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甲文:陵败处去塞百余里,边塞以闻。后闻陵降,上怒甚。上以问太...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2-23 10:39
  • 提问者网友:孤山下
  • 2021-12-22 10:40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文:陵败处去塞百余里,边塞以闻。后闻陵降,上怒甚。上以问太史令司马迁,迁盛言:“陵事亲孝,与士信,常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其素所畜积也,有国士之风。今举事一不幸,全躯保妻子之臣随而媒蘖①其短,诚可痛也!且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鞣戎马之地,抑数万之师,虏救死扶伤不暇,悉举引弓之民共攻围之。转斗千里,矢尽道穷,士张空拳,冒白刃,北首争死敌,得人之死力,虽古名将不过也。身虽陷败,然其所摧败亦足暴于天下。彼之不死,宜欲得当以报汉也。” (班固《汉书·李广苏建传》)  【注】①媒蘖:酝酿之意,喻构陷诬害,酿成其罪。
  乙文:或曰:武帝不能明察而苟听流言,遽加厚诛,岂非负德?答曰:设使陵不苟其生,能继以死,则必赏延于世,刑不加亲;战功足以冠当时,壮节足以垂后代。忠、孝、智、勇四者立,且死而不朽矣,何流言之所及哉!呜呼!予闻之古人云:“人各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若死重于义,则视之如泰山也;若义重于死,则视之如鸿毛也。故非其义,君子不轻其生;得其所,君子不爱其死。惜哉!陵之不死,失君子之道也。(白居易《汉将李陵论》)
(1)对下列句子加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提步卒不满五千——提:率领
B.抑数万之师——抑:遏止
C.遽加厚诛——诛:诛杀
D.设使陵不苟其生——苟:苟且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若死重于义,则视之如泰山也
  ②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B.①且陵提步卒不满五千
  ②不出,火且尽
C.①上以问太史令司马迁
  ②是以后世无传焉
D.①陵之不死,失君子之道也
  ②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
(3)下列文中加粗的词语,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全躯保妻子之臣随而媒蘖其短
B.陵事亲孝,与士信
C.君子不轻其生
D.君子不爱其死
(4)对李陵投降匈奴一事,司马迁和白居易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以下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司马迁认为李陵战功显赫,投降乃不得已;白居易则认为李陵当死不死,违背了君子做人的道理,不可原谅。
B.司马迁认为大臣们不应落井下石,所以他极力为李陵辩护;白居易则认为不能以小人的流言来掩盖李陵实质性的错误。
C.司马迁认为李陵虽败,但他的战功显赫;白居易则认为李陵如果能在失败之后以死继之,那么战功就无人能比。
D.司马迁说“诚可痛也”,痛的是李陵不幸而兵败;白居易说“惜哉”,惜的是李陵兵败不死,违背了君子做人的道理。
(5)翻译文中加线的句子。
 ①陵败处去塞百余里,边塞以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武帝不能明察而苟听流言,遽加厚诛,岂非负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胯下狙击手
  • 2021-12-22 11:24
(1)C (2)D (3)D (4)D (5)①李陵战败的地方距离边塞一百多里,边塞的人们听到了这件事。   ②武帝不曾把事情弄得清清楚楚就随便听信流言,一下子对李陵处以重罚,难道不是对不住李陵过去对汉家的功劳吗?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由着我着迷
  • 2021-12-22 12:19
我明天再问问老师,叫他解释下这个问题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