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绍兴的师爷是什么意思

答案:1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25 23:31
  • 提问者网友:鐵馬踏冰河
  • 2021-02-25 05:49
绍兴的师爷是什么意思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未来江山和你
  • 2021-02-25 06:20
问题一:绍兴师爷是什么意思 凭个人印象,“绍兴师爷”与一般“师爷”不同:首先,传说中的“绍兴师爷”多指刑名师爷;其次,“绍兴师爷”不同于一般的刑名师爷——“师爷”而冠以“绍兴”,乃指其办案的水平有其过人之处,非一般的刑名师爷乃至讼师可比。问题二:师爷是什么意思 幕宾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郗生可谓入幕宾也”。韩振《幕友论》称:“掌守令司道督抚之事,以代十七省出治者,幕友也。”
幕友主要有刑名、钱谷、书启、征比、帐房、阅卷、朱墨、挂号等种类,其中前三者最不可少,清代从总督巡抚到知府县令,皆聘有幕宾,清代的幕友多来自绍兴府八县,所以又称“绍兴师爷”,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地域性“师爷帮”。绍兴籍师爷龚萼在《雪鸿轩尺牍》中说:“吾乡之业于斯者不啻万家。”陈天锡说,师爷对于主官,犹如“饥渴之于食饮,寒暑之于裘葛,而不可离矣”。纪昀《阅微草堂笔记》中认为这些人“无官之责,有官之权”。雍正时,邬思道是田文镜的幕宾。赵翼、包世臣、李善兰、汪世铎、华衡芳、林则徐、左宗棠等人都曾做过幕宾。曾国藩的幕府人员多达八九十人,李鸿章是其中的一员。幕宾在清代地方政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官之考成倚之,民之身家属之”[1]。
由于中国科举的局限性,官员大多仅通晓文学、经学,并不够了解法律与实际繁杂不堪的地方政治与庶务。所以大多数的地方官员都需要幕友来辅佐。幕宾虽居幕府,唯非官非吏,无品无位,没有公家薪水,故有“炭敬”、“冰敬”之类的贿赂,周询《蜀海丛谈》记载,清末四川省总督、藩臬两司及盐道茶道衙门的幕友,各府厅州县官员,“三节”皆例镇节敬。“大席”每席每郡邑多者二十两,督署且略厚;各“小席”,多者十两,少亦四两。《清稗类钞》记载:在湖南省作幕的“绍兴师爷”任麟,其弟子“月必以所得馆谷分润于师”,是为“幕例”。汪辉祖《佐治药言》说:“吾辈从事于幕者,类皆章句之儒,为童子师,岁修不过数十金;幕修所人或数倍焉,或十数倍矣。”[2]又说:“处幕馆者,章身不能无具,随从不能无人,加以庆吊往还,亲朋假乞,无一可省,岁修百金,到家亦不坦六、七十金。人口之家、仅是敷衍,万一久无就绪。势且借贷无门。”。章学诚在《与执政论时务书》中说:“州县有千金之通融,则胥吏得乘而牟万金之利;督抚有万金之通融,州县得乘而牟十万之利。”。
幕宾常与胥吏混称,但幕宾地位则远高于胥吏。问题三:为什么说请师爷要请绍兴的 师爷头上冠以“绍兴”二字,出于两种原因:一示地域差别。明、清时,徽州亦多出师爷;二因“操是业者之类皆绍人也”①,即绍兴八邑之人为多。山阴徐渭,会稽沈文奎,萧山汪辉祖,诸暨骆彪,嵊县张益,均为饮誉大江南北之名幕。据余姚《邵氏宗谱》记:邵氏家族有师爷7、8人。《会稽陶氏族谱》中明确记载有作幕经历者达39人。《绍兴县志资料》第一辑记有名师爷150余人。故绍兴府县县出师爷,而以山阴、会稽最多。据不完全统计,两县约出师爷2000余名。