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学与思】学与思的关系的辩证

答案:2  悬赏:7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28 00:48
  • 提问者网友:暮烟疏雨之际
  • 2021-02-27 12:42
【学与思】学与思的关系的辩证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痴妹与他
  • 2021-02-27 13:01
【答案】 《论语十则》第四则的内容:“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讲述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并指出二者不可偏废.
  
  然而,荀子在《劝学篇》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从另一个角度对“学”和“思”作出了比较,并得出了“学”比“思”更为重要的结论.
  
  明代人陈銮说:“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学是入书,思是出书.出入有道.学业可成.”陈銮用“出书”和“入书”解析了“学”和“思”的辩证关系,因此才得出了读书之人,只有“出入有道”才能“学业有成”的深邃结论.
  
  总结自己学习的体会:“学”能引导“思”;“思”能促进“学”.因此,“学”是“思”的基础,而“思”则是“学”的促进.由此可见,“学”与“思”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
  
  最后得到的结论是:只读书不思考是读死书的书呆子,只空想不读书是陷入玄虚的空想家.书呆子迂腐而无所作为,空想家浮躁不安而胡作非为, 甚至有精神分裂的危险.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天凉才是好个秋
  • 2021-02-27 14:01
哦,回答的不错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