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臣奉侍帷幄十余年,陛下许臣以仁义之道,守而不失;俭约朴素,终...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7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04 15:59
  • 提问者网友:萌卜娃娃
  • 2021-01-04 05:3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9――13题。 臣奉侍帷幄十余年,陛下许臣以仁义之道,守而不失;俭约朴素,终始弗渝。德音在耳,不敢忘也。顷年以来,浸不克终。谨用条陈,裨万分一。……陛下在贞观初,清净寡欲,化被荒外。今万里遣使,市索骏马,并访怪珍。昔汉文帝却千里马,晋武帝焚雉头裘。陛下居常论议,远希尧、舜,今所为,更欲处汉文、晋武下乎?此不克终一渐也。子贡问治人。孔子曰:“懔乎若朽索之驭六马。”子贡曰:“何畏哉?”对曰:“不以道导之,则吾仇也,若何不畏!”陛下在贞观初,护民之劳,煦之如子,不轻营为。顷既奢肆,思用人力,乃曰:“百姓无事则易骄,劳役则易使。”自古未有百姓逸乐而致倾败者,何有逆畏其骄而为劳役哉?此不克终二渐也。陛下在贞观初,抑己以利物,比来纵欲以劳人。虽忧人之言不绝于口,而乐身之事实切诸心。无虑营构,辄曰:“弗为此,不便我身。”推之人情,谁敢复争?此不克终三渐也。在贞观初,亲君子,斥小人。比来轻亵小人,礼重君子。重君子也,恭而远之;轻小人也,狎而近之。近之莫见其非,远之莫见其是。莫见其是,则不待间而疏;莫见其非,则有时而昵。昵小人疏君子而欲致治非所闻也此不克终四渐也。在贞观初,不贵异物,不作无益。而今难得之货杂然并进,玩好之作无时而息。上奢靡而望下朴素,力役广而冀农业兴,不可得已。此不克终五渐也。贞观之初,求士如渴,贤者所举,即信而任之,取其所长,常恐不及。比来由心好恶,以众贤举而用,以一人毁而弃,虽积年任而信,或一朝疑而斥。夫行有素履,事有成迹,一人之毁未必可信,积年之行不应顿亏。陛下不察其原,以为臧否,使谗佞得行,守道疏间。此不克终六渐也。……夫祸夫祸福无门,惟人之召,人无衅焉,妖不妄作。今旱之灾,远被郡国,凶丑之孽,起于毂下,此上天示戒,乃陛下恐惧忧勤之日也。千载休期,时难再得,明主可为而不为,臣所以郁结长叹者也!9.下列各句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清净寡欲,化被荒外。 聊乘化以归尽B. 比来纵欲以劳人 行比一乡C.虽忧人之言不绝于口 请息交以绝游D.求士如渴,贤者所举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10.全都属于唐太宗“渐不克终”的表现的是哪一项?①今万里遣使,市索骏马,并访怪珍。 ②不贵异物,不作无益。 ③以众贤举而用,以一人毁而弃 ④一人之毁未必可信,积年之行不应顿亏。 ⑤难得之货杂然并进,玩好之作无时而息。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①④⑤ D.②③④11.对原文理解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A.文章用鲜明的对比,将“贞观之初”与“比来”太宗的政治举措及生活俭奢情况加以论列,揭示了太宗不能善始善终的问题。B.文中对太宗的许多批评,不但直言不讳,毫不假借,而且往往直揭其言与心、言与行的矛盾,深入其内心隐秘。如:“虽忧人之言不绝于口,而乐身之事实切诸心”。C.通过魏征的奏疏可见当时的唐太宗与隋炀帝完全一样的骄侈和滥用民力,所以唐太宗也是一个昏主暴君。D.这篇奏疏,用平易朴素、明白晓畅的语言说理,真正做到了辞达而理洽,具有一种朴质明畅的美感。12.请用“/”线将上面文言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断句。 昵 小 人 疏 君 子 而 欲 致 治 非 所 闻 也 此 不 克 终 四 渐 也13.请将上面文言文中加点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自古未有百姓逸乐而致倾败者,何有逆畏其骄而为劳役哉? 答: (2)上奢靡而望下朴素,力役广而冀农业兴,不可得已。 答: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往事埋风中
