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姓的来源是
答案:1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26 06:36
- 提问者网友:低吟詩仙的傷
- 2021-03-25 07:24
孔姓的来源是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底特律间谍
- 2020-06-23 07:10
孔姓的来源是什么 孔姓:出自他姓,以人名或祖名为姓.C孔氏家族族谱的孔姓来源 实际上,孔姓本身就是一个十分古老的姓氏,他们的祖先,可以远远地追溯到4400多年以前的帝喾高辛氏。帝喾是黄帝的孙子,曾经继黄帝及其父少昊之后,领导中华民族70年,因此孔姓的人,当然也是黄帝的后裔。关于孔姓的来源,《广韵》上面有这样的记载:“殷汤之后,本自帝喾次妃兰狄吞乙卵生契,赐姓子氏;至成汤以其祖吞乙卵而生故名履,字太乙,后代以子加乙,始为孔氏。至宋孔父嘉,遭华父督之难,其子奔鲁,故孔子生于鲁。”由此看来,孔姓是出自殷商的子姓,而殷商的开国之君殷汤,则是帝喾的次妃所生的儿子契的后代,殷汤为了纪念自己的祖先是吞乙卵而生,就取字为乙,传了若干代,到了春秋时代,在宋国的孔父嘉,为华督所杀,他的儿子就跑到鲁国避难,并且在鲁国定居,所以孔子才会是鲁国人。《史记孔子世家》上面,对于孔姓的渊源,有更为详细的说明:“孔子,宋微子之后,宋襄公生弗父何,弗父何生宋父周,周生世子胜,胜生正考父,考父生孔父嘉,五世亲尽,别为公族,姓孔氏。孔父嘉生木金父,木金父生睾夷,睾夷生防叔,防叔畏华氏之逼,奔鲁。”从这段记载,可以明显的看出,殷汤的后代以孔为姓,是始自孔父嘉。孔父嘉是春秋时代宋国的人,所以孔氏之得姓,应该也已经有了三千年的悠长历史。《广韵》和《史记》上面对于孔姓的记载,内容大致相同,唯一的不同,是关于孔父嘉的后代奔鲁的记述:《广韵》上说,避华督之祸跑到鲁国的是孔父嘉的儿子木金父;《史记》上则说,奔鲁的是孔父嘉的孙子睾夷。实际上究竟是谁最先到鲁国开基,迄今仍众说纷纭,找不到确定的答案。不过,无论哪一位才是鲁国孔氏的真正开山始祖,孔子之为孔父嘉的六世孙,已经是个不争之论。据考证,孔子的父亲是叔梁纥,祖父是伯夏,伯夏则是防叔之子。由此可见,孔父嘉不但是孔姓的创造人,而且的确是2000多年来举世同钦的至圣先师孔子的六世祖。孔子以下的孔氏家谱,历2000余年如一日,把每一代子孙都记载得源源本本。因此,孔子的历代子孙究竟都做了些什么,各种史书上的记载也未曾间断过,而且交代得清清楚楚。 像这样,能够把孔氏的世系追溯得分毫不爽,岂不是孔姓的人比别姓的人幸运,而又足以自豪自傲的地方!孔,的的确确是一个尊荣无比的汉族姓氏。孔子为什么姓孔以及孔姓的来历 30分姓孔姓孟的人都是孔子和孟子的后代
--- 这显然是错误的。孔子和孟子在世的时候就已经有很多其他姓孔姓孟的人。他们的后代没有被斩尽杀绝。历史上改姓的事情很多。而且,一个人可能父亲姓孟,母亲姓叶赫纳拉,于是他就成了一个姓孟的满族人。请问“孔”性的来源是什么??? 您好!历史来源 ■ 出自子姓,以王父为字氏。据《史记.孔子世家》所载: 孔子,宋微子之后。宋闵公长子弗父何,弗父何生宋父周,周生世子胜,胜生正考父,考父生孔父嘉。五世亲尽,别为公族,为孔氏。孔父嘉生木金父,木金父生祁父,祁父生防叔。防叔畏华氏之逼,奔鲁。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叔梁纥生子孔丘。
■ 出自姬姓,据《姓考》所载,春秋时卫国有孔悝,以王父字为氏,其后有姬姓之孔氏。
■ 出自妫姓。春秋时陈国(今河南淮阳)有孔宁,王父字为氏,其后有「妫」姓之孔氏。
■ 又据《左传》所载,春秋时郑穆公之后有孔张,其支孙以王父字为氏,为郑国的姬姓孔氏。
■ 另据《姓考》等书的记载,卫国(今河南滑县东)有出自古佶姓的孔氏。
