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沁园春·长沙》上阙写景,抓住了哪些景物(意象)

答案:2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1-13 14:48
  • 提问者网友:姑娘长的好罪过
  • 2021-11-13 09:28
《沁园春·长沙》上阙写景,抓住了哪些景物(意象)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北城痞子
  • 2021-11-13 10:57
寒秋、湘江、橘子洲、万山、层林、江、舸、鹰、鱼、万类。上阕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湘江寒秋图,并即景抒情,提出了苍茫大地应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

扩展资料:
《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于1925年晚秋,离开故乡韶山,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的途中,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时所作。其时,作者面对湘江上美丽动人的自然秋景,联想起当时的革命形势,写下了这首词。
全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提出了“谁主沉浮”的问题,表现了词人和战友们为了改造旧中国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形象含蓄地给出了“谁主沉浮”的答案:主宰国家命运的,是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敢于改造旧世界的革命青年。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沁园春·长沙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十年萤火照君眠
  • 2021-11-13 11:08
(一)寒秋、霜天(气候)、万山(层林尽染)、湘江(碧透,百舸争流)、飞鹰、游鱼(万类竞自由)

(二)作者按照空间转换的顺序写景:远望群山,重重叠叠的树林点染如画;近观江中,满江的秋水碧绿清澈,无数船只争相行驶;仰视长空,雄鹰展翅高飞;俯察水底,鱼儿轻快地畅游。这几组景物远近相间,动静结合,对照鲜明。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