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京剧是哪里的

答案:1  悬赏:7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03 16:18
  • 提问者网友:暗中人
  • 2021-03-02 19:52
京剧是哪里的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玩世
  • 2021-03-02 21:27
问题一:京剧是哪个地方的 京剧是在北京形成的戏曲剧种之一,至今已有将近二百年的历史。它是在徽调和汉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戏曲剧种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而形成的。问题二:什么是京剧,京剧起源哪里? 京剧就是以湖广音中州韵为基础的戏曲形式,由徽剧和汉剧演变而来问题三:京剧是哪里的 京剧是中国的
(中国戏剧艺术(国粹的典型代表))
京剧曾称平剧,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
徽剧是京剧的前身。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 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他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又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京剧形成后在清朝宫廷内开始快速发展,直至民国得到空前的繁荣。
京剧走遍世界各地,成为介绍、传播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重要媒介。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中国。在2010年11月16日,京剧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问题四:京剧为什么定名叫“京剧”?在哪定的名? 在京剧形成的初期,有很长一段时间人们还是把它叫作“皮黄”。而最先把它称为“京剧”的,反而是南方的上海人。
“京剧”一词的最早文字记载,出现在光绪二年二月初七,即公元1876年3月2日上海《申报》的一篇文章里。此后,“京剧”一词逐渐通行全国,虽然后来还曾改为“国剧”、“平剧”等不同的称呼,但最终“京剧”一词还是在人们的称呼中固定了下来。
清同治六年起,上海的“满庭芳”戏园和“丹桂茶园”就派人北上赴天津、北京邀角。津、京的一些著名演员如夏奎章、景四宝、大奎官、杨月楼等人应邀携艺南下,把北方的京剧艺术传到了上海。上海观众感到非常新鲜,争相前来观赏,出现了所谓“沪人初见,趋之若狂”的局面。
上海观众对这种艺术形式感到新鲜,对它的声腔来源却并不熟悉,由于戏班主要来自京城,所以就笼统地称作“京班戏”。“京班戏”的称呼很快在上海人口中就变得非常自然了。
不久,“南丹桂”、“升平轩”、“金桂轩”等戏园相继崛起,都以“京班戏”为号召,这些戏园吸引了大量观众,沪上人士把这些戏园都称为“京班戏园”。当时有诗描写“京班戏”的盛况说:“一有京班百不如,昆徽杂剧概删除。”
当时这些“京班戏园”,都要在戏园门口或大街上张贴海报,即所谓“招贴”。醒目地大书特书“今日上演京班戏”字样。在这些街头“招贴”中,就开始出现了“京班戏”、“京戏”、“京班”等带“京”字头的不同混称,其含义都是指京剧。
光绪二年二月初七,《申报》上刊登了一篇题为《图绘伶伦》的文章,文章中破天荒地第一次正式使用了“京剧”的字样。
文章的内容,是叙述北京前门一带画铺所绘戏曲艺人画像的情况,特别提到其中徐小香、范松林、时小福等人穿戏装的画像。为了叙述清楚有关为艺人画像情况,文章就顺便介绍了一些京城戏曲的知识,其中有一句说道:“京剧最重老生,各部必有能唱之老生一二人始能成班,俗呼为‘台柱子’”。
就是这么寥寥几句话,作者无意中却用了“京剧”一词。这并不是因为这个作者有什么创造新词的意识,而是因为在当时上海人的口语中,“京剧”这一词汇已经流行。因为既然上海人口头时常说“京班戏”、“京戏”、“京班”,那么说成“京剧”的可能性也就很大。又因为光绪年间曾兴起“戏曲改良运动”,这一时期人们把从西洋传入的戏剧形式早期话剧称为“新剧”,把我国传统的戏曲形式称为“旧剧”,当时词汇中有一种把“戏”称为“剧”的习惯,所以“京剧”一词的出现也就成为必然的了。
虽然《申报》这篇文章中出现“京剧”一词纯属偶然,但它确确实实是“京剧”首次见诸于文字的记载。问题五:京剧在哪一地区比较流行 北京问题六:京剧是哪里的方言 你好。京剧的“念”分“韵白”、“京白”,韵白是中州音湖广韵,京白基本上就是北京话。京剧中老生、青衣的念白一般都是韵白,而丑角、花旦、老旦的念白基本上都是京白。问题七:京剧在哪里表演 京剧最开始是在一个专门表演京剧的地方演,但现在京剧在任何地方都可以演,
现在人喜矗京剧一般喜欢的是唱腔、服饰或者是动作,因为本人不叫喜欢京剧,而且比较喜欢京剧当中的程派(程砚秋),我就喜欢程派的唱腔,婉转深邃。动作大气。问题八:我国京剧最著名的是哪四部? 其实这个各人都有各人的想法,没有四大名旦、四大须生这样固定的说法。
我提供一个我个人的看法:龙凤呈祥、四郎探母、大探二、挑滑车。
选这四个是有代表性的,龙凤呈祥是一出群戏的代表,行当齐全;四郎探母是一出生旦的对儿戏的代表,各个流派都能演,其他行当也很齐整;大探二是生旦净的唱工戏,在两个半小时内唱得过瘾;挑滑车是武戏的代表,既有开打、也有翻跌、还有唱的各种曲牌,较全面地反应了武戏的整体面貌。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