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青葱岁月是什么意思】有关青葱岁月的说法!平时总有一些简要的词语来形容一...

答案:2  悬赏:8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21 06:21
  • 提问者网友:未信
  • 2021-02-21 01:20
【青葱岁月是什么意思】有关青葱岁月的说法!平时总有一些简要的词语来形容一...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轻雾山林
  • 2021-02-21 02:34
【答案】 青葱岁月是16~20岁左右
  古代年龄称谓大全
  古人创制了各式各样的年龄称谓,很多今天还在继续使用.
  0岁
  孩提: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
  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2岁
  孩提: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也有写作“孩提包”或“提孩”的,韩愈诗中就有“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句.孩提:指2——3岁的儿童
  8岁
  总角:古代幼童把垂发扎成两结于头顶把头发扎成髻,形状如角,因而也用“总角”来代指人的幼童阶段.借指幼年.在这里,“总”就是聚拢束结的意思.总角之交(幼年就相识的好朋友).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
  童龀[chèn]:龀,《说文》中有“男八月生齿、八岁而龀;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龀”的说法.可以看出,孩子乳牙脱落,长出恒牙,称为“龀”.“童龇”,往往是指人的儿童少年时期.也有说成“髫龀”的,如《后汉书·董卓传》:“其子孙虽在髫龀,男皆封侯,女为邑君.”
  9岁
  九龄:为9岁.
  13岁
  豆蔻:指女子十三岁.豆蔻是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
  十三:为13岁.
  15岁
  及笄:笄[jī],本来是指古代束发用的簪子.古代女子一般到15岁以后,就把头发盘起来,并用簪子绾住,表示已经成年.“及笄”即年满15岁的女子.及笄:指女子十五岁.
  结发:束发,扎结头发,古人男20岁束发而冠,女子15岁束发而笄,表示成年.男女成年的标志分别为“加冠”、“加笄”.
  志学:为15岁.
  志学之年: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15岁为“志学之年”.
  束发:古人以十五岁为成童之年,把头发束起来盘在头顶.束发是男子十五岁(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
  16岁
  二八:为16岁.
  20岁
  加冠:指二十岁.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表示已成年.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又“弱冠”).
  结发:束发,扎结头发,古人男20岁束发而冠,女子15岁束发而笄,表示成年.男女成年的标志分别为“加冠”、“加笄”.
  弱冠:古人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冠”.指刚成年.指二十岁.弱冠:古代男子20岁叫作“弱”,这时就要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弱冠”即年满20岁的男子.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弱冠是男子二十岁.
  30岁
  而立(而立之年):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30岁为“而立之年”.而立之年:指三十岁.而立是男子三十岁(立,“立身、立志”之意).
  始室:三十岁.《礼记·内则》:“三十而有室,始理男事”.
  40岁
  不惑(不惑之年):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40岁为“不惑之年”.不惑之年:指四十岁.不惑是男子四十岁(不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
  50岁
  艾:古称五十岁的人为“艾”.《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艾称年老的.
  半百、知天命、知命之年: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
  知命:是男子五十岁(知命,“知天命”之意).“知命”是“知天命”的缩略语.
  知天命: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50岁为“知命之年”.
  知命之年: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50岁为“知命之年”.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
  54岁
  六九年:即五十四岁.
  60岁
  耳顺、耳顺之年、还历之年、花甲之年:均指60岁.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60岁为“耳顺之年”.
  高龄:敬辞,称老人的年龄,多指六十岁以上.
  花甲:天干地支配合用来纪年,从甲起,六十年成一周,因此称六十岁为花甲.花甲:我国古代用干支记时间.所谓干支,是天干地支的简称.天干有十,地支十二,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照顺序搭配成六十个单位,通常就叫作“六十花甲子”,也称“花甲”.把这种记时间的词语移用到记人的年龄上,就以“年届花甲”或“花甲之年”来指人到60岁了.花甲:指六十岁,用干支纪年,错综搭配,六十年周而复始.
  花甲之年:指60岁.
  还历之年:指60岁.
  下寿:古人以六十为下寿,下寿:指60岁以上.
  耆[qi]:古称六十岁的人为“耆”.
  耆[qí]艾:古代以六十老人为耆.
  61岁
  还历寿:61岁的寿辰.由于按干支纪年法,60年为一轮,61岁正是新一轮重新算起的时候,故称“还历”.
  70岁
  从心之年: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70岁为“从心之年”.
  古稀:古代人活到70岁,也就很不容易了.杜甫有诗曰:“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后人就多依此诗,称70岁为“古稀之年”.
  古稀寿:指70岁寿辰.源于杜甫“人生七十古来稀”的诗句.
  古稀之年、悬车之年、杖围之年:均指70岁.
  耋[dié]:七八十岁的年纪,泛指老年.如:耄[mào]耋[dié]之年.
  杖围之年:指70岁.
  中寿:七十为中寿.
  悬车之年:指70岁.
  77岁
  喜寿:指77岁,草书喜字似七十七,故特代指77岁.
  80岁
  朝枚之年、朝枝之年、耄[mao]耋[die]之年:均指八九十岁.
