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上火、湿热、气虚、阳虚怎么办?

答案:2  悬赏:4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30 18:20
  • 提问者网友:浮克旳回音
  • 2021-01-29 23:57
上火、湿热、气虚、阳虚怎么办?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撞了怀
  • 2021-01-30 00:40
体质包括我们个体的形和神两个方面,形主要是形态结构,比如肌肉、骨骼、五脏、五官、皮肤、毛发、血脉等,也就是人体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形态结构的物质部分。神包括功能活动、物质代谢过程、性格心理精神,比如心跳、呼吸、吸收、消化、排泄、水谷营养在体内被吸收利用转化排泄、性格特点、精神活动、情绪反应、睡眠等。形神结合就是生命,形神和谐就是健康,形神不和就是疾病,形神相离就是死亡。那我们现在就来给体质下一个目前中医界普遍认可的定义:所谓体质,是指在人的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物质代谢和性格心理方面,综合的、固有的一些特质。根据自身体质特点来决定如何养生是最好的养生方法:体质的变化决定健康的变化:体质养生就是顺应体质的稳定性,优化体质的特点,改善体质不好的变化和明显的偏颇。因为每个人的体质都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也具有一定范围内的动态可变性、可调性。正因为体质的相对可变、可调性,才使体质养生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通过调养,使体质向好的方面转化。 1、体质决定了我们的健康,决定了我们对于某些疾病的易感性,也决定了得病之后的反应形式以及治疗效果和预后转归,所以体质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2、不同体质的人,对不同的疾病具有易感性。比如说痰湿体质的人,就特别容易出现肥胖,尤其是中心性肥胖,或者容易出现高脂血症、高血压、脂肪肝等代谢性疾病。气虚的人,容易出现低血压、低血糖、内脏下垂、慢性炎症、贫血等,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比较差。阳虚的人,容易感受寒邪,形成各种痛证、痹证、水肿、不孕不育等。阴虚的人常内热上火,易感受热邪,常见咽喉疼痛、失眠、便秘、烦躁、泛酸等。瘀血的人容易罹患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各种痛证等。3、因此养生要因人而异,有的放矢,体现个体差异,绝不能所有的人都按照相同的方法养生保健。养生要看你的生命之树根植于什么土壤,是肥沃滋润还是相对贫瘠,是缺水干燥还是水多潮湿,是偏寒还是偏热等。4、了解自身的体质,就可以和自己的身体对话,倾听生命的吟唱,触摸生命的韵律。关爱生命,呵护体质,我们就会有一个良好的生命体验,走过健康和幸福的一生。5、中医体质养生治病无非是在伺候、耕耘、调节健康和疾病的土壤——体质,和种庄稼很像,不能只盯着地面上的庄稼、花草、树木,更要重视它们赖以生存的土壤。上火、湿热、气虚、阳虚……这些在市民口中常听到的词汇,其实是中医概念中的“体质”,人们常常会根据这个来调整自己的饮食和作息,比如上火了,就喝点凉茶,阳虚了就多次点狗肉等等。 “治未病”的含义 现代社会,由于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越来越大,人们长期生活在压力当中,健康状况徘徊在疾病边缘。中医,传承着中国五千年的精髓和文化,望、问、闻、切使中医药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维护健康、抵御疾病独特的理论体系与有效方法和手段,至今在人类健康事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中医防病治病的理论体系中,中医“治未病”的思想包含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三个层面的含义。 “未病先防”是指在疾病发生之前,注意保养身体,培护正气,提高机体免疫力,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 “既病防变”是指在生病之后,注重治疗,增强正气,祛除邪气,防止疾病传变与发展。 “瘥后防复”是指注重保健预防,在疾病痊愈之后防止复发。由此可见,疾病的预防,身体的保健是整个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我们的老祖宗很早以前在医家圣书《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了“治未病”这一养生观念。以后,被历代医家在此基础上发挥,逐渐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以预防为主的理论体系。即,一个脏腑发生病变,我们不能只考虑治疗这个脏腑,应该考虑其他相关脏腑,以及病人身体特质。这也就是中医的整体观。因而中医的整体观在“治未病”的理论体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直接指导着中医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以及养生保健。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慢性怪人
  • 2021-01-30 02:01
阳虚、气虚在冬天的话是表现为手脚冰冷,可以每天喝一点姜茶,或者用红枣和姜一起煲水喝,效果很明显。(最好不要晚上喝,容易上火) 女孩子的话可以多煮麻油鸡汤喝。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