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峨眉月和上弦月有什么区别?

答案:2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0-16 18:20
  • 提问者网友:战皆罪
  • 2021-10-16 12:28
峨眉月和上弦月有什么区别?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由着我着迷
  • 2021-10-16 13:00
应该叫娥眉月吧,弯弯娥眉月,形状如同眉毛,由此而得名。分为新月娥眉月和残月娥眉月。新月娥眉月是在月初的傍晚,出现在西方天空,月面朝西,呈反C状。残月娥眉月是在月末的黎明,出现在东方天空,月面朝东,呈C状. 我们从字面上理解,娥___-借指眉毛〖eyebrows〗。如:娥翠(女子细长而黑的眉);娥绿(即螺黛。妇女画眉用的青黑色颜料) 上弦月上半夜出来,在西面出来,月面朝西。(其实每种月相都是从东方升起,西边落下。例如上弦月就是在正午12点左右从东方升起,只不过因为当时太阳光太强烈,人眼不可能分辨出月亮)  在农历的每月初一,当月亮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的时候,月亮以它黑暗的一面对着地球,并且与太阳同升同没,人们无法看到它。这时的月相叫“新月”或“朔”。   新月过后,月亮渐渐移出地球与太阳之间的区域,这时我们开始看到月亮被阳光照亮的一小部分,形如弯弯的娥眉,所以这时的月相叫“娥眉月”。这种“娥眉月”只能在傍晚的西方天空中看到。   到了农历初八左右,从地球上看,月亮已移到太阳以东90°角。这时我们可以看到月亮西边明亮的半面,这时的月相叫“上弦”。上弦月只能在前半夜看到,半夜时分便没入西方。   上弦过后,月亮一天天变得丰满起来,我们可以看见月亮明亮半球的大部分,这时的月相叫“凸月”。   到了农历十五、十六时,月亮在天球上运行到太阳的正对面,日、月相距180°,即地球位于太阳和月亮之间 ,从地球上看去,月亮的整个光亮面对着地球,这时的月相叫“望月”或“满月”。黄昏时满月由东边升起,黎明时向西边沉落。  满月过后,随着日、月位置逐渐靠近,月亮日渐“消瘦”起来。它依次经历凸月、下弦月和娥眉月几个阶段,最后,又重新回到新月的位置。我国习惯上把下半月的“娥眉月”称为“残月”。  上弦月和下弦月,娥眉月和残月的相貌差不多,但它们出现的时间、位置及亮面的朝向是不同的。娥眉月和上弦月分别出现在傍晚和前半夜的西边天空,它们的“脸”是朝西的,即西半边亮;残月和下弦月分别出现在黎明和后半夜的东边天空,它们的“脸”是朝东的,即东半边亮。由于我国农历日期是根据月相排定的,所以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有时靠它来判断农历日期及夜间的大致时间。  月亮从新月位到再次回到新月位置所需时间平均为29.53天,也就是说,月相的更替变化周期平均为29.53天,称为一个“朔望月”。   在不太强调天文学上的月相概念时,很多情况下,上半月的娥眉月也被统称为上弦月,农历大约初二到初八九。上半月娥眉月有时也被称为新月。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像个废品
  • 2021-10-16 14:08
月相变化歌  初一新月不可见,只缘身陷日地中。  初七初八上弦月,半轮圆月面朝西。  满月出在十五六,地球一肩挑日月。  二十二三下弦月,月面朝东下半夜。  在朔和上弦之间的“月牙”称之为新月,在望和下弦之间的“月牙”称之为残月。 月相是以日月黄经差度数(以下的度数就是日月黄经差值)来算的,共划分八种:  新月(农历初一日,即朔日):0度;  上峨嵋月(一般为农历的初二夜左右-------初七日左右):0度----90度;  上弦月(农历初八左右):90度;  凸月(农历初九左右-----农历十四左右):90度----180度;  满月(望日,农历十五日夜或十六日左右):180度;  残月(农历十六左右-----农历二十三左右):180度----270度;  下弦月(农历二十三左右):270度;  下峨嵋月(农历二十四左右----月末):270度-----360度;  另外,农历月最后一天称为晦日,即不见月亮;  以上有四种为主要月相:新月(农历初一日),上弦(农历初八左右),满月(农历十五日左右),下弦(农历二十三左右),它们都有明确的发生时刻,是经过精密的轨道计算得出的;一看图就一目了然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