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为什么一个字看多了会越来越不像?

答案:5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04 08:26
  • 提问者网友:感性作祟
  • 2021-03-03 19:33
为什么一个字看多了会越来越不像?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我住北渡口
  • 2021-03-03 20:40
这个问题其实是人体脑部信息处理的问题,大脑有专门的文字语言中枢皮层,他对文字的储存是以图像式存在的,也就是说,一个字,你记忆的是整体的图像,而不是一个笔画或偏旁的组合,所以当你单纯的去看文字中的偏旁时,你记忆的东西是新的,即在你的大脑中这是两个不关联的部分,所造成的结果就是你仔细看一个字,会“越看越不像”的感觉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有你哪都是故乡
  • 2021-03-04 00:23
这个现象其实很普遍。不仅是汉字,英语等其它语言的使用者也会出现“一个词看久了就认不出”的现象。甚至不仅在语言中,就连一幅熟人的照片、一个熟悉的地点,看久了之后都有可能会突然觉得陌生起来。 这个现象在西方被叫做jamais vu。针对它的研究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开展。 一些学者用“语义饱和”(semantic satiation)来解释这个现象。他们认为: 神经系统有一个固有特点:如果短时间发生多次重复的刺激,就会引起神经活动的抑制。形象点说,神经活动也是会“疲倦”的。 这种特点可以让我们对来自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方面的长时间持续的刺激产生“适应”的效果。好比说如果你一直听到一个嗡嗡的噪音,虽然开始会很受打扰,但过一会儿就开始适应了,不特别注意的话就仿佛声音不存在了一样。这种适应现象又被称为“饱和”。 而“语义饱和”就是其中一种。当我们反复阅读某个汉字时,“辨认”这个字所涉及的神经活动也会暂时被抑制,这时我们就会“认不出”这个字了。对人物面容的辨认和对场景地点的辨认也有同样的问题。 至于这种神经抑制现象具体发生在“辨认”的哪个环节,目前很难回答,因为我们对于大脑思维活动的细节还缺乏明确的理解。 一些研究者认为,字词的辨认涉及三个环节: a,字词产生“字形”的视觉信号(就是我们看到了这个字写在纸上的样子); b,“字形”的视觉信号寻找并转化为对应的“语义”; c,在“语义”层面上进行思维活动。 研究jamais vu这个现象,不仅对于语言学和神经科学基础研究来说意义重大,而且有学者认为:一些精神疾病中的症状,例如精神分裂症患者会把亲人识别为“冒名顶替”者等现象,很可能和jamais vu有相同的生理学原因,或者说,这些症状是一种长期的、病态化的jamais vu。因此,它也是精神疾病研究中的一个关注点。 此外,jamais vu还常常被认为是另一种现象:déjà vu的相反情况。déjà vu其实也很常见,就是指有时我们会对某一场景产生“似曾相识”的感觉。
  • 2楼网友:一秋
  • 2021-03-03 23:46
思维问题
  • 3楼网友:酒醒三更
  • 2021-03-03 23:26
嗯嗯!有同感!特别是趴在桌上看课本
  • 4楼网友:毛毛
  • 2021-03-03 22:10
是完形崩坏,指识别汉字的神经细胞疲劳了,不确定这个字是不是这样写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