乾嘉时期龚萼在《雪鸿轩尺牍》中曰:“吾乡之业于斯者不啻万家。”王士性《广志绎》载:“自九卿至闲曹细局,无非越人”。顾炎武《日知录》称:“户部十三司胥算皆绍兴人”,故有“无绍不成衙”之谚。绍兴多出师爷有其特定之历史、地理环境与经济、文化条件:一是绍兴向为文化之邦,人文荟萃,仕进有限,读书无成者,学幕为其一大出路。汪辉祖在《佐治药言》中谓:“吾辈图名未就,转而治生。惟习幕一途,与读书为近,故从事者多。”据《绍兴县志资料》第一辑统计,从顺治元年(1644)至宣统三年(1911),绍兴学子中进士者636人,举人者竟达2361人。如此众多士人,势必不能一一仕进,遂以幕业为其进身之途。加之清代仕途杂进,可由佐变官。徐珂《清稗类钞》:“雍正初,上谕有曰:‘今之幕宾即古之参谋记室,凡节度、观察皆征辟幕僚,功绩果著即拜表荐引’。”只要在幕中积得军功、治功,可以由督抚等“保题议叙”。二是绍兴人处世精明,治事审慎,工于心计,善于言辞,具有作为智囊之多方面能力,故绍兴幕宾多受幕主欢心,从而为绍籍人士广泛入幕造就良好契机。三是越地偏狭,士人清高自恃,薄农工商贾而不为,遂驱而之幕。《祁彪佳集》:“越中依山阻海,地窄民稠,即以山阴一县计之,田止六十二万余亩,民庶之稠何止一百二十四万。以二人食一亩之粟,虽甚丰登,亦止供半年之食,是以每籍外贩,方可卒岁。”人口密度与土地面积比例失调,迫使许多文人外出壮游,择主而幕。四是幕业地位特殊,待遇丰厚,可仰以养亲育后。与师爷交往者,多为社会上层人士,妙如徐文长所谓“处于不显不隐之间”②,故乐以为幕。名幕汪辉祖曰:“吾辈从事于幕者,类皆章句之儒。为童子师,岁修不过数十金;幕修所入,或数倍焉,或十数倍焉,未有不给于用者。”③据《病榻梦痕录》所载,乾隆初年,刑、钱师爷年薪已达银220两至260两。乾隆二十七年(1762)以后,幕修愈高,至乾隆四十九年、五十年时,岁修有达800两者。而当时七品官之年修亦不过45两而已。问题四:师爷为什么要请绍兴的?? 绍兴出师爷,从古至今一直延续下来的一种职业吧。问题五:绍兴师爷为什么比其他地区多 说起绍兴,人们津津乐道的有绍兴的酒、绍兴的桥、绍兴的人杰地灵,再就是绍兴的师爷。何谓师爷?何谓绍兴师爷?为何绍兴师爷曾经鼎盛到“无绍不成衙”? 绍兴师爷是封建官署中对绍兴籍幕僚之专称,始于两汉以前,盛于明、清,没落于辛亥革命前后,是地域性、专业性极强之人才群体。古代将帅出征,以“帐蓬”(幕)为办公、生活的场所,这种“官衙”也叫幕府。在幕府里协助主帅工作的人员,就是所谓的幕僚。以后相沿成习,幕府成了各级军政官署的代称。而所谓幕僚者,乃是统称,根据不同的工作性质,所起的作用,又可细分为“幕僚”、“幕宾”、“幕友”。仆从们称主政官员为“老爷”,称幕僚为“师爷”,是一种比较尊敬的称呼。“师爷”之名,起于明,盛于清。 “师爷”其实是主政官员的雇用人员,只有聘请书,没有委任状,不是政府的公务员,不占编制(美国政府的工作人员,不叫公务员,叫雇员,老呆猜想,老美可能就是从这里学去的)。所以主政官员尊称他们为“宾”,为“友”,而“师爷”称主人为“东翁”、“东家”。但是“师爷”的工作,却正是现在公务员所做的工作,大家知道以前的地方“官衙”,也就是地方政府,非常精简,师爷既为主政官员出谋划策、参与机要,又起草文稿、代拟奏疏;既处理案卷、裁行批复,又奉命出使,联络官场,工作面广、量多、权重,所以师爷大都是幕主的心腹。 为什么在师爷前冠以“绍兴”两字呢?,一是为了区别不同地区的师爷,如明清时期,安徽的师爷也比较多。二是从事这项工作的差不多都是绍兴人。据《绍兴县志资料》记载,有著名师爷150余人,如号称诗、书、画、文四绝的明代徐文长,就是总督东南七省军务的封疆大臣、兵部侍郎兼佥都御史胡宪宗的师爷。