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如何寻找到人类心灵的归宿

答案:1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1-24 12:24
  • 提问者网友:献世佛
  • 2021-11-24 07:34
如何寻找到人类心灵的归宿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骨子里都是戏
  • 2021-11-24 07:53
人不能离开信仰,否则将找不到心灵的归宿,失去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但随着我国社会发展,整个社会的功利化和世俗化倾向越来越突出,国人面临巨大的信仰危机。中国人到底是不是真的就信仰缺失了?如果缺失,信仰又在哪里呢?近来悉心学习云杉先生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对此了有所悟。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深入推进,全党全社会对文化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对文化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先生强调在文化规律的把握上我们要有高度自觉。任何一个时期的文化都是多元一体、多样共生的,推进文化建设必须强化主导、壮大主流。推进我国文化建设,必须坚持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相统一,不断巩固和壮大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努力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文化是民族精神的载体,信仰和文化是分不开的。我们国家没有明显的宗教信仰,但我们骨子里有着对某种主流文化的依托。这种主流文化对我们的生活、社会影响不亚于西方宗教信仰对西方社会的影响。这种经过五千年的积淀,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影响着我们的社会发展。这种信仰有别与宗教信仰,不像宗教信仰那样具象化。西方的宗教信仰往往都会具象化为一个神或者多个神,其以个体化、人形化的形态展现出来。就如佛教的释迦摩尼、基督教的耶稣,这些都是精神、信仰具象化产生的。而我们中国没有这种具象化的“神”。但我们有中国精神,有着一直引导、影响我们发展的中国之道,这种“道”,云杉先生强调发展的主流文化又何尝不是我们中国人的信仰呢?恍然明白,中国人有信仰,并且一直都有,有这种不同于宗教信仰的文化信仰。自古以来,这种文化信仰就影响着中国的发展。如克己复礼的人生态度、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天下为公的政治理想、和而不同的共同生活原则和思想原则、义利之辨的道德理念、己立立人与己达达人的淑世情怀、四海一家与天下太平的世界愿景等。这些无意不是深深刻在国人的骨子里的。虽然这些并非中国文化所独有,在其他文化,如西方文化中,也多少可以找到一些,但成体系的放在一起后,也就是我们国人特有的文化信仰。这也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和中国文化能够复兴的根据,是国人发展生存不可或缺的。到了现当代,我们的文化信仰,我们的主流文化精神也在不断的更新。这一点,云杉先生在其文中也有类似归纳,经过不断发展的主流文化大致可以分为三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我们文化和党领导人民创造的革命文化。但就现今实际情况而言,中国GDP不断高升,平均每年增长9.8%,国人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但国人的精神生活越来越贫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后面临着市场经济的共性问题,即整个社会的功利化和世俗化倾向,严重阻碍了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危机的克服和解决。同时,全球化过程中的各种冲突和危机也不断显现出来,各种因素影响民众的精神生活,产生多方因素深度叠加信仰危机。在此基础上,我们必须努力发展主流文化,树立文化信仰观。但到底要如何树?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