  • 2021-01-04 05:59
9.C “绝”都是“断”的意思。A教化/造化,指自然。B近来/合。D举荐/都,全。10.A11.C唐太宗与隋炀帝不能混为一谈,通过魏征的奏疏也不能看出唐太宗也是一个昏主暴君。如奏疏中说唐太宗“虽忧人之言不绝于口,而乐身之事实切诸心”,意思是虽然体恤百姓的话还挂在嘴边,但心里想的却是自身享乐。可见唐太宗的做法还未达到昏聩的程度。12.断句:昵小人/疏君子/而欲致治/非所闻也/此不克终四渐也。13.参考译文(1)自古以来,没有因为百姓安乐而导致国家败亡的。哪有恐怕百姓骄惰而让他们去服劳役的事呢?(2)上面奢侈糜费而希望下面俭约朴素,大量地役使劳力而希望发展农业,那都是办不到的。参考译文:我在陛下身边做事已经十多年了,陛又曾答应过我,要永远守着仁义之道,始终保持俭约朴素的作风。陛下说过的话至今还在我耳边回响,但是近几年来,陛下却渐渐有点有始无终的样子。现在谨向陛下分条陈述,希望有所帮助。贞观之初,陛下不烦扰百姓,不追求物质享受,教化远及国外。可是,现在却派使者到千里万里之外,搜寻良马、珍宝。汉文帝谢绝千里马,晋武帝烧毁雉头裘的事,陛下是知道的。陛下平时常说,要跟远古的尧舜相比,可是现在的所作所为,不要说尧舜,就连汉文帝、晋武帝也不如了。这是陛下有始无终的苗头之一。子贡向孔子请教管理百姓的道理。孔子说:得小心谨慎啊!那好像拿一根烂绳子去控制六匹马。子贡说:何必那么害怕呢?孔子回答说:不依着道理去领导他们,就会和我们为敌,怎么能不怕呢?贞观初年,陛下尽心竭力,爱护百姓,像对待儿子一样地给他们温暖,不随便兴动土木,现在却奢侈放纵了,很想动用民力,还说什么百姓无事,容易骄情,让他们多服些劳役才肯听使唤。自古以来,没有因为百姓安乐而导致国家败亡的。哪有恐怕百姓骄惰而让他们去服劳役的事呢?这是陛下有始无终的苗头之二。贞观初年,陛下对自己要求苛刻,为的是利国利民。近来却放纵嗜欲,大规模地劳役百姓。虽然体恤百姓的话还挂在嘴边,但心里想的却是自身享乐。陛下在恣意营建的时候,总是自我辩护说:不这样做,对我不方便啊!在君臣之间,谁又能和陛下去争论呢? 这是陛下有始无终的苗头之三。贞观初年,陛下能够亲近君子,斥远小人。近来对小人轻佻而亲昵,对君子只在礼节上尊重。礼节上尊重君子,实际上是敬而远之;轻佻小人,实际上是爱而近之。敬而远之,就不容易看到君子的优点,不等别人去离间,就会疏远他们;看不见小人的缺点,就免不了会亲昵起来。亲昵小人,疏远君子,而想达到天下太平,这是没有听说过的事。这是陛下有始无终的苗头之四。贞观初年,陛下不爱珍宝奇物,不做无益于实际的事。可是现在呢,难得的物品纷纷进献上来而被收纳,享乐用品无休止地在制造。上面奢侈糜费而希望下面俭约朴素,大量地役使劳力而希望发展农业,那都是办不到的。这是陛下有始无终的苗头之五。贞观初年,陛下访求人才,像渴极思饮一样,凡是贤明人举荐的人才,你就会相信他,任用他,取其所长,惟恐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可是最近用人却只凭主观好恶,经过许多贤明人举荐才任用了的人,如果有一个人说他们的坏话,陛下就弃而不用了。就是已任用多年并得到信任的人,也会一旦受怀疑而被斥退。看人要看他平时的行为,看事要看已形成的结果。一个人说的坏话未必可信,多年的行为不可能突然发生变化。陛下对一人一事不从根本上研究,就加以肯定或否定,而致使佞人得志,谗言得逞,笃守道义的人被离间疏远。这是陛下有始无终的苗头之六。祸福没有一定的,全是人自己招来的。不犯错误,不吉祥的现象不会发生、现在旱灾遍及全国,坏人在陛下身边蠢动,这是上天发出的警告,这也正是陛下提高警惕努力治国的时候。千载一时的好机会错过了就不容易再遇到了。像陛下这样圣明的君主,本应该有所作为而不去努力,这怎能不使我忧虑苦闷,叹息不止呢!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末日狂欢
  • 2021-01-04 07:03
我检查一下我的答案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