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西瓜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04 07:45
  • 提问者网友:酱爆肉
  • 2021-01-03 14:46
西   瓜 张世旺 夏日。某小城。 赤日炎炎,大地若炙,气温高达39度。 正是西瓜上市时节。可是,今年这一带西瓜绝收,小城见不到一颗西瓜。于是,物以稀为贵,西瓜便成了小城人的稀罕物。 就在小城人想西瓜想得流口水时,大街上出现了一颗西瓜。 这是一颗花皮西瓜,个颇大,二十来斤,圆圆的,样子十分诱人。这颗西瓜就躺在大街上,不知是人掉的还是别的什么,反正,这是颗没主的西瓜,谁都可以把它捡起来吃掉。 第一个发现西瓜的是一个大款。当然,赶在平时,就是杀了他,大款也绝不会来大街上捡西瓜吃,他丢不起那人,但现在情况不一样,一来,除了大款外,在他身前身后一百米内没有第二个行人;其二,他今年还没吃过西瓜,实在抵挡不住那东西对自己的诱惑。所以,根据这两点理由,他就把身子弯下去了。 可是,忽然之间他又疑惑起来。是呵,平白无故的,大街上怎么会有一颗西瓜呢,而且,别人为什么不要(他断定,一定有许多人看见过这颗西瓜了)?这样一想,他便认定,那西瓜一定有什么猫腻,吃不得,要不会倒霉的。最后,大款走到一边去了。 第二个发现西瓜的是一个干部模样的中年汉子。同大款一样,中年汉子也想占有那颗西瓜,但不知为什么,当中年汉子用脚把西瓜翻了个个,发现西瓜完好无损没有任何裂痕时,他的目光也疑惑起来。最后,中年汉子也走到一边去了。 接下来,是第三个、第四个…… 结果,一个小时不到,大款和中年汉子站着的地方聚集了一大堆人,这其中,除了大款和中年汉子(干部)外,还有工人、法官、警察、医生、商人、学生和本地新闻媒体的记者等。很显然,他们都看见了那颗西瓜,都想占有它,但最后他们又产生了怀疑,打起了退堂鼓。现在,他们都静静地守候在这里,看着那颗西瓜,等待着结果。 一阵脚步声,走来了一个农民。农民挑着一副担子,浑身的衣服都被汗水打湿透了。 在那颗西瓜跟前,农民放下了担子。 大款等人立马来了精神,互相看一眼,缓缓走过来。 农民高声问道:“这西瓜是谁的?” 大款等人回道:“不是谁的,是有人掉在大街的。” “真的?” “真的,我们这些人都可以作证。你砸开了吃吧,保证没有人找你麻烦。” 农民砸开了西瓜。果然是颗好瓜。农民捧起西瓜客气地谦让了一回,大伙都说不吃,农民便大口吃起来。 很快,农民吃掉了半颗西瓜,剩下的半颗,他放进担子一头,准备带回去给家人们吃。 正准备离去,大伙将农民围住了,纷纷问道:“怎么样,你头晕不晕?” 农民:“不晕。” “肚子呢,痛不痛?” 农民:“不痛。” “这就怪事了。那么,你腿发不发软,就是中毒引起的那种?” 农民烦了:“你们城里人怎么回事,想咒我啊?告诉你们,这是颗好西瓜,味道特别甜,吃下去长力气。” 说完,农民挑着担子离去了,那样子,起码比刚才精神百倍。 看着农民精精神神离去的样子,大款等人这才从心里“哎”了一声,差点没悔断了肠子,是呵,西瓜是他们先发现的,结果却让这农民捡了便宜。 1、小说用大量笔墨描写大款等人对待西瓜的表现,有何用意? 答: 2、大款等人看见农民来了,为什么“立马来了精神”?这反映了他们什么样的心态? 答: 3、你如何看待小说中所反映出的社会问题? 答: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不想翻身的咸鱼
  • 2021-01-03 14:53
1. 其目的在于展现大款等人既想占有西瓜又怀疑西瓜的矛盾心理,并与下文农民对待西瓜的做 法形成对比,为接下来小说人物的出场垫定条件。 2. 因为农民的出场使得大款等人的等待有了结果,他们可以利用农民验证西瓜有没有问题。这反映了大款等人轻视农民、戏弄农民的不健康心态。 3. (1)在本篇小说中,大款等人分别代表了小城里各个阶层的人,他们中不乏有文化、有身份、有一定的社会地位的人,如干部模样的中年汉子,法官,警察,医生,本地新闻媒体的记者等,也有像大款、商人等聪明人,更有像学生这样本应很单纯的人,但他们对待西瓜的态度却如此的一致,这不能不说是我们这个社会的悲哀。人与人之间的猜疑、相互观望的心理,既体现了小城人共同的心理特征,也折射出都市人处处设防的自我意识。 (2)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但人们的精神层面却没有得到同步的提升。大款等人代表了物质条件较高的一个群体,是社会进步的体现;农民则代表了物质条件较低的一个群体,但他身上也保有我们民族最本真的纯朴与善良。在小说中,大款等人与农民之间的对话可以让我们明显的感受到他们对农民的轻视、戏弄,这恰恰透露出社会飞速发展中不和谐的一面。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骨子里都是戏
  • 2021-01-03 15:13
我好好复习下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