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窃尝深维欧洲富强之本,不尽在于船坚炮利垒固兵强,而在于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我国家欲恢扩宏图,勤

答案:2  悬赏:4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10 18:07
  • 提问者网友:呐年旧曙光
  • 2021-02-10 06:2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窃尝深维欧洲富强之本,不尽在于船坚炮利.垒固兵强,而在于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我国家欲恢扩宏图,勤求远略,仿行西法以筹自强,而不急于此四者,徒惟坚船利炮之是务,是舍本而图末也。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1894年6月)
材料二 我们为志士的,总要择地球上最文明的政治法律来救我们中国,最优等的人格来待我们四万万同胞。
——孙中山《在东京中国留学生欢迎大会的演说》(1905年8月13日)
材料三 持中国近代之文明以比欧美,在物质方面不逮固甚远,其在心性方面,虽不如彼者亦多,而能与彼颉颃者正不少,即胜彼者亦间有之。彼于中国文明一概抹杀者,殆未之思耳。且中国之心性理想无非古人所模铸,欲图进步改良,亦须从远祖之心性理想,究其源流,考其利病,始知补偏救弊之方。
——《建国方咯·孙文学说》(1917年—1919年)
材料四 欧美的物质文明,我们可以完全仿效,可以盲从,搬进中国来也可以行得通。如果不管中国自己的风土人情是怎么样,便象学外国机器一样,把外国管理社会的政治硬搬进来,那便是大错。
——孙中山《三民主义·民权主义,第五讲》(1924年4月20日)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孙中山所认为的“欧洲富强之本”是什么?(2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孙中山在后来的实践中是如何用“地球上最文明的政治法律来救中国”的?(6分)
(3)材料三中孙中山是如何看待中西近代文明的?依据材料四,概括孙中山对西方文明的态度?(3分)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对西方文明态度变化的主要原因。(4分)(15分)(1)“欧洲富强之本”: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2分)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鱼忧
  • 2021-02-10 07:11
(答案→)(15分)(1)“欧洲富强之本”: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2分) 解析:第(1)问考查孙中山的思想主张,分析归纳材料一“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即可。第(2)问,考查孙中山的民主革命思想,列举相关史实,注意材料的出处。第(3)问考查孙中山对西方文化的态度,依据材料“欧美的物质文明,我们可以完全仿效,可以盲从,搬进中国来也可以行得通”分析归纳即可。第(4)问,综合分析题干材料,分析孙中山思想转变的原因。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千夜
  • 2021-02-10 08:30
这下我知道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