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甲段]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2-24 21:38
  • 提问者网友:夢醒日落
  • 2021-12-24 04:49
文言文阅读(共10分)【甲段】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谿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乙段】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曹刿论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①池非不深也 池: ②又何间焉 间: 2.下列语句中的“之”,与“七里之郭”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1分) A.寡助之至 B.天下顺之 C.肉食者谋之 D. 小大之狱3.翻译下列句子。(4分)①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翻译: ②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翻译: 4.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3分)从甲段看,孟子认为“人和”达到极致,君主就能拥有“ ① ”(用原文回答)的有利局面;就乙段看,曹刿认为君主只有做到“ ② ”(用原文回答),才算得上尽忠职守,战争才有胜算。综合甲乙两段,我们能够得出如下结论:治国者必须 ③ (用自己的话回答)才能得天下。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话散在刀尖上
  • 2021-12-24 06:14
1.(2分)①池:护城河(1分) ②间:参与(1分)2. D (1分)3.(4分)①震慑天下,不依靠武力的强大。(2分)②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2分)4.(3分)①“天下顺之”;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③得民心(或:施仁政,取信于民,意思对即可)评分说明:每空1分,共3分。有错别字该空不得分。【解析】1.试题分析: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本题中“池”“间”都为古今异义字词,要注意辨析。对课文注释中有明确注明的字词要加强记忆。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2.试题分析:先判断例句中“之”的意思,再判断各选项中“之”的意思。D句中“之”与例句相同,都是“的”的意思。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3.试题分析: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解释清楚关键词语“威”“兵革”“利”“惠”“ 徧”“从”,最后疏通句子。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4.试题分析:阅读文段,结合所学所记,找到与问题相关的文句,根据题目的要求概括要点。考点: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理解B。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归鹤鸣
  • 2021-12-24 06:53
哦,回答的不错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