再如河南巡抚田文镜的师爷邬思道,绍兴人,曾为田弹劾隆科多出力,雍正曾在田文镜的请安摺上朱批:“朕安,邬先生安否?”足见邬思道深得雍正皇帝极其高度的赏识。后来田文镜与邬思道以事龃龉,邬愤而辞去,此后田文镜奏事,屡屡不合雍正之意,常被训斥,田不得不高薪把邬请回来。绍兴府县县出师爷,以山阴、会稽为最多,两县约出师爷2000余名。《广志绎》载:“自九卿至闲曹细局,无非越人”,故有“无绍不成衙”之说。那么,绍兴又为何多师爷呢? 绍兴多师爷自有其特定的历史、地理环境与经济、文化原因。第一是,绍兴历史上一直是文化之邦,人文荟萃,读书人多而能做官的毕竟有限,读书无成者,做师爷是一条出路。史书记载:顺治元年(1644年)至宣统三年(1911年)绍兴学子中进士者636人,举人者竟达2361人。如此众多的士人,不可能都做官,就以做师爷为进身之途,因为当时“仕途杂进”,师爷在作战上有功或在行政管理上有功,都可由主政官“拜表荐引”,由“佐”变“官”。第二是,绍兴人处世精明,治事审慎,工于心计,善于言辞,有作为智囊之能力。正因为有此能力,受到了主政官员的器重。第三是,绍兴地少人多,人口密度与土地面积严重失调,士人又自命清高,不愿为农工商贾,不得不外出壮游,寻找发展机会。第四是,经济利益方面的考虑。师爷的地位特殊,待遇丰厚。师爷所交往的多为社会上层人士,在这种圈子内,自已也觉得有头有面,如徐文长就说过,师爷“处于不显不隐之间”。至于年薪收入,如果做一个塾师,年薪数十金,而做师爷则“数倍或十数倍焉”。据《病榻梦痕录》所载,乾隆初年,负责刑事判牍和负责钱粮税收会计的师爷年薪已高达银220两至260两。后来年薪越来越高,到乾隆五十年时,最高的达到800两,而当时的七品官年薪仅45两而已。 后来,清朝统治者从发展生产,安定社会大局出发,改“排汉”为“溶汉”。地方实力派如曾国藩、李......余下全文>>问题六:什么是绍兴师爷 师爷就是明清时代的幕僚,而历史上绍兴出的师爷最多,有“无绍不成衙”之说。
纪念馆的介绍里面有这么一段话让“绍兴多出师爷”有其特定的地域人文背景:一是绍兴素为文化之邦,人文荟萃而仕进有限,在乡地狭人稠,谋生农艰商轻,故于读书无成者,学幕为其一大出路;二是绍兴人处世精明,治事审慎,工于心计,善于辞令,尤适于做师爷;三是做师爷的“专业知识”近于家传手艺,绍兴人家族观念重,同乡情谊浓,外出做官为幕者,出于亲情乡谊尔引我荐,遂使绍兴师爷群体蔚为大观。”问题七:绍兴师爷的介绍 《绍兴师爷》由张子恩执导,陈道明、方子哥主演的电视剧。该剧讲述一名衙门师爷的故事。问题八:清朝绍兴师爷被什么人终结的 师爷是专业性极强的幕僚集体,始于明朝,盛行于清代。一般师爷至少须读3年幕学”,并须具有拟订策略的能力、提供计谋的机心与撰拟官方文字的功底。师爷虽非幕府职官,但各级军政主官每每受其制约,多有左右主官之力。在师爷这个职业中,人数最多,影响最大的莫过于绍兴师爷。
绍兴师爷在清朝政治舞台上的高潮出现在雍正、乾隆时期,乘当政者急需大量人才之机,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纷纷投入官府,并得到各级行政官吏器重而地位日隆。邬斯道为这一时期师爷的代表人物,以丰富的政治阅历和官场经验,不仅赢得幕主田文镜的宠幸,而且为雍正帝所看重,从而成为绍兴师爷公认的祖师爷。
