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想找与樟子有关的相关资料

答案:1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25 19:04
  • 提问者网友:孤凫
  • 2021-04-24 22:04
想找与樟子有关的相关资料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不想翻身的咸鱼
  • 2021-04-24 23:24

希望对你有帮助


中文名: 獐


  中文别名:河麂、牙獐、土麝、香獐


  拉丁文学名:Hydropotes inermis


  英文名:chinese river deer


  分 类: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哺乳纲 Mammalia


  目: 偶蹄目 Artiodactyla


  科: 鹿科 Cervidae


  属: 獐属 Hydropotes


  种: 獐 H. inermis


  保护级别: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严禁猎捕。


  小型鹿科动物之一种,被认为是最原始的鹿科动物,原产地在中国东部和朝鲜半岛,1870年代被引入英国。比麝略大。《本草纲目》说注:“獐无香,有香者麝也,俗称土麝,呼为香獐”。

[编辑本段]外形特征

  獐、无角,体重约15-20(雄15、雌20)kg,体长约1M。四肢粗壮发达,肩高略低于臀高,尾甚短,几乎被臀部的毛所遮盖。体毛多棕黄色、灰黄色、浓密粗长,体侧及腰部的冬毛长达30多mm。无额腺,眶下腺小。耳相对较大,尾极短,被臀部的毛遮盖。毛粗而脆。幼獐毛被有线色斑点,纵行排列。


  体长0.78~1.00米;肩高0.45~0.55米;毛粗硬,体侧和臀部毛长约4厘米;背和体侧毛色沙黄,毛尖黑色 ,头顶灰褐至红褐色,颏、喉、嘴周围和腹毛白色;幼獐背部有白斑和白纹;上犬齿发达,雄兽的尤其长而大(约5厘米),略弯,呈獠牙状,露于口外,雌雄均有腹股沟腺(鼠鼷腺)。

[编辑本段]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长江沿岸以及朝鲜。


  文献记载的地点有:江苏省的镇江、苏州、无锡;上海市及奉贤县;浙江省的桐庐、宁波;安徽省的泗县芜湖;湖北省的宜昌,广济;湖南省岳阳。80年代的分布范围处于24o~34oN及东经110oE以东范围内。南至广东乳源、仁化、乐昌、连县,广西的桂林,福建的宁德、晋江和浦田,北至江苏盐城及滨海地区、安徽蚌埠;西至湖南,湖北;东至浙江舟山诸岛(盛和林等,1975、1985、1992)。广西天峨和南丹县,上林和武宣县也有分布,其分布区向西推进到106.5oE,23oN (Cao et al. 1993)。但谷地的獐现已呈隔离点状或小片状分布。

[编辑本段]生活环境

  獐生活于山地草坡灌丛、草坡中,不上高山,喜欢在河岸、湖边等潮湿地或沼泽地的芦苇中生活。栖息于河岸、湖边、湖中心草滩、海滩芦苇或茅草丛生的环境,也生活在低丘和海岛林缘草灌丛处。它们选择附近有水的草滩或稀疏灌丛生境。善游泳,能在岛屿与岛屿和岛屿与沙滩间迁移。在山丘、岛屿,獐虽能在灌丛栖息,但更多选择草丛。在舟山,凡灌木茂密的生境多麂而无獐,茅草山坡或稀疏林区多獐而无麂。在鄱阳湖草洲獐选择较矮的苔草丛者占79.3%,较高的芒草丛为20.7%。


  《本草纲目》曰:秋冬居深山、春夏居泽。

[编辑本段]生活习性

  不结大群,居或成双活动,最多3~5只在一起。行动时常为窜跳式,迅速。獐生性胆小,两耳直立,感觉灵敏,善于隐藏,也善游泳,人难以近身。獐喜食植物,主食杂草嫩叶,多汁而嫩的植物树根、树叶等。受惊扰时狂奔如兔。以芦苇、杂草及其他植物性食物为食。

