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人体解剖生理的各项正常指标?

答案:5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13 03:22
  • 提问者网友:两耳就是菩提
  • 2021-04-12 10:47

各位大虾们~

求系统的各项指标,如胸片、心电图、血尿便三大常规,凝血四项,乙肝两对半,输血前ICT、肝功、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woshuo
  • 2021-04-12 10:53

谷丙转氨酶/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SGPT/ALT ­0-40U/L ­


­总胆红质素 ­T-BIL ­0~18.8umo1/1 ­


­直接胆红素 ­D-BIL ­­0~6.84umo1/1 ­


总蛋白 ­TP ­60~80g/1 ­


血清白蛋白 ­ALB ­35.0~55.0G/L ­­


碱性磷酸酶 ­ALP ­成人20-110U/L ­儿童20-220U/L ­


γ-谷氨酰基转移酶 &shy;GGT &shy;(γ-GT)<50U/L &shy;


&shy;胆固醇 &shy;CHO &shy;0~5.18mmo1/L &shy;


甘油三脂 &shy;TG &shy;0~1.6pmmo1/L &shy;青年<150 &shy;老年<200 &shy;


&shy;高密度脂蛋白脂固醇 &shy;HDL-C &shy;1.16-1.55mmo1/L &shy;男>40(1.03) &shy;女>45(1.16) &shy;


&shy;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shy;LDL-C &shy;2.84~3.10mmol/L &shy;


淀粉酶 &shy;AMS &shy;血清0-220U/L &shy;尿<1000U/L.. &shy;


二氧化碳结合率/力 &shy;CO2-Cp &shy;45.0~65.0ml% &shy;&shy;


乙肝五项指标含义: &shy;


&shy;HBsAg、抗HBs 、HBeAg、抗 HBe、抗 HBc。以上即为乙肝的" 二对半",正常均阴性。 &shy;


①HBsAg、 HBeAg、抗 HBc阳性:急性或慢性乙肝。俗称 "大三阳" 。 &shy;


② HBsAg、抗HBe 、抗HBc阳性:急性乙肝趋向恢复、无症状HBV(乙肝病毒)携带者。俗称 "小三阳 "。 &shy;


③ HBsAg、抗 HBc阳性:无症状HBV(乙肝病毒)携带、急性 HBV感染。 &shy;


④抗 HBs、抗HBe 、抗HBc阳性:表示感染后恢复,已获得免疫力。 &shy;


⑤ 抗HBe、抗 HBc阳性:有既往感染史、急性HBV感染恢复期。 &shy;


⑥抗 HBs阳性:被动或主动免疫,对HBV (乙肝病毒)有免疫力。 &shy;


⑦ 抗HBc阳性:急性 HBV(乙肝病毒)感染核心窗口期(尚未发病但可传染)。&shy;



