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安西满对神父提出的几点问题,谁能给答案?
答案:1 悬赏:4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05 05:37
- 提问者网友:几叶到寒
- 2021-04-04 08:48
《1942》安西满对神父提出的几点问题,谁能给答案?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过活
- 2021-04-04 09:45
看1942,很多人从电影院出来后就一个感觉------憋屈!一瞬间的深刻、无奈、恐惧、悲哀、叹息,总之各种不舒畅。让人如此百感交集,但导演却把自己的思想用电影表达的酣畅淋漓。 传教士安西满,虽是剧中的小角色,但在整部影片表达精神领域的分量十分重要。开始,小安认为自己是神的使者,“起初,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今天,我带领你们走出河南!”一句很搞笑的台词成为整部影片为数不多的笑点,但小安这个角色的重点并不仅仅是让人笑的! “...叫你们信主,就是不信主..”“早信主,就不会有这样的灾难...”安西满是一个非常执着的信仰上帝的人。他认为之所以有这灾难全都是你们这些愚昧的人不信上帝,他认为灾难在给他机会,让他能够带领愚昧的人逃出苦海。然而,残酷的现实又让他困扰在自相矛盾中。在跟着难民逃荒的路上,他亲看看见身边的人一一死亡,在向上帝做祷告的时候,自己却差点死在日本战斗机扔下的一颗炸弹之下!这个人的信仰面临了软弱! 冯小刚这样评价张涵予扮演的角色:涵予适合演一根筋的角色,像谷子地就是一根筋的角色,这传教士也是一根筋。我认为这是剧本写的安西满和别的角色不一样的地方。 据冯小刚介绍,在剧本里,安子是被日本人的炸弹炸死的,应该说,这是一个合情合理的安排,但在后来拍摄过程中将这一情节删除了。安子就这么毫无征兆地,突然在观众面前消失,随之在银幕上消失的,还有安子的精神支柱——梅甘神父,还有在炮火中仍然保持宁静肃穆的教堂。 人物消失在电影中,也是电影最合理的安排。安子的问题谁能回答?执着的追问必然陷入焦灼、疯狂。在当时时代下,未必会有一个满意的答案和圆满的结局。试问,在绵延不绝的逃荒队伍中,在危在旦夕的生命旅途中,在连木屑都吃完的乡亲面前,一个神父能做什么?当然,给人心灵慰藉,这很重要,但是,一边是无法阻挡的夺命炸弹,饥寒交迫的身体在渐渐变凉,一边却在告诉人群,主爱你们,主把自己的血肉当成酒和酵母饼,就是为了拯救世上所有的人,怎么信?倒不如索性消失,留下了思考,留下了宗教影射。 《圣经》中说,“你们看那天上的飞鸟,也不种,也不收,也不积蓄在仓里,你们的天父尚且养活它。你们不比飞鸟贵重得多吗?”可是一九四二年的中国,无论本土的佛教、道教,还是西方的基督教、天主教,谁给过灾民一粒粮食,谁为灾民遮挡过天上掉下来的炸弹?如果影片后半部分安子仍在队伍里,将会是一个非常尴尬的处境。因为他既不能警示,也不能许诺,哪怕再多说一个字,都是对宗教本身的无情嘲弄。 可是除了布道,除了警示和许诺,安子还能做什么?一九四二年,肉体已经承担得太多,不应再给它加上“地狱”“天堂”之类的精神负荷。如果这时再对奄奄一息的中国人说,“就因为你们不信主,才落得如此下场”,不要说缺乏宗教情怀,简直就太不善良太没有人性了。况且,面对300万死难者,我们还在一味纠缠着给宗教一个交代,无论如何都显得太虚伪。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