师爷按其职能可以分为折奏师爷、刑名师爷、书启师爷、征比师爷和挂号师爷等类,其中以折奏师爷和刑名师爷对幕主的升黜、荣辱干系最大。折奏师爷主要负责起草奏疏,奏疏要求内容通情达理,文笔谲皇典。折奏师爷务必熟读诗经史,博通政制民情,了解山川舆地。参与戎幕者尚须精研兵法,为此才能为幕主设谋献策,佐理军政要务。刑名师爷专理刑事、民事案件。清自顺治入关统治中原,各类法律条文、案件判例累积无数,如未经名师指点和专门钻研,便无法按照律例审理刑事、民事案件。钱谷师爷专门办理财政、税务事务,清代地方主官的任卸,都须办理接收移交,制造四柱清册,盘查核实帐目,不仅手续繁复,且多陈规陋习。书启师爷主要负责撰写官方文书处理信函等,相当于秘书文书之职,待遇亦较其他师爷为低。征比师爷主要负责稽查与考证田赋,与钱谷师爷职能相近。挂号师爷主要负责批牍,即代理主官批答文件,其地位因主官是否倚重而异,若主官放权,即可广泛过问各类行政时务,有时还可承担刑名、钱谷师爷部分工作,地位倍见不凡;否则,仅负责来往信件、公文登记及制作表册等日常事务,无足轻重。
清代,绍兴师爷遍布各地衙门,主管文案,执掌折奏、刑名、钱谷、书启、挂号、征比等上系国计、下关民生的大事;他们纵横上下,盘根错节,利用亲朋、师生或同乡、同职等关系,构织成网,互通声气,不仅控制地方性所有公共事务,而且把持部分督抚州县职权。为此,各地绅士、商人,各级行政官吏等纷纷向绍兴师爷靠拢,以维护自身利益。
从法制的角度来看,各级官员私人聘请“师爷”来办理公务的习惯性“体制”实在是“名不正言不顺”。当嘉道年间腐败风气盛行后,师爷群体也迅速走向腐败,推波助澜,使吏治迅速恶化。
师爷的素质如此低落,自然不会得到积极的社会评价,道光以后的文人提到幕友,往往都要加一个“劣”字,以“劣幕”称之。并且有很多思想家开始激烈抨击师爷佐治,试图开革除这一固习的药方。
清末对师爷“体制”的种种批评,终于导致了这种奇特惯例的终止。而其终结者就是洋务运动的著名首领张之洞。
清末民初人刘禺生的《世载堂杂忆》一书,引用他长辈、湖南人陈颂万“张之洞罢除宾师”的说法,认为清代的幕友制度结束于张之洞。
张之洞出任湖广总督后,废除原来聘请刑名、钱谷、文案等幕友的习惯,在署中设立“刑名总文案处”,作为督府的正式机关,委任官员担任事务,以国家经费支付酬金。全督府中仅有教读先生还是私人聘请的,可以称呼“老夫子”,有关公务的一律都转变为正式官员。这一改革影响了省、道、府、州、县各级衙门,都纷纷改设专门的刑名“科长”,使用政府经费聘请官员。“各省效之,绍兴师爷之生计,张之洞乃一扫而空”。
民国开创,张之洞推行的改革局面也被维持下来,各政府部门都设置秘书、参议之类的文案人员,作为政府编制内人员,其职责、数额在各级政府的组织法里加以明确的规定。沿袭了几百年的幕友传统也就此结束。...余下全文>>问题九:绍兴名人的绍兴师爷 汪辉祖汪辉祖,字焕曾,号龙庄、归庐,浙江绍兴府萧山县(今杭州市萧山区)人。生于雍正八年十二月十四日(1730年1月21日),卒于嘉庆十二年(1807)三月二十四日。乾隆三十三年举于乡,四十年成进士。早岁游幕,后知湖南永州府宁远县。著有《元史本证》、《二十四史同姓名录》、《学治臆说》、《佐治药言》等。事具阮元《揅经室集二集》卷三《循吏汪辉祖传》及瞿兑之《汪辉祖传述》。邬思道 邬思道,一名斯道,字王露,清代绍兴人。好读书,屡试不中,因家贫,只得以游幕为生,寓居河南开封,也就是绍兴师爷。腿有残疾。河南巡抚田文镜慕名聘请邬入幕。李岳瑞《春冰室野乘》载,邬思道为田文镜写密褶参隆科多而“宠遇日隆”。后来田、邬二人以事龃龉,邬愤而辞去。“自此文镜奏事,辄不当上意,数被谴责”。田又重金聘回邬思道。雍正帝也曾在给田文镜奏折写“朕安好,邬先生安否?”问题十:绍兴师爷的成因分析 绍兴师爷作为一个地域性、专业性极强的幕僚群体,作为清代各级官吏处理政务公事、行使管理职能的智囊和代办,横空出世,横行天下,既是中国幕僚制度演变发展的结果,更是特殊的地域环境、特殊的人文基因和特殊的社会背景综合作用的结果。这种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文风炽盛,人才辈出。