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数学中运算符号有哪些

答案:5  悬赏:4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09 08:43
  • 提问者网友:我没有何以琛的痴心不悔
  • 2021-02-08 19:56
数学中运算符号有哪些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话散在刀尖上
  • 2021-02-08 21:13
有加号(+),乘号(×或·),减号(-),,除号(÷或/),对数(log,lg,ln,lb),比(:),两个集合的并集(∪),交集(∩),根号(√ ̄),,绝对值符号| |,微分(d),积分(∫),闭合曲面(曲线)积分(∮)等。
“+”号复是15世纪德国数学家魏德美创造的。在横线上加上一竖,表示增加。“-”号也是魏德美创造的。从加号中减去一竖,表示减少。
“×”号是18世纪美国数学家欧德莱最先使用的。它表示增加的另一种方式,制所以把加号斜过来写。“÷”号是18世纪瑞士人哈纳创造的。它表示分解的意思,用一条横线把两个圆点分开。“=”号,是16世纪英国学者列科尔德发明的。



扩展资料:

乘法是加法的zd简便运算,除法是减法的简便运算。
减法与加法互为逆运算,除法与乘法互为逆运算。
加数+加数=和
被减数-减数=差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因数×因数=积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被除数÷除数=商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数学符号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酒者煙囻
  • 2021-02-09 01:25
最低0.27元/天开通百度文库会员,可在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598033008 数学符号数量符号  如:i,2+i,a,x,自然对数底e,圆周率π。运算符号  如加号(+),减号(-),乘号(×或·),除号(÷或/),两个集合的并集(∪),交集(∩),根号(√),对数(log,lg,ln),比(:),微分(dx),积分(∫),曲线积分(∮)等。关系符号  如“=”是等号,“≈”是近似符号,“≠”是不等号,“>”是大于符号,“<”是小于符号,“≥”是大于或等于符号(也可写作“≮”),“≤”是小于或等于符号(也可写作“≯”),。“→”表示变量变化的趋势,“∽”是相似符号,“≌”是全等号,“∥”是平行符号,“⊥”是垂直符号,“∝”是成正比符号,(没有成反比符号,但可以用成正比符号配倒数当作成反比)“∈”是属于符号,“⊆”是“包含”符号等。结合符号  如小括号e79fa5e98193e78988e69d8331333433623763“()”中括号“[]”,大括号“{}”横线“—”性质符号  如正号“+”,负号“-”,绝对值符号“||”正负号“±”省略符号  如三角形(△),直角三角形(Rt△),正弦(sin),余弦(cos),x的函数(f(x)),极限(lim),角(∠),  ∵因为,(一个脚站着的,站不住)  ∴所以,(两个脚站着的,能站住)总和(∑),连乘(∏),从n个元素中每次取出r个元素所有不同的组合数(C(r)(n)),幂(A,Ac,Aq,x^n)等。排列组合符号  C-组合数  A-排列数  N-元素的总个数  R-参与选择的元素个数  !-阶乘,如5!=5×4×3×2×1=120
  • 2楼网友:琴狂剑也妄
  • 2021-02-08 23:50
有加号(+),减号(-),乘号(×或·),除号(÷或/),两个集合的并集(∪),交集(∩),根号(√ ̄),对数(log,lg,ln,lb),比(:),绝对值符号| |,微分(d),积分(∫),闭合曲面(曲线)积分(∮)等。 1、加号 加号,是用来表示正数或者加法数学符号。此符号还因为各种相对其他事物的类似之处而被赋予了丰富的抽象含义。加号属于第一级运算。 2、减号 减号“-”是四则运算之一“减”的运算符号,也可表示将某事物从某事物中除去。同时也有负号的意义。加减运算是人类最早掌握的两种数学运算之一。 3、对数 在数学中,对数是对求幂的逆运算,正如除法是乘法的倒数,反之亦然。 这意味着一个数字的对数是必须产生另一个固定数字(基数)的指数。 在简单的情况下,乘数中的对数计数因子。更一般来说,乘幂允许将任何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1333431376639正实数提高到任何实际功率,总是产生正的结果,因此可以对于b不等于1的任何两个正实数b和x计算对数。 