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东风面的意思

答案:1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05 10:39
  • 提问者网友:临风不自傲
  • 2021-02-05 02:30
东风面的意思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七十二街
  • 2021-02-05 03:41
问题一:东风面是什么意思 等闲识得东风面中的东风在古时候 即 春风的意思。是指 开春了第一股温暖的风。 《吕氏春秋》第一篇 孟春 便有 孟春之月……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的说法。 温暖的春风吹醒了地上的虫子,鱼浮上水面。问题二:春日朱熹中弟三句中的东风面是什么意思 全文为:春 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注释]
1. 胜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
2. 寻芳:游春,踏青。
3. 泗水:河名,在山东省。
4. 等闲:平常、轻易。“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
5. 东风:春风。
[简析]
人们一般都认为这是一首游春诗。从诗中所写的景物来看,也很像是这样。
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指晴日,点明天气。“泗水滨”点明地点。“寻芳”,即是寻觅美好的春景,点明了主题。下面三句都是写“寻芳”所见所得。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用“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一时新”,既写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第三句“等闲识得东风面”,句中的“识”字承首句中的“寻”字。“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东风面”借指春天。第四句“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这就具体解答了为什么能“等闲识得东风面”。而此句的“万紫千红”又照应了第二句中的“光景一时新”。第三、四句是用形象的语言具体写出光景之新,寻芳所得。
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好像是写游春观感,但细究寻芳的地点是泗水之滨,而此地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朱熹未曾北上,当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滨游春吟赏。其实诗中的“泗水”是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因此所谓“寻芳”即是指求圣人之道。“万紫千红”喻孔学的丰富多彩。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染万物的春风。这其实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
请采纳~问题三:等闲识得东风面的东风面是什么意思 东风:春风.
东风面:春风的面貌.
等闲识得东风面:(我)随便什么地方都可以看出春风的面貌.问题四:等闲识得东风面 等闲是什么意思 随随便便,轻易的意思
资料
、 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注释]
1.胜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
2.寻芳:游春,踏青.
3.泗水:河名,在山东省.
4.等闲:平常、轻易.“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
5.东风:春风.问题五:春日中的等闲识得东风面等闲是什么意思 等闲:平常;轻易。“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很容易认识到东风的面容,满眼的万紫千红都是芳春.
《春日》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春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注释]
1、春日:春季来临的日子。
2、 胜日:指春光明媚的好日子。
3、 寻芳:春游赏花。
4、 泗水:水的名字,在山东省中部,源于泗水县,流入淮河。
5、 滨:水边;河边。
6、 光景:风光景物
7、 等闲:平常;轻易。“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
8、 东风:春风
翻译:
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问题六:解释东风面的词意 今译:很随便地便认识了东风的面目,这万紫千红的景象都是由春光点染而成。问题七:等闲识得东风面的具体含义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宋朝徽州婺源人,是继孔孟之后的儒家大师和理学家。他的诗自然清新,寓意含蓄,简练明快,很多作品成功地表现了大自然的壮丽秀美和诗人的远大胸怀。
《春日》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风和日丽、生气勃勃、百花竞艳、万物更新的美好景象,特别是“万紫千红总是春”一句,把春天写活了,成为脍炙人口的千秋名句。
[align=right][color=#000066][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1-2 21:22:10编辑过][/color][/align]
昌林 2004-11-3 05:26
社科院杨义教授点评:朱熹是个理学家、思想家, 但他竟留存下诗歌一千多首,请您给我们揭出其中原委?   朱熹是公元12世纪的南宋前期的一个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也是最重要的儒者——儒家的大师。他最重要的一本书就是《四书章句集注》,这本书是过去科举考试中的标准答案所在、必读的一本书,它影响了中国的士人的命运600年。所以朱熹这个人物不可小看,他是个理学家,但他现在写的诗倒是非常冲淡平和、非常天扬秀放,现在存有一千多首诗都是没有头巾气、没有道学气,这首诗就是他写的最好的诗之一。   请您给我们评析一下朱熹的这首《春日》。   我对春日是很有感情的,因为它是我接受的第一首诗。它是千家诗中的第一首,我小时侯跟我父亲读千家诗的时候第一首就是“胜日寻芳泗水滨”,所以这个给我留下一个非常好的童年的回忆。   “胜日寻芳泗水滨”——时间所在是非常美好的春天,那么地点所在“泗水滨”踏青的好去处。春天去郊游、去踏春,时间、地点、情景都给介绍了,但是他接着一句叫“无边光景一时新”。在这一句里他没有写具体的景色,他说“无边的光景”,什么景色就都一览无遗了。他没有写一山一水,也没有写草木虫鱼,要把这些东西写了呀,就把他的心写小了。他就是在不写中写,才显出一种春光浩荡,才显出一种活泼泼的这种春天的生命感觉涨满了心头。不凝聚于哪个具体的事物,而是物物皆有生机。“等闲识得东风面”——“等闲”就是一种很随便的很休闲的这么一种心情之下认识了春风。东风也就是春风的面,他把春风当成一个人,当成一个漂亮女子的脸来去认识它,就把这个自然生命化了。“万紫千红总是春”中说这个春天是万紫千红的,而不是万绿丛中一点红,也不是那种很枯槁的春天,是满园的春色、满脸的春花。   这么一首诗他写出来之后,我们如果从字面上来了解,它给我们一种非常从容的、非常开阔的、又非常舒服的这么一种春天的感受。但是我们想宋人的诗是比较重理趣、比较重文字背后的那种思想寄托。朱熹也讲过这个话,是说“道,道者是文的根本,文是道的枝叶”,就是说我们这些文字只不过是它的叶子,你看到它的叶子还要看到它的根本,根本就是“道”。那么我们再找找这首诗背后存在的这个“道”是在哪里呢?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泗水在哪?在山东的曲阜,从曲阜的北面流过,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孔林、孔庙、孔府所在的那个地方。我们可能读《论语》的时候就知道“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那么他看到这个“川”就是泗水,孔夫子是在这个地方教他的门徒的,也就是说这里即圣人之地。实际上他“胜日寻芳”不是真正在这个泗水滨,这个泗水滨只不过他想象的一个圣人之地。那么他用这么一个意象,实际上告诉我们他在春日寻芳,寻找的这个“芳”、这个......余下全文>>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