主掌朝政。
所以,献帝完全有条件效仿先皇来了“如厕议事”,计除权臣。当然曹操一代英雄自不是不学无术的梁冀可比,但是献帝毕竟是皇帝,他还不至于无一亲近之人?曹操起码的礼节还要讲吧?在皇宫动手也还可以吧?千多年后的异族康熙不是做到了吗?然而献帝对此连试都没试,难道他怕死吗?我想曹操既然不愿为帝,他就不想背弑君之名,再说,献帝也不会惜命吧?做个傀儡战战兢兢还不如壮烈而死。此点在曹家子孙身上就表现出应有的果敢。
此后,献帝彻底失去了抗争的可能,因为连他枕边人都成了曹家女子,曹操已然是国丈,一切的努力付诸东流,甚至连他尝试的机会都不再有。现在他只能去指望有人可救他于危难,好在毕竟大汉还有忠臣,“党锢之祸”中党人的气节还有所保留,建安二十三年(218年)“时有京兆全祎,字德伟,自以代为汉臣,乃发愤,与耿纪、韦晃欲挟天子以攻魏,南援刘备。”(《后汉书》注)“汉太医令吉本与少府耿纪、司直韦晃等反,攻许,烧丞相长史王必营,必与颍川典农中郎将严匡讨斩之”(《三国志》)结果“事败,夷三族。”《三国志》注引献帝春秋曰:“收纪、晃等,将斩之,纪呼魏王名曰:‘恨吾不自生意,竟为群儿所误耳!’晃顿首搏颊,以至于死。”汉臣虽肯死节,有能如何?
大汉自此也就真的成为历史,成为后人凭吊的回忆了。
《后汉书》对献帝的评语说:“传称鼎之为器,虽小而重,故神之所宝,不可夺移。至令负而趋者,此亦穷运之归乎!天厌汉德久矣,山阳其何诛焉!”诚然,天命如此,人力实难违之,献帝可悲可叹,却也无奈了。
天时,地利,人和,献帝不占其一,想成功,真的很难很难,但他虽聪明,在政治斗争中还是显得稚嫩,时机,保密,方法都不够深思熟虑,注定他只能为一生傀儡,为亡国之君
毕竟献帝不凡,最终还是走上了反抗曹操的道路,第一次交锋就是名扬后世的“玉带诏”之役。
建安四年(公元199年),献帝18岁,应该说他已进入一个成熟时期,一系列行动也算是雷厉风行,任命外戚董承为车骑将军,秘密写下衣带诏赐给董承,授意董承联络汉室大臣诸侯,联合铲除曹操。可他最终却未动而败,,如此机密之事竟然被曹操获悉,以至于“除曹”尚未开始,与谋者董承、吴子兰、种辑等人就在次年被灭三族了。曹操有耳目,可难道真能神通广大如斯?恐怕还是献帝谋事不密要占到失败的主要原因。
不过献帝这次行动的时机的确是可圈可点的,建安四年年底曹操离开许昌,亲率大军进驻官渡,如果夺权在之后即将拉开的官渡之战中开始,那成功的几率是不小的,只不过曹操这麽精明的人,实在不会给你献帝一个实现梦想的机会,他不会留下后顾之忧。。所以献帝还是操之过急了,为什麽不等到曹操走后,与袁绍对峙之时,再策划发动夺权政变?当然献帝不可能未卜先知,然而这也足以看出献帝毕竟是年纪尚轻,急于求成。
董卓,李傕、郭汜掌权时间不长,而且那时献帝年幼也还不具备发动政变的可能,于是与权臣真正的斗争是开始于曹操“挟天子令诸侯”。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先是不断向献帝进献食品和器物,博得刘协和朝中大臣们的好感,紧接下来就带着汉献帝迁都于许昌,此时也许献帝还没意识到危险的来临,还加封曹操为大将军。之后曹操开始打击异己,集大权于一身,终于献帝感觉到了曹操并不是一个可以用来安定汉室江山的“贤臣”。
此时献帝犯了他夺权的第一个错误,他打草惊蛇了,他居然对曹操说:“你若要辅助我,就要宽厚一些;否则,你就开恩把我抛开罢。”曹操的反应是大惊失色,这也能看出作为名义上最高统治者还是有些权威的,不然也不会使曹操惊惧如此。然而他却忘了前车之鉴,就是他的祖先,就是他的前任——汉质帝刘缵,当时外戚梁冀当权,他在朝堂上之上当着梁冀的面,对文武百官说:“真是个跋扈将军!”就因为这一句话梁冀被梁冀毒杀。对于质帝来说,他不过是8、9岁的一个孩子,他说出这样的话情有可原,而献帝说上面这话时却已经成年,难道还如此卤莽?
