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I 总公司在那
答案:2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5-18 15:25
- 提问者网友:呐年旧曙光
- 2021-05-17 17:35
EMI 总公司在那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不如潦草
- 2021-05-17 18:38
EMI 的起源有两个。一个Berliner在1898年创立的 HMV公司。1900年正式使用那个著
名的小狗聆听留声机的 HMV商标;另一个是Columbla公司。1929年。两者合并成立了
Electrical And Music Industries (电气实业有限公司),简称 EMI。这一合并使 EMI
成了当时全球最大的唱片公司,除了英国的 Decca、美国的Brunwick和德国的 DGG,其余 的厂牌全由 EMI所控制。 二战后, CBS率先推出了33转LP唱片和45转单曲唱片,但
EMI仍死守78转的10英寸唱 片老规格,导致不少旗下艺人跳槽离去。50年代初,本来由 EMI代理英国及英联邦国家发行权的RCA、CBS也改与Decca和Philips合作。1955年,
EMI为了扭转不利局面而收购了Capitol 公司,希望通过它来打开美国市场。但 Capitol公司的保守作风使 EMI无法在50 年代兴起的摇滚乐潮流中获益。进入60年代后, EMI才有了转机。先是旗下的Cliff Richard和Shadows的走红,然后 是以The Beatles
为代表的英国摇滚潮流的兴起。这股潮流中的大部分英国乐队都签在EM。旗下,包括Gerry & The Pacemakers、DC5、Animals、Hollies、Herman's Hermits、Yar. birds 等,而这股潮流的领头羊The Beatles 乐队更成了 EMI30年来最大的“金矿”。但 EMI的美国分公司 Capitol却平白放过了发财的机会,不肯与这些英国乐队签约,结果这些乐队在美国都投到了Epic、 MGM等旗下。直到 EMI强下命令,Capitol才施施然 推出了The Beatles 的第二张专辑《With The Beatles》的美国版《Meet The Beatles》。60年代的好日子很快过去了。1970年The Beatles 乐队解散后,Capitol 立即面临了 破产的困境。而 EMI总公司自己的日子也不好过。由于工党政府上台后禁止英国企业将资金用作海外投资, EMI开始陷入困境。1979年, EMI为 Thorn(科艺)集团收购,但仍保持自主经营。同年,撒切尔夫人的保守党政府上台,实行经济开放政策,EMI随即收购了美国的Imperial、Liberty 等公司。整个80年代, EMI的经营状况颇佳,David Bowie、Duran Duran、Queen、Pink Floy、Paul McCartney等为公司赚了大钱。1992年, EMI收购了英国著名的独立公司Virgin, 再次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唱片公司。
名的小狗聆听留声机的 HMV商标;另一个是Columbla公司。1929年。两者合并成立了
Electrical And Music Industries (电气实业有限公司),简称 EMI。这一合并使 EMI
成了当时全球最大的唱片公司,除了英国的 Decca、美国的Brunwick和德国的 DGG,其余 的厂牌全由 EMI所控制。 二战后, CBS率先推出了33转LP唱片和45转单曲唱片,但
EMI仍死守78转的10英寸唱 片老规格,导致不少旗下艺人跳槽离去。50年代初,本来由 EMI代理英国及英联邦国家发行权的RCA、CBS也改与Decca和Philips合作。1955年,
EMI为了扭转不利局面而收购了Capitol 公司,希望通过它来打开美国市场。但 Capitol公司的保守作风使 EMI无法在50 年代兴起的摇滚乐潮流中获益。进入60年代后, EMI才有了转机。先是旗下的Cliff Richard和Shadows的走红,然后 是以The Beatles
