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拘于时,学于余的两个于分别什么意思?
答案:5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2-21 14:23
- 提问者网友:抽煙菂渘情少年
- 2021-12-20 21:14
不拘于时,学于余的两个于分别什么意思?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佘樂
- 2021-12-20 21:55
第一个是被,第二个是向,整句的意思是不受时俗的拘束,向我学习。
出自唐朝韩愈的散文《师说》。
原文如下: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翻译如下:
李家的孩子蟠,年龄十七,喜欢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地学习了,不受时俗的拘束,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够遵行古人从师的途径,写这篇《师说》来赠送他。
扩展资料:
文章赏析:
在批判的基础上,文章又转而从正面论述“圣人无常师”,以孔子的言论和实践,说明师弟关系是相对的,凡是在道与业方面胜过自己或有一技之长的人都可以为师。这是对“道之所存,师之所存”这一观点的进一步论证,也是对士大夫之族耻于师事“位卑”者、“年近”者的现象进一步批判。
文章的最后一段,交待作这篇文章的缘由。李蟠“能行古道”,就是指他能继承久已不传的“师道”,乐于从师而学。因此这个结尾不妨说是借表彰“行古道”来进一步批判抛弃师道的今之众人。“古道”与首段“古之学者必有师”正遥相呼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师说
出自唐朝韩愈的散文《师说》。
原文如下: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翻译如下:
李家的孩子蟠,年龄十七,喜欢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地学习了,不受时俗的拘束,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够遵行古人从师的途径,写这篇《师说》来赠送他。
扩展资料:
文章赏析:
在批判的基础上,文章又转而从正面论述“圣人无常师”,以孔子的言论和实践,说明师弟关系是相对的,凡是在道与业方面胜过自己或有一技之长的人都可以为师。这是对“道之所存,师之所存”这一观点的进一步论证,也是对士大夫之族耻于师事“位卑”者、“年近”者的现象进一步批判。
文章的最后一段,交待作这篇文章的缘由。李蟠“能行古道”,就是指他能继承久已不传的“师道”,乐于从师而学。因此这个结尾不妨说是借表彰“行古道”来进一步批判抛弃师道的今之众人。“古道”与首段“古之学者必有师”正遥相呼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师说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往事隔山水
- 2021-12-21 00:04
是在吧
- 2楼网友:空山清雨
- 2021-12-20 23:54
不拘于时:又不被耻学于师的习俗所约束
学于余:向我学习
- 3楼网友:思契十里
- 2021-12-20 23:02
第一个是被 不被时局所拘束
第二个是向 向我学习
师说对吧。
- 4楼网友:狂恋
- 2021-12-20 22:00
不受(当时士大夫那种耻于从师的)时俗的限制,向我学习。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