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
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悸魄。翻译成现代汉语
答案:2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07 12:30
- 提问者网友:姑娘长的好罪过
- 2021-02-06 17:05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躲不过心动
- 2021-02-06 17:13
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悸魄。
翻译:在远处行走的人,好像是被雾气缠绕,往云雾的深处望去真有一种撼人心魄的感觉。
本剧出自《水经注》作者是北魏晚期的郦道元。
郦道元年幼时曾随父亲到山东访求水道,少时博览奇书,后又游历秦岭、淮河以北和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考察河道沟渠,搜集有关的风土民情、历史故事、神话传说。
扩展资料:
《水经注》是古代中国地理名著,共四十卷。作者是北魏晚期的郦道元。
《水经注》因注《水经》而得名,《水经》一书约一万余字,《唐六典·注》说其“引天下之水,百三十七”。《水经注》看似为《水经》之注,实则以《水经》为纲,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
《水经注》中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郦道元(公元472年—527年),字善长,范阳涿州(今河北涿州)人。平东将军郦范之子,南北朝时期北魏官员、地理学家。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水经注
翻译:在远处行走的人,好像是被雾气缠绕,往云雾的深处望去真有一种撼人心魄的感觉。
本剧出自《水经注》作者是北魏晚期的郦道元。
郦道元年幼时曾随父亲到山东访求水道,少时博览奇书,后又游历秦岭、淮河以北和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考察河道沟渠,搜集有关的风土民情、历史故事、神话传说。
扩展资料:
《水经注》是古代中国地理名著,共四十卷。作者是北魏晚期的郦道元。
《水经注》因注《水经》而得名,《水经》一书约一万余字,《唐六典·注》说其“引天下之水,百三十七”。《水经注》看似为《水经》之注,实则以《水经》为纲,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
《水经注》中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郦道元(公元472年—527年),字善长,范阳涿州(今河北涿州)人。平东将军郦范之子,南北朝时期北魏官员、地理学家。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水经注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梦中风几里
- 2021-02-06 17:52
雾水露水沾湿了来来往往遥望黄河的行旅者;而窥视河水之深,则令人惊心动魄。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