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A.《马说》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2-24 04:20
  • 提问者网友:心如荒岛囚我终老
  • 2021-12-23 23:13
A.《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B.《千金求马》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注:①君人,人君,国君。②涓人:国君的近侍。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在句中的意思。(6分)(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通 解释为:(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通 解释为:(3)才美不外见。 通 解释为:2.“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一句意在强调:(限15字以内回答)(1分)3.揭示千里马悲惨命运的一句是: (1分)4.翻译下面句子。(4分)⑴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⑵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5.请分别概括上面两则文章的思想意义。(4分)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笑迎怀羞
  • 2021-12-24 00:15
1.祗通只(只是);食通饲(喂养);见通现(显现)2.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 3.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4.(4分)⑴想要跟普通的马等同尚且不可能,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⑵天下人一定认为君王真心买好马。5.(4分)A:阐述了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原因,抒发了怀才不遇、有志难申的知识分子的愤懑和不平之情,对不能知人善任的昏庸的统治阶级进行了嘲讽和鞭挞。B:要得到人才,首先是重视人才。(或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解析】略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夜风逐马
  • 2021-12-24 01:28
好好学习下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