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中的实词 和 虚词
答案:2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07 22:15
- 提问者网友:你挡着我发光了
- 2021-04-07 17:15
烛之武退秦师中的实词 和 虚词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从此江山别
- 2021-04-07 18:01
◎重要实词:
1、贰
①“二”的大写。
(例: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左传·隐公元年》)
②副职 (例:其内任卿贰以上。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③不专一 (例:贰则疑惑。《荀子·解蔽》)
④离心,背叛
(例: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左传》)
⑤再,重复。 (例: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
⑥从属二主。(本文: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鄙
①边邑,边远的地方 (例:《为学》:“蜀之鄙有二僧。”)
(本文: “越国以鄙远”)
②庸俗,鄙陋。
(例:《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③看不起,轻视。
(例:《左传·昭公十六年》:“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3、许
①准许。 (同现代汉语)
②答应,听从。 (例:本文:“许之。”、“许君焦、暇……”)
③赞同。 (例《愚公移山》:“杂然相许。”)
④约数 (例:《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
⑤表处所
(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4、阙
①què 古代宫殿前两边的高建筑物。
②què 城楼
③què 皇宫,引申为朝廷
④quē 通“缺”
⑤jué 挖掘,引申为侵损,削减。(本文:阙秦)
5、微
①细小,轻微(同现义)
②衰败 国势衰微。
③卑贱
(例:《史记·曹相国世家》:“参如微时,与萧何善。”)
④幽微,精妙。 微言大义(成语)
⑤隐蔽,不显露。见微知著(成语)
⑥假如没有。 (例:《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
(本文: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6、敝
①坏,破旧。
(例: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使史更敝衣草屦。”)
②谦词 敝人
③疲惫 (例:《资治通鉴》:“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④损害,衰败。 (本文:因人之力以敝之。)
◎虚词
1、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 (因为,连词)
②敢以烦执事 (拿,用,介词)
③越国以鄙远 (表顺承,连词)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 (表顺承,连词)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把,介词)
2、而
①今急而求子 (才,连词,表顺承)
②夜缒而出 (表修饰,连词)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 (表顺承,连词)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 (表转折,连词)
3、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 (语气词,表陈述)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疑问副词,为什么)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疑问副词,怎么能)
④且焉置土石 (疑问代词,哪里)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代词,之)
⑥永之人争奔走焉 (兼词,于此)
“之”的意义和用法见课后第三题。
◎词类活用
①晋军函陵 (名词作动词)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使郑亡,动词使动用法)
③邻之厚,君之薄也 (“厚”“薄”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④越国以鄙远
(鄙,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鄙;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
地)
⑤朝济而夕设版焉 (“朝”、“夕”,名词活用作时间副词)
⑥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东”、“西”均为方位名词作状语;封,名词活用作动词,作
疆界。)
◎通假字
①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通“倍”)
②共其乏困 (共,通“供”)
③何厌之有? (厌,通“餍”,满足)
④秦伯说 (说,通“悦”)
⑤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
◎古今异义:
①行李之往来
(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
④亦去之 (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文言句式
①以其无礼于晋 介词结构后置
②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介词结构后置
③夫晋,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有何厌”。
④是寡人之过也。 判断句。
希望对你有用
1、贰
①“二”的大写。
(例: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左传·隐公元年》)
②副职 (例:其内任卿贰以上。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③不专一 (例:贰则疑惑。《荀子·解蔽》)
④离心,背叛
(例: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左传》)
⑤再,重复。 (例: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
⑥从属二主。(本文: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鄙
①边邑,边远的地方 (例:《为学》:“蜀之鄙有二僧。”)
(本文: “越国以鄙远”)
②庸俗,鄙陋。
(例:《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③看不起,轻视。
(例:《左传·昭公十六年》:“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3、许
①准许。 (同现代汉语)