可能不太全面,不过基本的检查都包括了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从此江山别
  • 2021-04-12 15:44
分布不同~
  • 2楼网友:孤老序
  • 2021-04-12 14:40
胃后动脉起源、出现率、缺如率、分型 出现率88%,缺如率12%。胃后动脉长度(3.46±1.91)cm,口径(1.51±0.90)mm。穿入胃后壁处至贲门间距(2.27±1.78)cm。分型:I型89.77%,Ⅱ型10.23%。胃后动脉起源:起自脾动脉中1/3段内78.35%,脾动脉左1/3段内12.37%,脾动脉右1/3段内5.46%,脾动脉支4.12%,胃后动脉穿胃底后面97.94%,由胃体上部后面穿入者2.06%。 脾动脉长度、口径、形态、叶、段的分支 脾动脉长度成人(66±25)mm,儿童(37±15)mm。脾动脉口径成人(9.74±3)mm,儿童(2.8±1.9)mm。脾动脉形态较平直90.16%,轻扭曲6.55%,重扭曲3.20%。在脾门处的分支二主支者分叉点与脾门的距离平均长度成人16.3 mm,儿童9.3 mm。上主支平均长度成人20.8 mm,儿童10.8 mm,平均口径成人3.2 mm,儿童2.2mm。下主支平均长度成人18.2mm,儿童12 mm,平均口径成人2.9 mm,儿童1.9 mm。叶、段的分支2叶4段支94.8%,上、下叶各2段支70.5%,3叶6段支9.6%,3叶4段支4.8%,有上极支20%,有下极支11.5%。 肠系膜上动脉长度、外径、分支、夹角 肠系膜上动脉发出高度L1占75%,T12~L1占18.5%,L1-2占6.25%。 肠系膜下动脉长度、外径、分支、夹角 肠系膜下动脉始端外径(4.37±0.77) mm,干长(起始部至第1分支间距离)(39.61±11.34) mm,始端下缘距腹主动脉分叉角顶之间的长度(46.39±6.78) mm,与腹主动脉间下夹角34°,始端距腹主动脉始端(206.86±20.80) mm,起始部在腹主动脉正前壁32%,左前壁68%。起点平面在第L3中1/3处16.0%,平第L3、4之间84.0%。与腹主动脉间倾斜角向左下92.9%,角度为25°,向右下2.4%,角度为20°,向下居中4.8%。起源处与椎体的对应关系平L2-3间盘占7.1%,平L2占80.1%,平L3-4间盘占11.9%。左右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本组全部有下垂角,平均15.2°。 language="java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 左结肠动脉分支、外径、分型 左结肠动脉起于肠系膜下动脉主干(56.82±5.28)%,与乙状结肠动脉共干(38.64±51.9)%,由付中结肠动脉左支代替(2.27±1.59)%,由乙状结肠动脉升支代替(2.27±1.59)%,左结肠动脉常见为1支,长度不超过(8.07±0.43) cm。左结肠动脉外径(2.74±0.09) cm。根据动脉行走位置分型,内侧型(62.5±5.16)%,外侧型(37.5±5.16)%。按动脉分叉点高度不同分组,高位组(52.3±5.32)%,中位组(26.1±4.68)%,低位组(21.6±4.38)%。 肾动脉发出高度、方位、与腹主动脉夹角、口径、分段 见表2。 尽管腹主动脉及其分支血管的位置、长度、管径、夹角等研究资料较多,但在同一尸体观测腹主动脉及其各分支血管的位置、长度、管径、夹角等,尚嫌不足。同一尸体上研究比在分散器官上研究上述结构的意义更大。如胃右动脉的起点在各类解剖书刊论述比较统一为胃右动脉起点为肝总动脉或固有动脉,本文观测,胃右动脉的起点并非如此。1型:胃右动脉起点为肝总动脉者占50%;2型:胃右动脉起点为肝固有动脉者占34%,3型:胃右动脉起点为胃12指肠动脉者占12%;4型:胃右动脉起点为肝总动脉与胃12动脉分叉者占2%;5型:胃右动脉起点与胃网膜右动脉合短干者占2%。通过上述60例尸体解剖对胃右动脉起点的观察可以看出,胃右动脉起点位于肝总动脉和固有动脉者占84%,其他变异情况占16%[3], 左结肠动脉分支有升、降支或左、右支,还有一种特殊直血管,它由左结肠动脉近似直角发出,连于降结肠的边缘动脉之间,直血管 (59.00±5.24)%,有1~5支,长度为(2.75±0.20)cm,口径为(2.03±0.13)mm,直血管在作肠修复外科术,对促进左半结肠血供有重要意义。左结肠动脉与附近动脉之间存在着广泛的吻合,在结肠脾曲与降结肠之间未见边缘血管的缺陷。左结肠动脉是横结肠远端1/3,结肠脾曲和降结肠的主要血供来源。了解腹主动脉及其各级分支血管的位置、长度、外径、夹角变异等,有利于临床上选择性动脉造影、微创术、动脉栓塞疗法[4~7]和动脉插管化疗[8-9]等技术的运用。选择性动脉插管化疗可进一步提高局部病灶的药物浓度,而有望改善化疗效果,此外对原发病灶或转移病灶使血管破裂出血的患者,可进行超选择性动脉插管栓塞治疗以达到立即止血的目的。
  • 3楼网友:野慌
  • 2021-04-12 13:08