孔子溯源 可以追溯到四千多年以前的帝喾高辛氏时期,帝喾是黄帝的孙子,曾经继黄帝及其父少昊之后,执掌天子之印七十余年,一般认为,孔姓的中国人,就是黄帝的后裔。 说到孔姓,当然少不了说到被世人称为“至圣先师”的孔子。孔子是春秋时期宋国贵族的后代,可谓出身名门,其远祖与黄帝和商朝的建立者有关,孔姓的的姓氏的来源则与六世祖孔父嘉有关。
相传,人文始祖黄帝有曾孙名帝喾,帝喾夫人名简狄。一次,简狄出外巡游,见一只燕子(玄鸟)生下一窝蛋,就拿来一枚吞下,不久身怀有孕,后来便生下了商朝始祖契。契是简狄吞食燕子(孵)所生,此后便以“子”为姓。 从契历经14世传到商汤,汤名履字太乙,加姓为子太乙,他有子孙多人,除其中的一人继承了他的王位外,其余的人也都成为贵族。在这些人中,有人为了纪念他,便将他的姓氏和名字加在一起,略加变更,成为孔姓。
商朝灭亡后,其末帝纣王的庶兄微子又被周成王分封于宋(今河南商丘南),继续奉祀商汤香火。微子去世后,职位由胞弟仲衍继承。仲衍曾孙宋闵公有子二人:弗父何、方祀。
方祀在宋闵公去世后继位为宋厉公。弗父何有曾孙名正考父,历仕宋戴、武、宣公三朝,有子名嘉,任大司马,后因故被权臣华督所杀。这时他的儿子木金父年纪尚小,由家人抱着逃亡鲁国。等他长大以后,为纪念生父,便以父亲字中的“孔”为姓。后来,木金父的子孙在鲁国又传了4代,便生下了孔子。
据史书记载,孔姓来源还有多个。黄帝时,有一个史官名叫孔甲,他的后代以孔为姓;另外,春秋时郑国贵族公子喜,字子孔,他的后人有的便以孔为姓。不过你好像分类错了“孔”姓是由什么发展而来的 孔氏,主要源于子姓,或以人名、祖名为姓。
始祖起源:
1、源于子姓,出自商朝君主成汤之后裔,其子孙中有一支以商族的姓「子」以成汤名字中的「乙」组合起来,为子姓孔氏。
2、源于子姓。出自宋国司马孔父嘉之后,西周初期,成汤的后裔微子启被封于宋国,微子启死后,其弟宋微仲继位。微仲九世孙孔父嘉为宋国大司马,遭受迫害,他的后代逃到鲁国,以其名字中的「孔」为氏,也是子姓孔氏。孔父嘉的六世孙为孔子。
3、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卫国大夫姬孔悝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春秋时期,卫国大夫中有姬孔悝,所以在姬孔悝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孔氏。
4、源于妫姓,出自春秋时期陈国大夫孔宁,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据史籍《古今姓氏书辨证》等有关资料记载,春秋时陈国(今河南淮阳)有个大夫叫妫孔宁。在妫孔宁的后裔子孙中,有的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孔氏,是为陈郡孔氏。
5、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郑穆公姬兰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春秋时期,郑国(今河南新郑)君主郑穆公姬兰有后人名姬孔张,在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世代相传至今,史称郑国孔氏。
6、出自古佶姓的孔氏。
7、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8、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在土家族、苗族、回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孔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孔氏,世代相传至今。孔姓的辈分排名有多少个,又是如何排列 希 言 公 彦 承 弘/宏 闻 贞 尚 胤/衍