下一次,献帝在某政权就是在十几年后的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了,伏皇后又因早年写给父亲的信中提及曹操的残暴“十一月,汉皇后伏氏坐昔与父故屯骑校尉完书,云帝以董承被诛怨恨公,辞甚丑恶”结果很惨,几乎没有什麽下文可言,“发闻,后废黜死”牵连到的伏皇后和其两个儿子及伏氏宗族一百多人都被处死。
这就没什麽意义了,这时候,曹操权位如日中天,别说朝中,就是整个天下也没有谁的势力可同、曹操相比,谁有本事去"勤王"呢?靠远在西川,刚刚有了立足之地的刘备吗?
献帝的两次失败,除去不够机密外,还有一个原因非常重要,他干什麽非要借助外兵除曹操,难道不能用宦官?难道不能擒贼擒王?杀了曹操看谁还有话说!曹操长期不立世子,直到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曹丕合法继承人的地位方才正式确立。因而此前一旦曹操身死,何人主政将成为重大问题,曹氏兄弟首先就要拼个你死我活!何况曹操手下也不是没有人无视汉帝。因而我觉得曹操一死,献帝大有可能主掌朝政。
所以,献帝完全有条件效仿先皇来了“如厕议事”,计除权臣。当然曹操一代英雄自不是不学无术的梁冀可比,但是献帝毕竟是皇帝,他还不至于无一亲近之人?曹操起码的礼节还要讲吧?在皇宫动手也还可以吧?千多年后的异族康熙不是做到了吗?然而献帝对此连试都没试,难道他怕死吗?我想曹操既然不愿为帝,他就不想背弑君之名,再说,献帝也不会惜命吧?做个傀儡战战兢兢还不如壮烈而死。此点在曹家子孙身上就表现出应有的果敢。
此后,献帝彻底失去了抗争的可能,因为连他枕边人都成了曹家女子,曹操已然是国丈,一切的努力付诸东流,甚至连他尝试的机会都不再有。现在他只能去指望有人可救他于危难,好在毕竟大汉还有忠臣,“党锢之祸”中党人的气节还有所保留,建安二十三年(218年)“时有京兆全祎,字德伟,自以代为汉臣,乃发愤,与耿纪、韦晃欲挟天子以攻魏,南援刘备。”(《后汉书》注)“汉太医令吉本与少府耿纪、司直韦晃等反,攻许,烧丞相长史王必营,必与颍川典农中郎将严匡讨斩之”(《三国志》)结果“事败,夷三族。”《三国志》注引献帝春秋曰:“收纪、晃等,将斩之,纪呼魏王名曰:‘恨吾不自生意,竟为群儿所误耳!’晃顿首搏颊,以至于死。”汉臣虽肯死节,有能如何?
大汉自此也就真的成为历史,成为后人凭吊的回忆了。
《后汉书》对献帝的评语说:“传称鼎之为器,虽小而重,故神之所宝,不可夺移。至令负而趋者,此亦穷运之归乎!天厌汉德久矣,山阳其何诛焉!”诚然,天命如此,人力实难违之,献帝可悲可叹,却也无奈了。
天时,地利,人和,献帝不占其一,想成功,真的很难很难,但他虽聪明,在政治斗争中还是显得稚嫩,时机,保密,方法都不够深思熟虑,注定他只能为一生傀儡,为亡国之君
毕竟献帝不凡,最终还是走上了反抗曹操的道路,第一次交锋就是名扬后世的“玉带诏”之役。
建安四年(公元199年),献帝18岁,应该说他已进入一个成熟时期,一系列行动也算是雷厉风行,任命外戚董承为车骑将军,秘密写下衣带诏赐给董承,授意董承联络汉室大臣诸侯,联合铲除曹操。可他最终却未动而败,,如此机密之事竟然被曹操获悉,以至于“除曹”尚未开始,与谋者董承、吴子兰、种辑等人就在次年被灭三族了。曹操有耳目,可难道真能神通广大如斯?恐怕还是献帝谋事不密要占到失败的主要原因。
不过献帝这次行动的时机的确是可圈可点的,建安四年年底曹操离开许昌,亲率大军进驻官渡,如果夺权在之后即将拉开的官渡之战中开始,那成功的几率是不小的,只不过曹操这麽精明的人,实在不会给你献帝一个实现梦想的机会,他不会留下后顾之忧。。所以献帝还是操之过急了,为什麽不等到曹操走后,与袁绍对峙之时,再策划发动夺权政变?当然献帝不可能未卜先知,然而这也足以看出献帝毕竟是年纪尚轻,急于求成。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