正态分布  normal distribution   一种概率分布。正态分布是具有两个参数μ和σ2的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分布,第一参数μ是服从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的均值,第二个参数σ2是此随机变量的方差,所以正态分布记作N(μ,σ2 )。 服从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的概率规律为取与μ邻近的值的概率大 ,而取离μ越远的值的概率越小;σ越小,分布越集中在μ附近,σ越大,分布越分散。正态分布的密度函数的特点是:关于μ对称,在μ处达到最大值,在正(负)无穷远处取值为0,在μ±σ处有拐点。它的形状是中间高两边低 ,图像是一条位于x轴上方的钟形曲线。当μ=0,σ2 =1时,称为标准正态分布,记为N(0,1)。μ维随机向量具有类似的概率规律时,称此随机向量遵从多维正态分布。多元正态分布有很好的性质,例如,多元正态分布的边缘分布仍为正态分布,它经任何线性变换得到的随机向量仍为多维正态分布,特别它的线性组合为一元正态分布。   正态分布最早由A.棣莫弗在求二项分布的渐近公式中得到。C.F.高斯在研究测量误差时从另一个角度导出了它。P.S.拉普拉斯和高斯研究了它的性质。   生产与科学实验中很多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都可以近似地用正态分布来描述。例如,在生产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产品的强力、抗压强度、口径、长度等指标;同一种生物体的身长、体重等指标;同一种种子的重量;测量同一物体的误差;弹着点沿某一方向的偏差;某个地区的年降水量;以及理想气体分子的速度分量,等等。一般来说,如果一个量是由许多微小的独立随机因素影响的结果,那么就可以认为这个量具有正态分布(见中心极限定理)。从理论上看,正态分布具有很多良好的性质 ,许多概率分布可以用它来近似;还有一些常用的概率分布是由它直接导出的,例如对数正态分布、t分布、F分布等。   正态分布应用最广泛的连续概率分布,其特征是“钟”形曲线。    正态分布   1.正态分布   若已知的密度函数(频率曲线)为正态函数(曲线)则称已知曲线服从正态分布,记号 ~ 。其中μ、σ2 是两个不确定常数,是正态分布的参数,不同的 、不同的 对应不同的正态分布。   正态曲线呈钟型,两头低,中间高,左右对称,曲线与横轴间的面积总等于1。   2.正态分布的特征   服从正态分布的变量的频数分布由 、 完全决定。   (1) 是正态分布的位置参数,描述正态分布的集中趋势位置。正态分布以 为对称轴,左右完全对称。正态分布的均数、中位数、众数相同,均等于 。   (2) 描述正态分布资料数据分布的离散程度, 越大,数据分布越分散, 越小,数据分布越集中。 也称为是正态分布的形状参数, 越大,曲线越扁平,反之, 越小,曲线越瘦高。    标准正态分布   1.标准正态分布是一种特殊的正态分布,标准正态分布的μ和σ2为0和1,通常用 (或Z)表示服从标准正态分布的变量,记为 Z~N(0,1)。   2.标准化变换:此变换有特性:若原分布服从正态分布 ,则Z=(x-μ)/σ ~ N(0,1) 就服从标准正态分布,通过查标准正态分布表就可以直接计算出原正态分布的概率值。故该变换被称为标准化变换。   3. 标准正态分布表   标准正态分布表中列出了标准正态曲线下从-∞到X(当前值)范围内的面积比例 。    正态曲线下面积分布   1.实际工作中,正态曲线下横轴上一定区间的面积反映该区间的例数占总例数的百分比,或变量值落在该区间的概率(概率分布)。不同 范围内正态曲线下的面积可用公式计算。   2.几个重要的面积比例   轴与正态曲线之间的面积恒等于1。正态曲线下,横轴区间(μ-σ,μ+σ)内的面积为68.27%,横轴区间(μ-1.96σ,μ+1.96σ)内的面积为95.00%,横轴区间(μ-2.58σ,μ+2.58σ)内的面积为99.00%。    正态分布的应用   某些医学现象,如同质群体的身高、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以及实验中的随机误差,呈现为正态或近似正态分布;有些指标(变量)虽服从偏态分布,但经数据转换后的新变量可服从正态或近似正态分布,可按正态分布规律处理。其中经对数转换后服从正态分布的指标,被称为服从对数正态分布。   1. 估计频数分布 一个服从正态分布的变量只要知道其均数与标准差就可根据公式即可估计任意取值范围内频数比例。   2. 制定参考值范围   (1)正态分布法 适用于服从正态(或近似正态)分布指标以及可以通过转换后服从正态分布的指标。   (2)百分位数法 常用于偏态分布的指标。表3-1中两种方法的单双侧界值都应熟练掌握。   3. 质量控制:为了控制实验中的测量(或实验)误差,常以 作为上、下警戒值,以 作为上、下控制值。这样做的依据是:正常情况下测量(或实验)误差服从正态分布。   4. 正态分布是许多统计方法的理论基础。 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和回归分析等多种统计方法均要求分析的指标服从正态分布。许多统计方法虽然不要求分析指标服从正态分布,但相应的统计量在大样本时近似正态分布,因而大样本时这些统计推断方法也是以正态分布为理论基础的。    研究过程   正态分布的概念和特征一、正态分布的概念   由一般分布的频数表资料所绘制的直方图,图(1)可以看出,高峰位于中部,左右两侧大致对称。我们设想,如果观察例数逐渐增多,组段不断分细,直方图顶端的连线就会逐渐形成一条高峰位于中央(均数所在处),两侧逐渐降低且左右对称,不与横轴相交的光滑曲线图(3)。这条曲线称为频数曲线或频率曲线,近似于数学上的正态分布(normal distribution)。由于频率的总和为100%或1,故该曲线下横轴上的面积为100%或1。   为了应用方便,常对正态分布变量X作变量变换。      