兴 毓 传 继 广 昭 宪 庆 繁 祥
令 德 维 垂 佑 钦 绍 念 显 扬
建 道 敦 安 定 懋 修 肈 彝 常
裕海文 焕 景 瑞 永 锡 世 绪 昌历史上孔姓名人 历史名人
孔姓对中国的文明与进步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名人辈出,史不绝书。
孔子,名丘,春秋时期鲁国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的创始者。他晚年致力于教育,据传有弟子三千人。他曾删修《春秋》,整理《诗》、《书》等。在哲学上、政治上,他建立了一套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自汉以后成为两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封建统治者一直把他尊为圣人。
战国、秦汉间的大商人孔氏,经营冶铁业富至数千金。
西汉时,南阳人孔仅,大冶铁商出身,武帝时任大农丞,后任任大司农;经学家孔安国,丞相孔光。
东汉有泰山都尉孔庙,其子孔融,汉末文学家,是“建安七子”之一。
南朝齐有文学家孔稚圭。
唐代有经学家孔颖达,河中陕华等州招讨使孔巢父;僖宗、昭宗两朝宰相孔纬。
北宋有说唱艺人孔三传,曾经首创诸宫调。
清代有定南王孔有德,戏曲作家孔尚任,经学家、音乐学家,数学家孔广森姓氏孔的来源 出自子姓,以王父为字氏。据《史记.孔子世家》所载: 孔子,宋微子之后。宋闵公长子弗父何,弗父何生宋父周,周生世子胜,胜生正考父,考父生孔父嘉。五世亲尽,别为公族,为孔氏。孔父嘉生木金父,木金父生祁父,祁父生防叔。防叔畏华氏之逼,奔鲁。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叔梁纥生子孔丘。
■ 出自姬姓,据《姓考》所载,春秋时卫国有孔悝,以王父字为氏,其后有姬姓之孔氏。
■ 出自妫姓。春秋时陈国(今河南淮阳)有孔宁,王父字为氏,其后有「妫」姓之孔氏。
■ 又据《左传》所载,春秋时郑穆公之后有孔张,其支孙以王父字为氏,为郑国的姬姓孔氏。
■ 另据《姓考》等书的记载,卫国(今河南滑县东)有出自古佶姓的孔氏。
孔融 (153~208)
字文举,东汉曲阜人,孔子二十世孙。有俊才,为建安七子之一,汉献帝时为北海相,世称孔北海;立学校,表儒术,后拜大中大夫,为曹操所杀。
孔尚任(1648~1718)
字聘之,又字季重,号东塘,别号岸堂,自称云亭山人。山东曲阜人,孔子六十四代孙,清初诗人、戏曲作家。时人将他与《长生殿》作者洪升并论,称“南洪北孔”。
孔祥熙 (1880~1967)
字庸之,山西太谷人。留学美国耶鲁大学。历任国民政府委员、财政部长 ( 为当时中国的首富 )、行政院长、中央银行总裁等职。
孔庆东,男,1964年9月22日出生于哈尔滨,祖籍山东省临沂市费县。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研究方向是中国近现代文学,尤其对鲁迅颇有研究。系孔子第73代直系传人,在孔氏家谱中属大庄户。人称“北大醉侠”。
孔令辉,1975年10月18日,孔令辉6岁开始打球,1986年进入省队,1988年进国青队,1991年入选国家队。历年来在国际乒联公布的世界男单排名前列,是世界杯、世锦赛和奥运会的大满贯冠军得主。 【堂号】 有“阕里堂”和“至圣堂”。这两个堂都是因孔子而命名的。孔子生于阕里,是历史上的“大成至圣”。
【郡望】 孔姓的郡望主要有鲁郡、京兆郡、河南郡、会稽郡等。
