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如何构建以学为主的有效课堂?

答案:2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06 04:36
  • 提问者网友:战魂
  • 2021-02-05 23:58
如何构建以学为主的有效课堂?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冷風如刀
  • 2021-02-06 01:22
课改前,我们的课堂教学方法,多以讲授教学法为主,这种传统的讲授方法有有利的一面,它有利于教师胸有成竹地进行系统讲授,具有直截了当、清顺流畅、控制自如等特点,所以它经久不衰,至今仍为广大教师乐于采用.当然,它不乏一些缺点,例如,:学生经常处于被动地位,情绪容易消极,气氛容易低沉、思维容易陷入凝滞状态,学生应有的心智活动经常被教师所取代等等.近年来,各地提出了多种改革小学语文教学的方法,我也加入了这一行列,经过实验、分析、比较,我认为,在诸多方法中,以“以学为主”教学法为佳,因为它吸收了百家之长,融汇百花之芳,适合于教学改革的需要.采用“以学为主”教学法教学小学语文,破除了陈腐的教学观念和方法,符合儿童认识事物的规律和学习语文的规律,有利于开发智力、培养能力,全面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以学为主”教学法是改革小学语文教学达到设计优化的一条重要途径,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下面,我从四方面谈一谈. 一、“以学为主”教学法是一种新型优化的教学方法. “以学为主”教学法是一种把教学活动的重心放在学上,使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统一起来,学生自学和教师引导结合起来的教学论和教学法.其基本精神是:“(1)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确定以“教师为中心”到“学生为本位”的转化;(2)要做到从“以教为主”到“以学为主”的转化;(3)充分肯定教师在学习过程中“导”的作用,“导”是为了学生更主动地学,“导”着眼于方法、思想、治学之首,要注意从“教”到“导”的转化;(4)处理好“学”与“导”的关系,既要导之于前,更要导之于后,关键是提高自学能力,使达于“无师自通”的境界,促使从“导”到“学”的转化;(5)全面发展智能开发的前提和基础,要施行从“只管教书”到“教书育人”的转化.“以学为主”教学法,从教学关系上说“学”是主体,“导”是主线,教学活动的重心由教转到学上.从活动形式上说,学生主要活动形式是自学(自读、自写、自思、自解、自测、自结)教师的主要活动形式是引导、主导、诱导、及时指导、因材施导、因势利导.学生的自学活动占据大部分教学时间,教师的引导活动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在“以学为主”教学里,教和学的位置和作用的变化,不仅仅反映在量的变化,即先后多少上,更重要的反映在质的变化上.可以说,它与现在的“自主学习”研究课题大同小异. 二、“以学为主”教学法是突破小学语文传统教学的重要途径.之 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以学为主”教学有助于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和影响,打破传统教学的“三中心”,实行教学重心的三个转变:一是教师教授为中心到以学生学习为主的轨道上来,使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成为学习的主体;二是从以课堂教学为中心转到课堂教学与学生课内外自学相结合的轨道上来,把自学做为教学活动的基础,通过自学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精神和积极学习的欲望;三是从以传授知识为中心转到传授知识与发展智能并重的轨道上来,重视智能和发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以学为主”教学法适于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经过近几年的教学实验,我体会到这种教学形式有四个特点,很适合于小学语文教学: 1、自学为主 自主学习是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教师指导与激励为前提,以“自主尝试——自主领悟——自主反思——自主应用——自主巩固拓展”为基本程序,实现自主学习的发展目标.例如在执教《鸟的天堂》一课时,紧扣“自主——探究——实践”的学习方式而进行设计,放手让小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有所感悟、思考,在积极探究中获得思想启迪,在实践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整个学习过程分四步进行:(1)初读课文,理线索.教师引导质疑,激发学文情趣;学生自读,整体感知.(2)自主学习,谈感悟.其文语言质朴,意境优美,情真意切,适合学生自己去体会,去领悟,进行自主学习,以发扬民主,弘扬个性.周老师采用了抓段落,谈感悟;抓句子,谈感受;抓品读,促感悟的方法,给学生时间让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说“喜欢”,讲“原因”,挥洒自主学习之精妙.让其反复阅读,细品深味,再合作学习,讨论交流,那美的韵律、美的语言、美的生命、美的行为、美的情感……回荡在学生之间,升华在学生心中,彰现了合作学习之奇妙.让其自选自读自悟,小组过关,班里竞赛,显现了自主与合作学习之功力.(3)主动探究,悟“环保”.《鸟的天堂》不仅文质兼美而且寓意深刻,联系生活做环保教育更表现出周老师生活即课本的现代教育观.(4)综合实践,练“能力”.让小学生搜集材料练“查阅”;学写解说词练“习作”;学做导游练“交际”,无不是在讲读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学会搜集、运用、交际,小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获得意想不到的知识与本领. 2、 先学后导. 先学后教的基础是学生自学新知.学生学习解决问题的最好途径是自己去发现.而发现全在预习.在实际教学中,通过“预习”这一环节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重视预习的个体差异,强化训练、引导学生运用已经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尝试学习,自读自悟,使主体地位得到落实,自学能力得到培养,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课堂效率.预习就是在上课前,把新学的内容先自学一遍.在这一过程落实中,会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老师也会通过对自学情况的了解,调整教学设计,这样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容易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1)、摘抄知识要点,激发预习兴趣 预习时所涉及的知识比较广泛,包括文章的作者、时代背景、诗词常识以及课文中重要的人、事、景、物等内容.这些内容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此可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课外摘抄本,把有关内容分类摘抄下来,这样既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又能提高预习的积极性,并在兴趣的引导下,逐步理解课文,完成预习任务. (2)、教给预习方法,培养预习能力 预习时一个个学习方法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一把把钥匙,要教会学生领会这些方法,用它们去开启知识宝库,指导学习实践.教师可以开设预习课,教会学生掌握预习方法.在讲授新课之前可以给予预习提示,结合教材,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有效地指导预习过程,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使 四、围绕预习重点,设计预习提纲 不少课文在预习时涉及到了文章的重、难点,提出了理解课文的关键性问题,包含着语言文字训练的内容.围绕预习重点,确定语言文字的特点,精心设计预习提纲,把预习重点贯穿于课堂教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轻熟杀无赦
  • 2021-02-06 02:06
这个解释是对的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