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光合作用发现史

答案:1  悬赏:4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0-22 05:11
  • 提问者网友:末路
  • 2021-10-21 11:42
光合作用发现史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玩家
  • 2021-10-21 13:11
1771年,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列(Joseph Priestley)发现,把薄荷枝条和燃着的蜡烛放在一只密闭的钟罩里,蜡烛不容易熄灭;把小鼠和植物放在同一钟罩里,小鼠也不易窒息死亡。因此他提出植物可以“净化”空气。1779年,荷兰人英格豪茨(Jan Ingen-housz)进一步证实,绿色植物只有在日光下才能“净化”空气。  1782年,瑞士的森尼别(Jean Senebier)用化学分析证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所必需的,氧气是光合作用的产物。1804年索苏尔(Nicholes.Th.de.Saussare)证实了植物光合作用以二氧化碳和水作原料。 1864年,萨克斯(Julius Sachs)发现只有照光时,叶绿体中的淀粉粒才会增大,指出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氧气和有机物。并能写出光合作用的公式:  1897年,首先在教科书中使用光合作用这个名词。  1939年后,英国人希尔(R.Hill)从磨碎的叶子中提取叶绿体,加上氧化剂铁离子等,照光后放出较多的氧气。见下面公式:  这就是著名的希尔反应,其中B是氧化剂。以后发现如果加人有关酶,可以一面分解水放氧,一面还原二氧化碳,这样希尔反应也就成为光合作用了。  1945年后,美国人卡尔文(M.Calvin)用同位素示踪和纸层析方法研究10年,推论出从二氧化碳到蔗糖的中间步骤,确立了同化二氧化碳的碳循环途径。1954年美国人阿龙(D.I.Arnon)用叶绿体加 ADP和磷酸,照光得到 ATP,发现了光合磷酸化。60年代后,由于固体物理和光化学迅速发展的渗透,对光合作用机理的探讨提出了许多新观点,使光合作用的研究深人到了量子水平。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