如果a的x次方等于N(a>0,且a不等于1),那么数x叫做以a为底N的对数(logarithm),记作x=logaN。其中,a叫做对数的底数,N叫做真数。 4、并集 给定两个集合A,B,把他们所有的元素合并在一起组成的集合,叫做集合A与集合B的并集,记作A∪B,读作A并B。 若A和B是集合,则A和B并集是有所有A的元素和所有B的元素,而没有其他元素的集合。A和B的并集通常写作 "A∪B",读作“A并B”,用符号语言表示,即:A∪B={x|x∈A,或x∈B} 形式上,x是A∪B的元素,当且仅当x是A的元素,或x是B的元素。 二元并集(两个集合的并集)是一种结合运算,即A∪(B∪C) = (A∪B) ∪C。事实上,A∪B∪C也等于这两个集合,因此圆括号在仅进行并集运算的时候可以省略。相似的,并集运算满足交换律,即集合的顺序任意。 5、绝对值 绝对值是指一个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点到原点的距离,用“| |”来表示。|b-a|或|a-b|表示数轴上表示a的点和表示b的点的距离。 在数学中,绝对值或模数| x | 的非负值,而不考虑其符号,即|x | = x表示正x,| x | = -x表示负x(在这种情况下-x为正),| 0 | = 0。例如,3的绝对值为3,-3的绝对值也为3。数字的绝对值可以被认为是与零的距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数学符号
  • 3楼网友:动情书生
  • 2021-02-08 23:33
有以下几种: +(加号) 加法运算 (3+3)。 –(减号) 减法运算 (3–1) 负 (–1)。 *(星号) 乘法运算 (3*3)。 /(正斜线) 除法运算 (3/3)。 %(百分号) 求余运算10%3=1 (10/3=3·······1)。 ^(乘方) 乘幂运算 (3^2)。 ! (阶乘) 连续乘法 (3!=3*2*1=6)。 |X| x为任何数 (绝对值) 求正 (|1|)。 两个集合的并集(∪),交集(∩),根号(√ ̄),对数(log,lg,ln,lb),比(:),绝对值符号| |,微分(d),积分(∫),闭合曲面(曲线)积分(∮)等。 扩展资料: 加号曾经有好几种,现代数学通用“+”号。“+”号是由拉文“et”(“和”的意思)演变而来的。 十六世纪,意大利科学家塔塔里亚用意大利文“plu”(“加”的意思)的第一个字母表示加,草为“μ”最后都变成了“+”号。“-”号是从拉丁文“minus”(“减”的意思)演变来的,一开始简写为m,再因快速书写而简化为“-”了。 到了十五世纪,德国数学家魏德美正式确定:“+”用作加号,“-”用作减号。 乘号曾经用过十几种,现代数学通用两种。一个是“×”,最早是英国数学家奥屈特1631年提出的;一个是“·”,最早是英国数学家赫锐奥特首创的。 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认为:“×”号像拉丁字母“X”,可能引起混淆而加以反对,并赞成用“·”号(事实上点乘在某些情况下亦易与小数点相混淆)。后来他还提出用“∩“表示相乘。这个符号在现代已应用到集合论中了。 到了十八世纪,美国数学家欧德莱确定,把“×”作为乘号。他认为“×”是“+”的旋转变形,是另一种表示增加的符号。 “÷”最初作为减号,在欧洲大陆长期流行。直到1631年英国数学家奥屈特用“:”表示除或比,另外有人用“-”(除线)表示除。后来瑞士数学家拉哈在他所著的《代数学》里,才根据群众创造,正式将“÷”作为除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算术运算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数学符号
  • 4楼网友:胯下狙击手
  • 2021-02-08 22:32
数学运算符号: 如加号(+),减号(-),乘号(×或·),除号(÷或/),两个集合的并集(∪),交集(∩),根号(√ ̄),对数(log,lg,ln,lb),比(:),绝对值符号| |,微分(d),积分(∫),闭合曲面(曲线)积分(∮)zd等。 加、减法是第一级运算,乘、除法是第二级运算;在四则混合运算中要先算第二级运算,后算第一级运算,即“先乘除后加减”。 扩展资料: 大于号“>”和小于号“<”,是1631年英国著名代数学家赫锐奥特创用。至于“≥专”、“≤”、“≠”这三个符号的出现,是很晚很晚的事了。大括号“{}”和中括号“[]”是代数创始人之一魏治德创造的。 任意号(全称量词)∀来源于英语中的Arbitrary一词,因为小写和属大写均容易造成混淆,故将其单词首字母大写后倒置。同样,存在号(存在量词)∃来源于Exist一词中E的反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数学符号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