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敏于事而慎于言

答案:2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27 21:26
  • 提问者网友:玫瑰园
  • 2021-04-27 03:13

谁能帮忙想一个“敏于事而慎于言”的例子,也可以从一方面想,谢谢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一袍清酒付
  • 2021-04-27 03:36
君子不追求饮食的饱足,不追求居住的安逸;做事勤快,说话谨慎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封刀令
  • 2021-04-27 04:57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此章的大意是:孔子说:“顾不上追求饮食的满足,顾不上追求生活的安逸,而对于学问之事和国家之事能够敏锐地观察和细微地思考,谨慎地发表言论,还能够向品德高尚、学识渊博的老师求教,从而不断修正和提高自己的修养,这样的人可以称得上是好学的了。” 这一章主要讲了“生活”与“学习”的关系,讲了学习中的“敏事”、“慎言”、“择师”、“正己”的关系,并且指出这是一个人“好学”的特征。 在“生活”与“学习”的关系问题上,孔子认为:不能两全。原因是:一个贪图饱食终日和生活安逸的人,是不可能潜心刻苦学习、钻研学问的;相反,一个致力于刻苦学习、钻研学问的人,是不会有时间和精力过多顾及饮食是否满足、生活是否安逸的。因此,学校里太过注重穿着打扮、美食和玩乐的美女帅哥学生,学习成绩多不尽人意;而教学效果特别好的老师和学习成绩特别好的学生,往往又都“不修边幅”,可能就是这个道理。 当社会发展到了现在,“学习”和“生活”都很重要,缺一不可,不可偏废,这又如何处理好这对矛盾或关系呢?我个人认为首先应该弄明白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目标和重点。学生时代,自然是学习的最佳时期,学好知识自然是这一阶段的目标和重点,因此,用于生活上的精力和对于生活上的要求可以少一点。成人以后,工作和生活自然是这一阶段的目标和重点,因此,用于生活上的精力和对于生活上的要求就可以多一点了。 关于学习中的“敏事”、“慎言”、“择师”、“正己”的关系。“敏于事而慎于言”,强调的是多学习而少发表、对事敏感而言行慎重、厚积而薄发;强调的是在学习中要练好“内功”的问题。“就有道而正焉”,强调的是要选择品德高尚、学识渊博的老师而向其求教,以求其指正,以求效仿之;强调的是借好“外力”,即利用好导师的作用。这的确是学习之“道”、学习之“正道”。难怪有人、有许多人都发出这样的感慨:“人生能够遇上一位或几位好的老师,是人生之大幸;否则就是人生的悲哀!”,这与“人生能遇一知己足矣”如出一辙。 对于上述这类“君子”,孔子给予了“可谓好学也已”的高度评价,同时也表明了孔子关于“好学”的标准。我想,这一要求和标准,在当今仍然是适用的,仍然值得每一个“好学”之人遵循,仍然可以作为我们评判学生是否“好学”的基本标准。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