绍兴古称“荒服”之地。大禹在此治水毕功,地平天成。越王勾践“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使绍兴实现了历史上的第一次腾飞。秦始皇巡越,祭大禹,立刻石,教化民众。汉时马臻筑湖,使绍兴风调雨顺,山清水秀,“俗始尚文”、“俗始贵士”。晋室南迁,士人平民纷纷相随,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汉族南迁和多民族融合,绍兴因以“俗尚风流而多翰墨之士”,文风由此焕然,经济益加兴旺,出现了“今之会稽,昔之关中”的繁荣景象。隋唐时期,越窑越纸名闻天下,丝绸茶叶异军突起,山水风光和美如昔,文人墨客纷至沓来,“俗好吟咏而多风骚之才”,人文由是更加兴盛。两宋时期及至元明,文风更为灿然,形成了“好学笃志,尊师择友,弦诵之声,比屋相闻”的动人局面和上至士大夫,“下至蓬户,耻不以诗书训其子。”正是这种一脉相承的文风,使绍兴成为了名人辈出的“名士乡”。以文武进士为例,今之绍兴市境之内,就多达2238名,其中的文科进士中,唐12名,五代7名,宋618名,元24名,明560名,清744名。绍兴师爷正是在这种炽盛文风的熏陶中成长起来的,他们无疑是绍兴成千上万“名士”的优秀代表。二是人地矛盾,生活艰辛。绍兴历史上堪称“鱼米之乡”,但由于“永嘉之乱”、“安史之乱”、“靖康之难”期间中原汉民的三次大南迁,人口不断增加,人地矛盾不断加剧。宋时,“四方之民,云集两浙,百倍常时”,大大地加重了绍兴耕地的承受负担。根据王振忠先生的研究,“早在16世纪末,绍兴府平原的开发就已经达到了极限。”晚明时绍兴人祁彪佳说:“越中依山阻海,地窄民稠……以二人食一亩之粟,虽甚丰登,亦止供半年之食,是以每藉外贩,方可卒岁。”到了清代,绍兴的人口密度竟达每平方公里579.55口,居全国人口密度的第三位,人地矛盾显得更加突出起来,以至“水岸田畔,凡可资耕种者,几无一隙之存”。穷则思变,在这样一种困难的情况下,人们为了生计,便将视野转向了耕种之外、地域之外,想起了手工业、商业、借贷救贫等办法,动起了扬己之长、外出谋生、为人作幕等脑筋。三是科举难就,功名诱人。崇尚读书、追求功名,是绍兴的传统社会风尚;通过读书,求得功名,是一代又一代绍兴人的奋斗目标。逮及清代,这一风尚和目标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城中子弟成童就传举业射策。约十家坐一塾师,四隅内外攻制,举业者云集别业,子弟发未蓄,便能开笔成文,辄采芹藻,或再试。童子不利即弃文就武,习韬钤弓矢”,从而出现了“中式虎围者每科多至十余人,少亦不下五六人”的情形。据统计,从顺治元年(1644)到宣统三年(1911),绍兴“中举人者二千三百六十一人次”。“从顺治三年到乾隆三十九年(1646-1774),绍兴府的举人数达656人,占全省总数的15.5%”;本籍人本地考取的“进士数也多达505名”,“居全国科甲排行榜的第六位”。这些数字的背后,至少说明了几个问题。第一,竞争激烈,一个绍兴人要考中进士、举人,比起其他地方来,要困难得多。第二,励志效应,如此众多的人中进士、举人,刺激了更多的人们去苦读书。第三,官职有限,不少中进士、举人者不得不做“后备干部”,先为人作幕,再等待机遇。第四,另辟蹊径,更大量的读书人因过不了科举这座“独木桥”,而另辟其他的求生求名之道,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便是作幕、经商。四是亲缘认同,形成“声气”。绍兴人......余下全文>>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