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索达吉堪布:刚入佛门不久的初学者适合修学什么法门

答案:1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27 22:59
  • 提问者网友:贪了杯
  • 2021-03-27 05:56
索达吉堪布:刚入佛门不久的初学者适合修学什么法门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零点过十分
  • 2021-03-27 06:21

阿弥陀佛

学佛要看佛经和祖师大德的讲经说法,不要自己乱看一些不知道出处的学佛资料,很多错误或不圆满,坏了自己法身慧命。
你可修净土法门。网路上很好找到净空法师讲经的“认识佛教”,无量寿经,十善业道经,等,

问:刚入佛门不久的初学者适合修学什么法门?

 

索达吉堪布上师答:

大家一定要修无常,通过修无常,才会对轮回生起厌离之心。宗喀巴大师说:“如果最初没有对轮回产生强烈的厌恶心,纵然孜孜不倦地闻思修行,也不会成为超越轮回及恶趣之因。应当将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等高深的法暂时束之高阁,先精勤修持出离心,直至出离心生起为止。”
——《亲友书讲记》

净空法师---选择法门。要适合自己的程度,要适合自己的生活环境,学起来才方便;还要适合现代的时代背景

佛法所求的我们明白了,求智慧。诸位要记住,求智慧,在禅宗里面讲求「明心见性」,净土里面讲求「一心不乱」。净土宗很特别,不但求一心不乱,而且求生净土,它的确是双求。不像其他的宗派,其他宗派是单一的专求,净土是双求,求一心不乱,还要求往生净土。这个目标在我们一生当中决定得到,诸位如果把《无量寿经》念熟、念懂了,你就丝毫不怀疑。
经本一开端把我们修学的目标就显示出来了。「大乘无量寿庄严」这是我们所求的,这是修净土人所求的。你看看经题上的「无量寿」,我们求的是无量寿;换句话说,健康长寿。「庄严」就是自在美满,那才是庄严。用什么方法求?有求的方法,经题后半段所讲的「清净、平等、觉」,那是方法。由此可知,我们学佛求的是什么?清净心、平等心、觉心。这三个是「一而三,三而一」,一个得到了,三个同时都得到了。整个的佛法,都不外乎这一个原理原则。
禅宗在三个里面单单求觉,像这个讲堂可以从三个门进来,它从「觉门」进来。禅宗从觉门,他要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这就入门了。禅宗以外叫教下,教下是从解门里面来入的,「大开圆解」,也就是「正门」,正知正见,从这个里面进来的。我们净土宗是修清净心,从「净门」入。心清净了,当然平等,当然觉悟。觉悟了的心,当然清净,当然平等。所谓「法门无量,殊途同归」,方法、门径不一样,到最后的归宿完全相同,都是明心见性。不过禅宗里面说的这个名词,其他宗派不是这个说法。我们净土宗叫「一心不乱」,一心不乱就是禅家的「明心见性」,教下里面讲的「大开圆解」,密宗里面讲的「三密相印」。诸位要晓得,虽然名词不一样,指同一桩事情、同一个境界。
因此任何一个法门,我们不能批评,不能说它不好;说它不好,那就是谤佛谤法。都是释迦牟尼佛传的,哪个路子都能成就,你怎么能说它不好?只有在许许多多方法里面,我们自己应当如何来选择?选择的条件,第一要适合我们的程度。如果它要求的程度太高了,我们没有办法修学,学起来很困难,不容易成功。要适合自己的程度,要适合自己的生活环境,学起来才方便;还要适合现代的时代背景,因为我们离不开社会、离不开人群。所以必须衡量这些条件,我适不适合学这个法门。
一般而言,像前面所讲的,无论修学哪一个法门、哪一种方法,都必须要破我见、破我执才能得力。否则的话,就是常讲的功夫用不上力。我想这是许多同修都有的这个体验,学了多少年,还是个这样子,甚至愈学愈苦。不学佛的时候还好,学佛的时候愈学愈苦,这都是不得法。这个法门自己不适合,就正如你到学校念书的时候选择科系一样。你的根基、你的程度不适合这个科系,你选错了科系,你学习困难,而且很难成就。选对了,那就容易了,成就也就快速。
我们选择法门这一点非常重要。假如不晓得自己是什么样的根器,也可以试验试验,禅、教、密、律统统试验试验。我自己修学就是这个例子,许多大乘经读了之后,想想自己不行,妄想、分别、执著去不掉。我也非常想去,就是去不掉,最后才想到念佛可以带业往生,就是妄想、分别、执著去不掉也行,这个法门很适合我,我是这样选择的。别的我想想都不行,那些经我都会讲,我讲得都比别人好听,我做不到。所以禅、教、密、律我都曾经涉猎过,想一想没有法子,回过头来死心蹋地念阿弥陀佛,专讲净土的经典。这是我这几十年当中的体验。
可是最近又讲些别的经典,这是什么原因?这是逼著没有法子,无可奈何。因为这些大乘经没人讲,现在讲经的人愈来愈少,这是一个很悲哀的现象,所以抽出一点时间讲这些经,做成录音带,帮助对这些典籍有兴趣的人,留供给他们做参考,原因在此地。如果有人讲,我绝对不会讲,这是被逼著没有法子。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