鲁郡是在西汉初由原有的秦郡改置而来的,相当于今天的山东曲阜、滕州、泗水等地。三国魏及晋时改为郡汉朝初年,改右内式置京兆尹,因为其地属畿辅,所以不称郡。相当于今天陕西秦岭以北、西安以东、渭河以南等地。三国魏时改称京兆尹郡。
河南郡是汉高祖改秦三川而设置的。大约在今天的河南省黄河以南洛水下游,贾鲁河上游地区以及黄河以北的原阳县。
会稽县,秦始皇二十五年置郡,相当于今天的江苏省长江以南,浙江省仙霞岭、牛头山、天台山以北和安徽水阳江流域以东及新安江、率水流域等地。孔姓是怎么排字辈的? 无论天南地北的“孔孟颜曾”后人,取名字都有固定的辈分排字。
孔氏行辈字,明洪武年间定十字(自五十六代至六十五代):
希、言、公、彦、 承、
宏、闻、贞、 尚、衍。
清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二月十七日定十字(自六十六代至七十五代):
兴、毓、传、继、 广、
昭、宪、庆、 繁、祥。
清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定十字(自七十六代至八十五代):
令、德、维、垂、佑,
钦、绍、念、显、扬。
后来,孔子七十六代孙、衍圣公孔令贻,报当时的北洋政府批准,又续了二十字:
建、道、敦、安、定,
懋、修、肇、彝、常,
裕、文、焕、景、瑞,
永、锡、世、绪、昌。
这二十个字,定下了孔子第八十六代孙至一百零五代孙的行辈。
--- 这显然是错误的。孔子和孟子在世的时候就已经有很多其他姓孔姓孟的人。他们的后代没有被斩尽杀绝。历史上改姓的事情很多。而且,一个人可能父亲姓孟,母亲姓叶赫纳拉,于是他就成了一个姓孟的满族人。请问“孔”性的来源是什么??? 您好!历史来源 ■ 出自子姓,以王父为字氏。据《史记.孔子世家》所载: 孔子,宋微子之后。宋闵公长子弗父何,弗父何生宋父周,周生世子胜,胜生正考父,考父生孔父嘉。五世亲尽,别为公族,为孔氏。孔父嘉生木金父,木金父生祁父,祁父生防叔。防叔畏华氏之逼,奔鲁。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叔梁纥生子孔丘。
■ 出自姬姓,据《姓考》所载,春秋时卫国有孔悝,以王父字为氏,其后有姬姓之孔氏。
■ 出自妫姓。春秋时陈国(今河南淮阳)有孔宁,王父字为氏,其后有「妫」姓之孔氏。
■ 又据《左传》所载,春秋时郑穆公之后有孔张,其支孙以王父字为氏,为郑国的姬姓孔氏。
■ 另据《姓考》等书的记载,卫国(今河南滑县东)有出自古佶姓的孔氏。
孔子溯源 可以追溯到四千多年以前的帝喾高辛氏时期,帝喾是黄帝的孙子,曾经继黄帝及其父少昊之后,执掌天子之印七十余年,一般认为,孔姓的中国人,就是黄帝的后裔。 说到孔姓,当然少不了说到被世人称为“至圣先师”的孔子。孔子是春秋时期宋国贵族的后代,可谓出身名门,其远祖与黄帝和商朝的建立者有关,孔姓的的姓氏的来源则与六世祖孔父嘉有关。
相传,人文始祖黄帝有曾孙名帝喾,帝喾夫人名简狄。一次,简狄出外巡游,见一只燕子(玄鸟)生下一窝蛋,就拿来一枚吞下,不久身怀有孕,后来便生下了商朝始祖契。契是简狄吞食燕子(孵)所生,此后便以“子”为姓。 从契历经14世传到商汤,汤名履字太乙,加姓为子太乙,他有子孙多人,除其中的一人继承了他的王位外,其余的人也都成为贵族。在这些人中,有人为了纪念他,便将他的姓氏和名字加在一起,略加变更,成为孔姓。
商朝灭亡后,其末帝纣王的庶兄微子又被周成王分封于宋(今河南商丘南),继续奉祀商汤香火。微子去世后,职位由胞弟仲衍继承。仲衍曾孙宋闵公有子二人:弗父何、方祀。
方祀在宋闵公去世后继位为宋厉公。弗父何有曾孙名正考父,历仕宋戴、武、宣公三朝,有子名嘉,任大司马,后因故被权臣华督所杀。这时他的儿子木金父年纪尚小,由家人抱着逃亡鲁国。等他长大以后,为纪念生父,便以父亲字中的“孔”为姓。后来,木金父的子孙在鲁国又传了4代,便生下了孔子。
