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做好残疾人工作的指导原则是什么

答案:1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17 02:09
  • 提问者网友:疯孩纸
  • 2021-03-16 19:55
做好残疾人工作的指导原则是什么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千杯敬自由
  • 2021-03-16 21:31
做好残疾人工作,必须强化决策层的认识。一个地方的残疾人事业能否得到健康发展,关键在于党委、政府的重视程度,在于决策层的认识程度。各级领导干部不能把对待残疾人工作仅仅当作一种“照顾”、一种“善举”,更不能当成一种“施舍”,残疾人工作本身就是我们的职责,是我们一项重要的份内事情。总体上看,残疾人约占总人口的6%左右,加上残疾人家庭成员约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康复、扶贫、教育以及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等一系列的问题,不仅涉及到残疾人的权益,更涉及到四分之一的人口、众多的家庭。这些弱势群体的问题解决不好,就无从谈小康、讲和谐、论发展。2007年,中国签署了《残疾人权利公约》,发展残疾人事业,保障残疾人权益是政府的责任和义务,更是中国政府向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这项承诺落实到基层,就是要付之实际的行动。因此,要把残疾人工作视为重要的民生工作、民心工程切实抓好,把残疾人工作与经济社会重要工作同等看待,切实做到思想认识上有“位子”,工作安排上有“盘子”,检查落实上有“尺子”,逐步形成决策层对残疾人工作重要性的共识,进一步增强残疾人工作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做好残疾人工作,必须做通健全人的工作。残疾是人类发展进程中不可避免的一种社会代价,作为人类发展的社会成本,应当由全社会来偿还。可见,残疾人工作不仅仅是残联一家的职责任务,而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很多方面要延伸到全体社会成员,很多工作要靠政府的部门去落实。因此,做好残疾人工作,首先必须做通健全人的工作。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好残工委这个平台,定期研究工作,出谋划策,出计献力,增强职能部门的主动意识和服务意识;另一方面要积极感召全体社会成员,让大家深刻感受到政府对残疾人事业的重视,对残疾人才的厚爱,以唤起全社会对残疾人的拳拳爱心,共同参与到残疾人工作中来。努力形成政府大力支持、部门通力协作、社会广泛参与残疾人工作机制,使残疾人事业与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紧密结合。
做好残疾人工作,必须怀有特殊的感情。残疾人的生理缺陷,往往容易产生自身心理上的自卑,也往往引起健全人对他们产生鄙视的不良心态。其实,残疾人最需要社会的关爱,也特别需要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残疾人工作者充满感情、带着激情、倾注真情地关心和帮助,真心实意地为残疾人办实事、解难事。一句话,必须怀着特殊的感情对待残疾人,对待残疾人工作。心怀特殊感情,才能践行特殊使命。做好残疾人工作,是一项历史使命,更是一种政治责任。没有残疾人这一特殊群体的富裕和小康,就不可能有涵盖全社会的富裕和小康;没有残疾人这一特殊群体的社会和谐,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社会。心怀特殊感情,就必须付出特别的努力。对待残疾人工作要时刻记挂在心,要倾注更多心血,要经常性抽出时间倾听群众呼声,帮助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只要有利于残疾人事业发展,能够特办的就要特事特办,能够快办的就应快速办理。心怀特殊感情,还需要无私的奉献精神。对待残疾人工作要始终用心善待,积极善为,不图个人名利,不求个人回报,以能为残疾人服务为已任,以能为残疾人付出为光荣。
做好残疾人工作,必须充分发挥残疾人自身的潜能。邓朴方同志说过:“残疾人所具有的智慧和力量是无尽的宝藏”。虽然残疾人某些方面的功能受到损害和限制,但仍可以适合自己的方式认知世界、参与社会、创造财富,达到与健全人同等的程度和水平。由于残疾的磨练,残疾人往往具有更加坚强的意志,他们同样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残疾人与健全人一样,同样具有非凡的能力,有着平等参与社会的强烈愿望和要求,政府只要加强组织和引导,就完全能够最大程度地挖掘残疾人自身的潜能。对此,我们一方面要注意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增强残疾人的自信,提升残疾人的社会地位;另一方面,要着力提高残疾人的生存本领,加大残疾人就业创业的技能培训和扶持力度,拓宽就业渠道,给予政策倾斜,积极探索和完善残疾人自我发展的工作思路,使广大残疾人积极参与社会、实现自我价值的热情不断高涨,使“平等、参与、共享”目标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实现。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