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 下联 急
答案:5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5-17 14:19
- 提问者网友:最爱你的唇
- 2021-05-17 04:46
一眼望三湖 湖南湖西湖北口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刀戟声无边
- 2021-05-17 06:23
双脚行三滇
滇南滇北滇东边
滇南滇北滇东边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人间朝暮
- 2021-05-17 10:42
明代名宦泰州人储颧(1457—1513)的塑像矗立在广场中间,东面身后是高大的牌坊、宽阔的码头和翼然水边的接官亭,隔水相望便是满腹诗词的水云楼了。牌坊正面右边上联位置篆刻着“一眼望三湖,湖南湖西湖北口”,下联位置空着。这上联便是储颧所作。储颧中进士,官至三品侍郎。某年清明后,他曾回到年少读过书的水云楼,面对楼前湖光水色,溱湖周围的几个村庄,便留下这副对联的上联。令人遗憾的是,这上联不只他本人没有下联传世,此后五百多年也未见有人对出下联的记载而成“绝”对。
近年来,先是溱潼诗词学者王庆农打破僵局,以“孤舟荡双桨,桨起桨落桨高低”对出下联,其后江苏、湖北才子毛国迁、刘才石对出的下联分别是,“孤帆下九江,江左江右江东道”、“两脚进武汉,汉口汉水汉阳门”。2008年,溱潼学者鲁国桢目睹改革开放的巨大变化,辗转储颧广场,反复吟咏,以“双帆驰四海,海内海外海尽头”作为下联。因其母60年前曾要他好好读书,争取对出下联,故鲁先生特地满怀深情写下了《六十年心愿暂了却》一文(见2008年4月11日《泰州日报》)。
知道这些后,我也不甘落后。我想,上联是溱潼风光,下联还是以溱潼风光为好,于是,用溱潼古山茶的景致凑出下联:万花开一树,树上树下树里外。
近来,从母校溱潼中学得知,2008年9月6日,王君老师带领高三(5)班学生寻梦储颧广场,他们看到半副楹联后纷纷应对,或以不同风物,或以不同角度,共对出下联52则。试举6则如下:千年孕万水,水乡水土水溱湖(王君)、万人行单巷,巷头巷尾巷中间(彭玉)、全镇乐三鱼,鱼饼鱼球鱼丸子(顾婷婷)、双屐印数洲,洲北洲东洲城庄(吉玉梅)、两耳闻千古,古镇古街古溱潼(李彩云)、百春盼一梦,梦里梦外梦中楼(秦雨虹)。
读余德泉《对联纵横谈》(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知,出联极难对出,或对句无与伦比,就称为“绝”对。传说,苏轼知杭州时,同一些文人坐船游西湖,有个歌女斟酒,不慎将壶掉入湖中。一文人当即出一联:
游西湖,提锡壶,锡壶掉西湖,惜乎锡壶。
苏轼没有对出,至今也不见下联。有案可稽的是,江西南昌钟鼓楼,在东湖西岸广济桥南,建于南唐以前,那上面有一联至今还独挂在那里:
钟鼓楼中,终夜钟声撞不断。
像这样的“绝“对,不知搅过多少人的脑汁!不是这方面条件满足不了,就是那方面照应不到,所以至今孤哉独哉。但是,“绝”对如果碰到相应的事物或环境,忽然醒悟,也有对上来的。
江苏南通,俗称南通州。纪晓岚随乾隆皇帝下江南至此,想到北京也有个通州(今通县),俗称北通州,心血来潮题了一联:
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
可他题后,再也想不出对句来。遍问随行,也是一样。后来,他到街上游玩,见街上当铺很多,顿时受到启发,于是得了下联:
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
这个对句的后一个“东西”用了“借对”,与出联可谓天衣无缝。
清朝末年,四川文人刘师亮少年时欲拜一位王先生为师,王先生以自己在街两边开的一个穿心店茶馆为题出上联:
两头是路穿心店。
要刘3日内对出。就这7个字,乍看不怎么样,其实很“绝”:后3字是有特色的事物,前4字又要说明该事物的特点;7个字中还要用表示人体部位的2个字。以才思敏捷著称的刘师亮想了3天2夜也没有对上。第三天晚上,他猛然想到自己的的卧室,窗外是滚滚的岷江,地板是从悬壁上打桩撑起来的,心里一亮,对出下联:
三面临江吊脚楼。
后人评价,除了刘师亮这个对句外,恐怕难找第二个了。
古镇溱潼学士码头牌坊篆刻的半副楹联,因其独特,成为充满魅力的人文景观,将为理解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起到一定作用。建议当地旅游部门在广场醒目位置挂一只征集“下联”的信箱,以便集思广益,收集成册,让这一文化接力活动代代相传。
- 2楼网友:鸠书
- 2021-05-17 10:03
两手遮千山,山高山低山卧龙。
- 3楼网友:野味小生
- 2021-05-17 08:28
孤帆下九江, 江左江右江东道
- 4楼网友:独钓一江月
- 2021-05-17 07:13
遇事要勤思 思前思后思左右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