据史书记载,孔姓来源还有多个。黄帝时,有一个史官名叫孔甲,他的后代以孔为姓;另外,春秋时郑国贵族公子喜,字子孔,他的后人有的便以孔为姓。不过你好像分类错了“孔”姓是由什么发展而来的 孔氏,主要源于子姓,或以人名、祖名为姓。
始祖起源:
1、源于子姓,出自商朝君主成汤之后裔,其子孙中有一支以商族的姓「子」以成汤名字中的「乙」组合起来,为子姓孔氏。
2、源于子姓。出自宋国司马孔父嘉之后,西周初期,成汤的后裔微子启被封于宋国,微子启死后,其弟宋微仲继位。微仲九世孙孔父嘉为宋国大司马,遭受迫害,他的后代逃到鲁国,以其名字中的「孔」为氏,也是子姓孔氏。孔父嘉的六世孙为孔子。
3、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卫国大夫姬孔悝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春秋时期,卫国大夫中有姬孔悝,所以在姬孔悝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孔氏。
4、源于妫姓,出自春秋时期陈国大夫孔宁,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据史籍《古今姓氏书辨证》等有关资料记载,春秋时陈国(今河南淮阳)有个大夫叫妫孔宁。在妫孔宁的后裔子孙中,有的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孔氏,是为陈郡孔氏。
5、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郑穆公姬兰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春秋时期,郑国(今河南新郑)君主郑穆公姬兰有后人名姬孔张,在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世代相传至今,史称郑国孔氏。
6、出自古佶姓的孔氏。
7、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8、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在土家族、苗族、回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孔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孔氏,世代相传至今。孔姓的辈分排名有多少个,又是如何排列 希 言 公 彦 承 弘/宏 闻 贞 尚 胤/衍
兴 毓 传 继 广 昭 宪 庆 繁 祥
令 德 维 垂 佑 钦 绍 念 显 扬
建 道 敦 安 定 懋 修 肈 彝 常
裕海文 焕 景 瑞 永 锡 世 绪 昌历史上孔姓名人 历史名人
孔姓对中国的文明与进步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名人辈出,史不绝书。
孔子,名丘,春秋时期鲁国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的创始者。他晚年致力于教育,据传有弟子三千人。他曾删修《春秋》,整理《诗》、《书》等。在哲学上、政治上,他建立了一套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自汉以后成为两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封建统治者一直把他尊为圣人。
战国、秦汉间的大商人孔氏,经营冶铁业富至数千金。
西汉时,南阳人孔仅,大冶铁商出身,武帝时任大农丞,后任任大司农;经学家孔安国,丞相孔光。
东汉有泰山都尉孔庙,其子孔融,汉末文学家,是“建安七子”之一。
南朝齐有文学家孔稚圭。
