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知行合一”的“知”究竟是啥意思

答案:2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24 12:25
  • 提问者网友:鼻尖触碰
  • 2021-03-23 11:41
"知行合一”的“知”究竟是啥意思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千杯敬自由
  • 2021-03-23 13:06
王阳明《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的“知”,不是“知道”,而是“良知”。一个人凭借自己的良知,能够成就辉煌,是何等的境界?
简单地说:

1、王阳明的“知”主要是格物之知,不是近代所谓科学知识;
2、王阳明认为,知行是一体的,反对就知而知,就行而行,其实也就是在反对朱熹的“先知后行”说;
3、这句话对于当代生活的意义在于,在你反对别人的时候,自己先做到;当你对社会心怀不满时,你自己其实就是社会中一员,先把自己做好。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鱼忧
  • 2021-03-23 13:13
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科学知识,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是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是指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致良知,知行合一。是阳明文化的核心。先有致良知,而后有知行合一。 所谓 “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因此,知行关系,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包括以下两层意思。1、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王守仁认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为“两截”。“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从道德教育上看,王守仁极力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及“知而不行”,突出地把一切道德归之于个体的自觉行动,这是有积极意义的。因为从道德教育上看,道德意识离不开道德行为,道德行为也离不开道德意识。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道德认识和道德意识必然表现为道德行为,如果不去行动,不能算是真知。王守仁认为:良知,无不行,而自觉的行,也就是知。这无疑是有其深刻之处的。2、以知为行,知决定行。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意思是说,道德是人行为的指导思想,按照道德的要求去行动是达到"良知"的工夫。在道德指导下产生的意念活动是行为的开始,符合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是 “良知”的完成。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