[编辑本段]种群现状

  约在一百年前,上海市郊奉贤还常有獐活动,但随着农田的扩展,獐已绝迹。獐的密度随不同生境有很大差别,1986年舟山的嵩山岛4.3只/ km2,摘箬山6.5只/km2。江西鄱阳湖的吉山1987年11月调查有獐4.5-5.0只/ km2,这些獐在水位正常时集中在草洲,在草洲最好的生境处用驱赶法统计,在0.21 km2内赶出18只,合75只/km2。 1988年5月,在同一地点用同样的方法调查0.1 km2,发现3只成年獐和6只出生不久的幼獐,即越冬獐为30只/ km2,幼獐为60只/km2,表明越冬成年獐明显减少,同时说明獐在草洲上能相对密集,当然草稀和光裸的沙洲就很少有獐(盛和林,1992)。现在,獐数量较多的地区有:江苏洪泽湖地区和盐城以南的滨海地区,估计分别有300-500和500-1000只;浙江舟山群岛,据全岛总捕獐量650-850只(盛和林等,1984),估计尚有1500只左右,分散在以舟山岛为主的数十个岛屿上 (盛和林1981,及近年的进一步调查); 江西鄱阳湖地区,曾是獐数量最多的地区,1987年11月,在一个草滩上的调查,在40公顷范围发现19只,推测整个鄱阳湖区有獐2000-3000只。但1988年作者再次调查时,已难发现有獐,据称已被居民捕杀,湖区现有獐也不过1000只左右。安徽滁县林场于1982年调查时大约在200只,1993年调查,数量已有明显增长,包括皇甫山自然保护区在内估计有500只左右。如果能切实保护,那里的数量可望再度上升。全国总数量估计约在1-3万只(Sheng et al., 1993)。由于獐的繁殖力高,在不受干扰的情况可每年有50%左右的增长率(盛和林等,1984)。


  致危因素 生境改变及过度捕猎是导致獐数量下降,以至在一些地区绝迹的主要原因,江、湖沿岸人口密度不断增加,又是发展工农业生产的主战场。原来多高草丛和芦苇的湿地,大部被垦为农田;残留芦苇,在冬季全部割尽,破坏了獐的栖息环境和隐蔽场所,加上农民为吃其肉而过量捕猎,其主要栖息地在平原、江湖岸边、海滩或低丘林缘,易被人追捕杀绝。如鄱阳湖吉山草州,1987年11月3日查时有獐百万余只,1988年冬季几乎全部捕尽,1989年后已很难发现有獐。獐在许多分布区内消失。 饲养情况 1987年华东师范大学开始獐的饲养研究,1989年3只雌獐各产仔3只,全部成活。同年9月运往上海长兴岛,现已在长兴岛建立了近万头的种群(盛和林,1990)。


  现有保护措施 已列为国家 II 级保护动物。在獐分布区内,已有江苏盐城自然保护区、麋鹿保护区,安徽皇甫山自然保护区,江西鄱阳湖自然保护区等。但包括保护区内也未受到真正的保护,因其繁殖力较高,只要环境不被破坏,当前并不存在绝灭的危险。如在舟山星罗棋布岛屿间和鄱阳湖草滩间有较充分的回旋余地,能在岛屿间作数公里的游泳,逃避猎民的追捕。


  保护措施建议 1、獐分布区不断缩小的主要原因是栖息环境的改变,因此首要任务是保护现有獐栖息地生境免遭破坏; 2、江西鄱阳湖(可结合鸟类保护区)及江苏大丰海滨(可结合候鸟自然保护区) ,作为禁猎保护区。獐及其他动物和鸟类在上述保护区内的偷猎现象仍然相当严重,应予严格制止; 3、严禁在獐产仔期(5-6月)使用猎犬捕杀幼獐取其未消化的奶块(民间用于制药)。在舟山及大丰等地,每年被捕幼獐不计其数,应予关注。

[编辑本段]生长繁殖

  獐每年繁殖一次,11月至翌年1月左右交配,高峰期在12月,翌年5月底至7月底产仔,每胎1-3仔,偶有4仔。妊娠期168-170天,1龄獐平均2.17仔,成年獐平均2.73仔。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