  耄:指八九十岁的年纪,泛指老年,如:老耄、耄耋之年.
  耄耋:耄[mào],《盐铁论·孝养》中写道:“七十曰耄.”《礼记·曲礼》说:“八十九十曰耋.”耋[dié],《尔雅·释言》注:“八十为耋.”把上面几种说法合起来,我们可以看到,“耄耋”是指人的高寿,大约是“七老八十”了.耄[mào]耋[dié]:泛指晚年.耄,八九十岁的年纪.耄,七八十岁的年纪.耄(mao)耋(die)指八九十岁.毛传又云:“耋,老也,八十曰耋.”后人因称八九十岁的老人为“耄耋”.
  耄[mao]耋[die]之年:指八九十岁.九十岁也可称耄耋之年.
  中寿:指80岁以上.
  伞寿80岁寿辰.因“伞”字的草体形似“八十”,故称“伞寿”.
  88岁
  米寿:指88岁.因米字拆开好似八十八,故借指88岁.此外,还含有年事虽高,但食欲旺盛之意.
  90岁
  上寿:九十为上寿.
  99岁
  白寿:指99岁,百少一为99,故借指99岁.
  100岁
  期颐:指百岁高寿.期颐:期,朱熹讲是“周匝之义”,即转过一圈了,“谓百年已周”.颐,朱熹讲是“谓当养而已”.即生活起居诗人养护.期颐就是指百岁之人.期颐指一百岁.“期颐”是人寿至“百岁”的特称.《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郑玄注:“期,犹要也;颐,养也.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尽养道而已.”意思是:人至百岁,饮食、居住、动物等各方面都需要孝子照养,所以“百岁”称作“期颐”.
  期颐之年:指百岁.
  108岁
  茶寿:指108岁.茶字上面廿,下面为八十八,二者相加得108岁.
  另外称儿童的有:
  童孺:儿童.
  垂髫[tiao]:指儿童.儿童垂发叫髻.垂髫:髫[tiáo],指古代儿童犹未束发时自然下垂的短发.因而就用“垂髫”称幼儿或指人的幼童阶段.也有说“垂发”的,意思相同,如《后汉书·吕强传》就有“垂发服戎,功成皓首”句.垂髫:小孩子头发扎起来下垂着,指幼年.垂髫:指幼年儿童(又叫“总角”).垂髫(tiao)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髫,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
  龆[tiao]:儿童换牙.龆年:童年.
  髫[tiáo]年:童年.
  髫[tiáo]龄:童年.
  稚:称年龄小的为稚.
  另外称成人的有:
  冠者:指成年人.
  另外称老人的有:
  斑白:老人.老年人头发斑白,因代指老人.
  黄发:指老人,老人的头发由白变黄.“黄发”是枯黄的头发.人老了,头发上由黑变白,白发则黄.
  皓首:白头,指年老.
  久寿:长寿.
  眉寿:耄[mao]寿,长寿.人老了眉毛长,所以称眉寿.
  姥[mu]:年老的妇人.
  暮齿:晚年,暮年.
  暖寿:旧俗在过生日的前一天,家里的人和关系较近的亲友来祝寿.
  万寿:大寿,高寿之意.
  遐龄:指人长寿高龄.
  http://wf66.com/page/20066/133858A48C.htm
  古代年龄称谓知多少
  据查,“米寿”一词是指人“八十八岁”,用的是“拆字法”.细心的读者一定可以发现,“米”字拆开,不正是“八十八”吗?中国古代对人的年龄有很多称谓,“米寿”是其中之一,但并不常见,还有很多更为常见的称谓,在此向有兴趣的读者做一个大致的介绍,以供参考.
  襁褓,原意是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借指不满周岁的婴儿;指幼年时期(大致二到七岁)的称谓则有:孩提、总角、垂髫、黄口等等.孩提为“儿童、幼儿”的意思;“总角”表示“小孩子把头发扎成髻”,所以也用来指“幼年”;“垂髫”和“总角”的意思相仿;“黄口”的原意指“雏鸟的嘴”,借指“小孩子”,我们常用“黄口小儿”形容一个人的年幼无知.男子成年要“加冠”,女子成年要“戴上簪子”,所以“及冠”就指男子二十岁,“及笄”就指女子十五岁.另外,由于二十岁的男子还没有达到壮年,所以又用“弱冠”指男子“二十岁左右”.
  孔老夫子在叙述自己生平时说了一句话,“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 矩.”这句话实在是太有名了,所以就有了“志学之年”、“而立之年”、“不惑之年”、“知天命之年”、“耳顺之年”等一系列称谓.同样,“诗圣”杜甫的一句“人生七十古来稀”又把“古稀”和“七十岁”联系到了一起.以前的吹毛求疵还谈到过“花甲”指“六十岁”,而超过七十的年龄,还有一些专用的称谓,如郑先生提到的“米寿”指“八十八岁”,“耄耋”指“八九十岁”,“期颐”则指“一百岁”,“寿登期颐”就是对老人长寿的美好祝愿.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酒安江南
  • 2021-02-21 02:57
回答的不错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