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与诺贝尔奖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2-30 07:04
- 提问者网友:遮云壑
- 2021-12-29 17:44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20题(22分)鲁迅与诺贝尔奖罗广林曾经有人将诺贝尔文学奖的话题推到了鲁迅面前,但是鲁迅认为这于他是极不合适的。有人把他的辞避看作伟大的谦虚,这只是中国式的迂腐之见。好在鲁迅自己是公正而且清醒的。现代化已经成了几乎一切民族的文化目标,而且成了除中国以外其他几乎一切民族的价值标准。现代化作为一个过程,是从西方的文艺复兴运动开始的。把鲁迅放到这样一个历史背景中去考察,不难看出,鲁迅没有为现代化文化提供任何文化建树。无论是他的医术,还是他的文学观念;无论是他的人道思想,摩罗精神,人和非人的意识,还是他的进化论,阶级观,乃至于他的发式,他的西装,他的见了友人握握手的习俗,全都是从西方来的。他区别于其他中国思想家的根本之处,就在于他的精神是完全现代化的即西化的。可是,这些东西在西方是什么呢?是普遍的社会现象,是渗透到一切生活领域中的文化精神,是内化到了每一个大人小孩头脑中的内在素质,或者换一个角度说,是从西方人的生活中和心灵中培育生长起来的果实。鲁迅只是虚心地学习了那一切,而且视若珍宝,用来对中国文化作最有力的批判。在世界思想史上,他无法成为发明者创造者,而只是一个运用者操作者。而且他刚领略到西方文化的要旨,就一直忙于运用和操作,无暇去做更具体更学科化的研究。站在这样的文化水准上,又身处连运用者操作者都寥寥无几的社会之中,要他拿出堪与西方大师相媲美的文学成绩,是不现实的。这里就不说鲁迅的具体作品吧,说多了会触伤自称是鲁迅的捍卫者的人们的感情,也许还会触伤民族自尊心,据说这种自尊心是很高尚的。要说思想的犀利猛鸷,《坟》可以作证;要说观察的深刻,《呐喊》、《彷徨》可以作证:要说表现力,《野草》可以作证;要说文体的智慧,全部杂文可以作证。而他的整个灵魂,表现出对于人类苦难的丰富感悟和深广同情。他的战斗的一生,更证明着他是个十分坚强十分彻底的人心也就是说,就个人素质而言,他应该可以成为世界意义上的优秀思想家优秀文学家。而他终于没有成为,原因乃在于他的民族。中国人总是用裹脚布的眼光来看待西方的领带。当西方人向一个又一个新的文化高度艰苦跋涉时,我们却盘脚坐在圆明园的废墟上,看着他们努力扭动的屁股发出下流的嘲笑。鲁迅先生是个真诚的人,他以强大的生命意志和向善之心,向西方人的队伍急追而去。当他气喘吁吁赶到那个队伍中时,他的第一发现就是自己是个体儒。在他所尊敬的卢梭们达尔文们马克思们托尔斯泰们面前,他的确是个一无所有的穷光蛋和自惭形秽的侏儒。历史竟然以这样叫人不寒而栗的结论,来回报鲁迅的艰辛努力。一次又一次,永远是这样。直到我们这一代,还只能是这样。一个人可以凭着自己的人格成为崇高的人,而要成为对人类有所贡献的文化巨人,却必须仰仗自己民族的文化力量。我这里不光是指该民族的文化传统,更指该民族正在运动着的现实的文化实践(卢梭正是通过法国的思想启蒙运动走向世界的)。作为自由意志的鲁迅,是人类史上屈指可数的最光辉的形象之一,他可以毫无愧色地步入卢梭、拜伦、托尔斯泰、尼采们的队列。可是他们走近人类文明的贡坛时,只有鲁迅两手空空,好像一个误入祝寿宴席的穷人,忏悔般地自言自语:我一无所有,我一无所有。当他的同胞捧来几本旧书向他打手势时,他终于无限羞愧地流出了眼泪。我也像鲁迅一样流着眼泪,因为我与他一样清楚,作为文化人,他只是一个向中国人传播火种的转运者或日翻译者。