为代表的英国摇滚潮流的兴起。这股潮流中的大部分英国乐队都签在EM。旗下,包括Gerry & The Pacemakers、DC5、Animals、Hollies、Herman's Hermits、Yar. birds 等,而这股潮流的领头羊The Beatles 乐队更成了 EMI30年来最大的“金矿”。但 EMI的美国分公司 Capitol却平白放过了发财的机会,不肯与这些英国乐队签约,结果这些乐队在美国都投到了Epic、 MGM等旗下。直到 EMI强下命令,Capitol才施施然 推出了The Beatles 的第二张专辑《With The Beatles》的美国版《Meet The Beatles》。60年代的好日子很快过去了。1970年The Beatles 乐队解散后,Capitol 立即面临了 破产的困境。而 EMI总公司自己的日子也不好过。由于工党政府上台后禁止英国企业将资金用作海外投资, EMI开始陷入困境。1979年, EMI为 Thorn(科艺)集团收购,但仍保持自主经营。同年,撒切尔夫人的保守党政府上台,实行经济开放政策,EMI随即收购了美国的Imperial、Liberty 等公司。整个80年代, EMI的经营状况颇佳,David Bowie、Duran Duran、Queen、Pink Floy、Paul McCartney等为公司赚了大钱。1992年, EMI收购了英国著名的独立公司Virgin, 再次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唱片公司。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我住北渡口
- 2021-05-17 19:51
EMI在娱乐界解释为:EMI唱片公司
在电子行业解释为: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简称EMI),
EMI唱片公司的全称为:电力及音乐集团(ELECTRICAL AND MUSICAL INDUSTRIESLTD),集团成立于1931年,总部设在英国伦敦,前身是1897年成立于伦敦的英国留声机公司,是当今历史最悠久的唱片公司,迄今已有百年.EMI的历史几乎就是整个唱片业的发展史,许多著名的唱片厂牌都与EMI有着剪不断的脐带关系。
早在本世纪二十年代,EMI旗下的法国PATHE-MARCONT 唱片公司率先在上海成立公司。“百代”一词也是PATHE的译音口彩。诸如:周旋、胡蝶、龚秋霞等中国昔日巨星以及聂耳、冼星海等进步音乐家无不云集百代公司。
中国百代唱片易主事记
EMI百代唱片与合作伙伴Typhoon大风音乐联合对外公开声明,前任EMI亚洲区总裁郑东汉先生以Typhoon Group总裁的身份与EMI总公司达成协议,以9位数港币的巨资全面收购EMI在大中华区的所有股份。其中包括中国的台湾EMI唱片、内地步升大风音乐以及香港金牌娱乐,成立金牌大风音乐集团公司。
原先与EMI唱片签约合作的华语艺人合约将全数转移至金牌大风旗下,唱片海外发行部分则依然透过EMI唱片发行、推广。
这也是在众多华语音乐公司纷纷引入外资的大环境下,首次由国际公司转型的华人音乐集团。
郑东汉说:“我们将正式由‘金牌’转名为‘金牌大风’(Typhoon Group),而Typhoon仍会与原有台湾EMI的国际艺人于中国市场作出紧密合作,将业务扩展至整个大中华区,给予艺人全面发展机会。”金牌未来会全面推动华语市场,吸引更多具实力艺人,以及发掘有潜质的新人。
Typhoon Group(金牌大风)打算将娱乐事业版图扩大至音乐、电影、电视剧等不同领域,而原先与EMI唱片签约合作的华语艺人合约将全数转移至金牌大风,唱片海外发行部分则依然透过EMI唱片发行、推广,转移合约的艺人包括陶喆、张惠妹、周笔畅、萧亚轩、罗志祥、郑中基、侧田、邓丽欣、许巍、胡彦斌、花儿乐队等众多明星。
目前全球的音乐市场普遍不景气,金牌大风九位数的收购是否一种冒险?郑东汉表示:“实体唱片不景气是大家都知道的实情。可是我们的看法不一样,因为,虽然实体销售在下降,但是现在消费者在聆听音乐的方式更多样化了。计算机、MP3、手机等不同的平台,让音乐真正的做到了‘无所不在’。所以我们专业的团队、国际级的运作,相信远景是好的。”他还表示不管是在音乐或是电影以及戏剧领域,只要是好的艺人,金牌大风都希望能够继续发掘及合作。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