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古代簪的发展史

答案:3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1-14 20:06
  • 提问者网友:川水往事
  • 2021-11-14 00:47
古代簪的发展史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愁杀梦里人
  • 2021-11-14 02:01
有树枝和骨刺演变而来,随着冶金技术的除现,由原来的骨质、玉质等天然的簪转变为金属质的,入锡、铜、金、银等等。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举杯邀酒敬孤独
  • 2021-11-14 05:03
近现代,随着人们的发式的改变,发簪在汉族中已失去了许多固有的意义,而逐渐衰亡。但在少数民族中仍然流行,许多少数民族妇女盛装时,仍保留着发簪满头的习尚。如满族妇女盛装时常插的“大扁方”银簪,形状为扁长形,簪面有素也有花纹图案,已婚妇女穿插髻间,既固发又起美饰作用。苗族女子将长发挽髻于顶,发间插饰7、8根尖头银簪。黎族新娘头上,排列插饰10几根银发簪,显得古朴典雅,美观大方。从今天各民族的发簪质料、形制、款式、工艺特点等,不难看出,中国少数民族的发簪继承和发展了历史上各民族发簪的风格,融入了浓郁的地区特点和民族特色。许多民族插饰发簪除了固发和美饰外,还把它当作男女成年的标志,有的民族还把发簪当做护身符插于发间,以祈愿得到神灵的佑护。发簪还是如今一些地区少数民族男女青年首选的定情信物。广西东兰一带的壮族、瑶族有春节击铜鼓祈年的习俗,每年春节,未婚女子常用银簪连同自己的发辫一起敲击铜鼓,并将银簪作为定情物赠送给在场的意中人收留。这是男女之间最珍贵的礼物,婚后,丈夫要将银簪奉还妻子,插回妻子的头上,以祈愿生活幸福,白头偕老。
  • 2楼网友:轮獄道
  • 2021-11-14 03:40

  【zān】
  簪
  hairpin;
  簪
  (1)
  簮
  zān
  (2)
  (形声。从竹,賛(zǎn)声。古文字形,象针形头饰形。本义:簪子。古人用来插定发髻或连冠于发的一种长针) 同本义 [hairpin]
  周主亡玉簪,令吏求之,三日不能得也。――《韩非子》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
  (3)
  又如:簪冕(冠簪与冕服);簪绂(簪,冠簪;绂,丝制的帽带);簪裾(古时显贵所穿着的服饰);簪缨缙绅(比喻仕宦之人)
  簪
  zān
  (1)
  插戴在头上 [wear in one's hair]
  西门豹簪笔磬折,向河立待良久。――《史记·滑稽列传》
  乃簪一花。――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2)
  又如:簪朵(犹簪花,戴花);簪挂(簪花挂彩);簪星曳月(形容佩带光彩耀眼);簪冠(插簪于冠);簪花(戴花);簪菊(古人习俗,于重阳节插戴菊花以避邪延年)
  (3)
  连缀 [stitch meet]
  以爵弁服簪裳于衣左。――《仪礼·士丧礼》
  (4)
  又如:簪合(折簪重合。指女子丧夫后再遇意中人而结为夫妇);簪蒿席草(以蒿作簪,以草为席。形容生活艰苦)
  簪缨
  zānyīng
  [hat and ornaments] 古代达官贵人的冠饰。后遂借以指高官显宦
  不将萝薜易簪缨。――张悦《浥湖山寺》
  簪子
  zānzi
  [woman's hairpin] 用以绾住头发或插装饰物的一种妇女首饰,有横直之分
  簪
  zān ㄗㄢˉ
  (1)
  用来绾住头发的一种首饰,古代亦用以把帽子别在头发上:~子。金~。玉~。~缨(做官者显贵之称)。~绅。
  (2)
  插,戴:~戴。~菊。~笔(古人朝见,插笔于冠,以备记事)。~笏(古代笏以记事,簪笔以备写,臣僚奏事执笏簪笔。故亦称做官)。
  郑码:MHRK,U:7C2A,GBK:F4A2
  笔画数:18,部首:竹,笔顺编号:314314153515352511
  hairpin;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