唐代有经学家孔颖达,河中陕华等州招讨使孔巢父;僖宗、昭宗两朝宰相孔纬。
北宋有说唱艺人孔三传,曾经首创诸宫调。
清代有定南王孔有德,戏曲作家孔尚任,经学家、音乐学家,数学家孔广森姓氏孔的来源 出自子姓,以王父为字氏。据《史记.孔子世家》所载: 孔子,宋微子之后。宋闵公长子弗父何,弗父何生宋父周,周生世子胜,胜生正考父,考父生孔父嘉。五世亲尽,别为公族,为孔氏。孔父嘉生木金父,木金父生祁父,祁父生防叔。防叔畏华氏之逼,奔鲁。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叔梁纥生子孔丘。
■ 出自姬姓,据《姓考》所载,春秋时卫国有孔悝,以王父字为氏,其后有姬姓之孔氏。
■ 出自妫姓。春秋时陈国(今河南淮阳)有孔宁,王父字为氏,其后有「妫」姓之孔氏。
■ 又据《左传》所载,春秋时郑穆公之后有孔张,其支孙以王父字为氏,为郑国的姬姓孔氏。
■ 另据《姓考》等书的记载,卫国(今河南滑县东)有出自古佶姓的孔氏。
孔融 (153~208)
字文举,东汉曲阜人,孔子二十世孙。有俊才,为建安七子之一,汉献帝时为北海相,世称孔北海;立学校,表儒术,后拜大中大夫,为曹操所杀。
孔尚任(1648~1718)
字聘之,又字季重,号东塘,别号岸堂,自称云亭山人。山东曲阜人,孔子六十四代孙,清初诗人、戏曲作家。时人将他与《长生殿》作者洪升并论,称“南洪北孔”。
孔祥熙 (1880~1967)
字庸之,山西太谷人。留学美国耶鲁大学。历任国民政府委员、财政部长 ( 为当时中国的首富 )、行政院长、中央银行总裁等职。
孔庆东,男,1964年9月22日出生于哈尔滨,祖籍山东省临沂市费县。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研究方向是中国近现代文学,尤其对鲁迅颇有研究。系孔子第73代直系传人,在孔氏家谱中属大庄户。人称“北大醉侠”。
孔令辉,1975年10月18日,孔令辉6岁开始打球,1986年进入省队,1988年进国青队,1991年入选国家队。历年来在国际乒联公布的世界男单排名前列,是世界杯、世锦赛和奥运会的大满贯冠军得主。 【堂号】 有“阕里堂”和“至圣堂”。这两个堂都是因孔子而命名的。孔子生于阕里,是历史上的“大成至圣”。
【郡望】 孔姓的郡望主要有鲁郡、京兆郡、河南郡、会稽郡等。
鲁郡是在西汉初由原有的秦郡改置而来的,相当于今天的山东曲阜、滕州、泗水等地。三国魏及晋时改为郡汉朝初年,改右内式置京兆尹,因为其地属畿辅,所以不称郡。相当于今天陕西秦岭以北、西安以东、渭河以南等地。三国魏时改称京兆尹郡。
河南郡是汉高祖改秦三川而设置的。大约在今天的河南省黄河以南洛水下游,贾鲁河上游地区以及黄河以北的原阳县。
会稽县,秦始皇二十五年置郡,相当于今天的江苏省长江以南,浙江省仙霞岭、牛头山、天台山以北和安徽水阳江流域以东及新安江、率水流域等地。孔姓是怎么排字辈的? 无论天南地北的“孔孟颜曾”后人,取名字都有固定的辈分排字。
孔氏行辈字,明洪武年间定十字(自五十六代至六十五代):
希、言、公、彦、 承、
宏、闻、贞、 尚、衍。
清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二月十七日定十字(自六十六代至七十五代):
兴、毓、传、继、 广、
昭、宪、庆、 繁、祥。
清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定十字(自七十六代至八十五代):
令、德、维、垂、佑,
钦、绍、念、显、扬。
后来,孔子七十六代孙、衍圣公孔令贻,报当时的北洋政府批准,又续了二十字:
建、道、敦、安、定,
懋、修、肇、彝、常,
裕、文、焕、景、瑞,
永、锡、世、绪、昌。
这二十个字,定下了孔子第八十六代孙至一百零五代孙的行辈。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