中国秦汉以后,每一个文化人都是注释家。近代以来,国粹派仍在摇头晃脑地忙于注释,反传统的人们则都成了翻译家。 与别人不同的是,鲁迅在这种比创造更为艰难的翻译中,把自己磨砺成了一个无从翻译的灵魂。西方人永远不会懂得鲁迅,甚至没有这个必要。他们只需尊崇原作者即创造者。如果要他们把鲁迅迎到卢梭纪念馆或诺贝尔纪念馆中奉为神明,当然不合适。中国人一直怀着这种奢望,久久不肯破灭,只能说明中国人连翻译家的东西都还远远没有读懂,也就是对于自身还完全无知。现在更有许多人叫嚷着责怪诺贝尔的同胞将我们遗忘了,不惜操起为中国人所不习惯的签名活动,举荐东方巨人,甚至恨不得从长城上拆下几块破砖,去换个诺贝尔桂冠,来为这个文明古国装点门面。这除了无知以外,还多了一点无耻。我为他们羞耻呢。不知羞耻的人们啊,我们来反思一下吧。在这个世界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除了被迫贡献了许多白银和死尸以外,其他还贡献过什么呢?鲁迅的贫乏乃是他的民族的贫乏。对于一个巨人来说,诺贝尔奖能算什么,得上一百回,也不过分。可是,鲁迅在经过了比西方任何文化巨人都艰苦一百倍的奋斗,站到了一个巨大民族的制高点上以后,当他面对这么一项虽然高贵却又平常的文学荣誉时,他竟然只能装作漫不经心的样子,轻轻地说:我不配。这是多么残酷的清醒。17、第三段末尾说,鲁迅“应该可以成为世界意义上的优秀思想家优秀文学家。而他终于没有成为,原因乃在于他的民族。”这句话怎么理解?(6分) 18、第四段开头说,“中国人总是用裹脚布的眼光来看待西方的领带”,这话怎样理解?(4分) 19、第五段说,“要成为对人类有所贡献的文化巨人,却必须仰仗自己民族的文化力量”这里的“自己民族的文化力量”主要指什么?(4分) 20、就全文看,作者认为鲁迅无由获诺贝尔文学奖,有哪几方面的原因?(8分)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空山清雨
- 2021-12-29 18:52
17、(本题必须从两个方面思考作答:“应该可以成为”而终于没有成为”。)鲁迅思想犀利。观察深刻,作品溢满个人睿智,极富表现力,而且闪烁着对人类苦难的丰富感悟和同情,战斗坚决而彻底――从个人思想素质和文学素质上说,他“应该可以成为世界意义上的优秀思想家优秀文学家”。但鲁迅的“现代化”的思想只是对西方人现代思想的学习和借鉴,他无法成为一个发明者创造者,因为他没有可以仰仗的具有时代高度的民族文化力量,从而也就没有与西方大师相比的文学成就,所以他“终于没有成为世界意义上的优秀思想家优秀文学家”。 (6分)18、由于民族的落伍,中国人总以滞后于时代的眼光去认识和理解西方的文明,这就必然流于鄙夷不屑、抱残守缺、夜郎自大的浅薄。(4分)19、(本题主要考审题能力,注意到了题干中的“主要”二字,联系原文中的“不光……,更……”答案就明确了)主要指“该民族正在运动着的现实的文化实践”。 (4分)20、有两方面的原因:个人原因和环境原因。个人原因:“他刚领略到西方文化的要旨,就…直忙于运用和操作,无暇去做更具体更学科化的研究”,“站在这样的文化水准上”,他拿不出堪与西方大师相媲美的文学成绩。环境或日社会原因:没有可以仰仗的本民族正在运动着韵现实的文化实践。(8分)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十年萤火照君眠
- 2021-12-29 20:13
这个问题我还想问问老师呢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