该变换使原来的正态分布转化为标准正态分布 (standard normal distribution),亦称u分布。u被称为标准正态变量或标准正态离差(standard normal deviate)。   二、正态分布的特征:   1.正态曲线(normal curve)在横轴上方均数处最高。   2.正态分布以均数为中心,左右对称。   3.正态分布有两个参数,即均数μ和标准差σ。μ是位置参数,当σ固定不变时,μ越大,曲线沿横轴越向右移动;反之,μ越小,则曲线沿横轴越向左移动。σ是形状参数,当μ固定不变时,σ越大,曲线越平阔;σ越小,曲线越尖峭。通常用N~(μ,σ2)表示均数为μ,方差为σ2的正态分布。用N(0,1)表示标准正态分布。   4.正态曲线下面积的分布有一定规律。   实际工作中,常需要了解正态曲线下横轴上某一区间的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数,以便估计该区间的例数占总例数的百分数(频数分布)或观察值落在该区间的概率。正态曲线下一定区间的面积可以通过附表1求得。对于正态或近似正态分布的资料,已知均数和标准差,就可对其频数分布作出概约估计。   查附表1应注意:①表中曲线下面积为-∞到u的左侧累计面积;②当已知μ、σ和X时先按式u=(X-μ)/σ求得u值,再查表,当μ、σ未知且样本含量n足够大时,可用样本均数X1和标准差S分别代替μ和σ,按u=(X-X1)/S式求得u值,再查表;③曲线下对称于0的区间面积相等,如区间(-∞,-1.96)与区间(1.96,∞)的面积相等,④曲线下横轴上的总面积为100%或1。      图2 正态曲线与标准正态曲线的面积分布   第二节 正态分布的应用某些医学现象,如同质群体的身高、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胆固醇等,以及实验中的随机误差,呈现为正态或近似正态分布;有些资料虽为偏态分布,但经数据变换后可成为正态或近似正态分布,故可按正态分布规律处理。   1.估计正态分布资料的频数分布   例1.10 某地1993年抽样调查了100名18岁男大学生身高(cm),其均数=172.70cm,标准差s=4.01cm,①估计该地18岁男大学生身高在168cm以下者占该地18岁男大学生总数的百分数;②分别求X+-1s、X+-1.96s、X+-2.58s范围内18岁男大学生占该地18岁男大学生总数的实际百分数,并与理论百分数比较。   本例,μ、σ未知但样本含量n较大,按式(3.1)用样本均数X和标准差S分别代替μ和σ,求得u值,u=(168-172.70)/4.01=-1.17。查附表标准正态曲线下的面积,在表的左侧找到-1.1,表的上方找到0.07,两者相交处为0.1210=12.10%。该地18岁男大学生身高在168cm以下者,约占总数12.10%。其它计算结果见表3。   表3 100名18岁男大学生身高的实际分布与理论分布   
分布   x+-s    身高范围(cm)    实际分布   人数    实际分布   百分数(%)    理论分布(%)   
X+-1s    168.69~176.71    67 67.00 68.27   
X +-1.96s 164.84~180.56    95 95.00 95.00   
X+-2.58s 162.35~183.05    99 99.00 99.00
  2.制定医学参考值范围:亦称医学正常值范围。它是指所谓“正常人”的解剖、生理、生化等指标的波动范围。制定正常值范围时,首先要确定一批样本含量足够大的“正常人”,所谓“正常人”不是指“健康人”,而是指排除了影响所研究指标的疾病和有关因素的同质人群;其次需根据研究目的和使用要求选定适当的百分界值,如80%,90%,95%和99%,常用95%;根据指标的实际用途确定单侧或双侧界值,如白细胞计数过高过低皆属不正常须确定双侧界值,又如肝功中转氨酶过高属不正常须确定单侧上界,肺活量过低属不正常须确定单侧下界。另外,还要根据资料的分布特点,选用恰当的计算方法。常用方法有:   (1)正态分布法:适用于正态或近似正态分布的资料。   双侧界值:X+-u(u)^S单侧上界:X+u(u)^S,或单侧下界:X-u(u)^S   (2)对数正态分布法:适用于对数正态分布资料。   双侧界值:lg-1[X(lgx)+-u(u)S(lgx)];单侧上界:lg-1[X(lgx)+u(u)S(lgx)],或单侧下界:lg-1[X(lgx)-u(u)S(lgx)]。   常用u值可根据要求由表4查出。   (3)百分位数法:常用于偏态分布资料以及资料中一端或两端无确切数值的资料。   双侧界值:P2.5和P97.5;单侧上界:P95,或单侧下界:P5。   表4常用u值表   
参考值范围(%) 单侧 双侧
80 0.842    1.282   
90 1.282    1.645
95 1.645 1.960
99 2.326 2.576

  3.正态分布是许多统计方法的理论基础:如t分布、F分布、x2分布都是在正态分布的基础上推导出来的,u检验也是以正态分布为基础的。此外,t分布、二项分布、Poisson分布的极限为正态分布,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按正态分布原理来处理。

  • 4楼网友:动情书生
  • 2021-04-12 11:54
最全的人体解剖图 http://ttd.gy16.com/d129/ebook2006/zqdrtjb.rar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