②答应,听从。 (例:本文:“许之。”、“许君焦、暇……”)
③赞同。 (例《愚公移山》:“杂然相许。”)
④约数 (例:《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
⑤表处所
(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4、阙
①què 古代宫殿前两边的高建筑物。
②què 城楼
③què 皇宫,引申为朝廷
④quē 通“缺”
⑤jué 挖掘,引申为侵损,削减。(本文:阙秦)
5、微
①细小,轻微(同现义)
②衰败 国势衰微。
③卑贱
(例:《史记·曹相国世家》:“参如微时,与萧何善。”)
④幽微,精妙。 微言大义(成语)
⑤隐蔽,不显露。见微知著(成语)
⑥假如没有。 (例:《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
(本文: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6、敝
①坏,破旧。
(例: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使史更敝衣草屦。”)
②谦词 敝人
③疲惫 (例:《资治通鉴》:“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④损害,衰败。 (本文:因人之力以敝之。)
◎虚词
1、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 (因为,连词)
②敢以烦执事 (拿,用,介词)
③越国以鄙远 (表顺承,连词)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 (表顺承,连词)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把,介词)
2、而
①今急而求子 (才,连词,表顺承)
②夜缒而出 (表修饰,连词)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 (表顺承,连词)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 (表转折,连词)
3、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 (语气词,表陈述)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疑问副词,为什么)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疑问副词,怎么能)
④且焉置土石 (疑问代词,哪里)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代词,之)
⑥永之人争奔走焉 (兼词,于此)
“之”的意义和用法见课后第三题。
◎词类活用
①晋军函陵 (名词作动词)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使郑亡,动词使动用法)
③邻之厚,君之薄也 (“厚”“薄”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④越国以鄙远
(鄙,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鄙;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
地)
⑤朝济而夕设版焉 (“朝”、“夕”,名词活用作时间副词)
⑥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东”、“西”均为方位名词作状语;封,名词活用作动词,作
疆界。)
◎通假字
①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通“倍”)
②共其乏困 (共,通“供”)
③何厌之有? (厌,通“餍”,满足)
④秦伯说 (说,通“悦”)
⑤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
◎古今异义:
①行李之往来
(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
④亦去之 (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文言句式
①以其无礼于晋 介词结构后置
②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介词结构后置
③夫晋,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有何厌”。
④是寡人之过也。 判断句。
希望对你有用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英雄的欲望
- 2021-04-07 19:10
(1)动词,完成;如“冠距未成”。 (2)动词,成为;如“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狼》) 树 (1)动词,植立;如“翠羽未树”。 (2)名词,树木;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谓 (1)动词,称,叫;如“谓之鹲鵄”。 (2)动词,认为;如“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爱莲说》) (3)动词,是;如“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醉翁亭记》) 名 (1)名词,名字;“见其首者,名曰鴮鸅”。如“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陌上桑》) (2)动词,说出;如“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口技》) 发 (1)动词,发散;如“绮翮焱发”。 (2)动词,生长,发生;如“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相思》) (3)动词,兴起,奋发;如“舜发于畎亩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然 (1)连词,然而;如“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2)助词,形容词词尾,……的样子;如“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桃花源记》) 赞 (1)动词,赞扬;如“然后赞其奇,而称其巧”。 (2)名词,史传体文章结尾的评语;如“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五柳先生传》) 称 (1)chēng,动词,称赞;如“然后赞其奇,而称其巧”。 (2),chèn,动词,合适;如“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古今异义〕 栋 : 今义:量词,房屋一座叫一栋。 文中古义:名词,楼房;如“翻翔云栋”。 集 今义:集合,聚集。 文中古义:降落下来,鸟栖息在树上;如“三日而不集”。 然后 今义:连词,表示接着某种动作或情况之后。 文中古义:这样以后;如“然后赞其奇,而称其巧”。 称 今义:叫,叫做。 文中古义:称赞;如“然后赞其奇,而称其巧”。 〔词类活用〕 名词用如状语 1.“翠冠云耸”中的“云”是名词,意思是“云彩”,在句中作谓语动词“耸”的状语,即名词用如状语,可译为“像云彩一样”;该分句可译为“翠绿的凤冠像云彩一样高耸”。 2.“朱距电摇”中的“电”是名词,意思是“闪电”,在句中作谓语动词“摇”的状语,即名词用如状语,可译为“像电一样闪动”;该分句可译为“朱红的爪子像电一样闪动”。 3.“锦身霞散”中的“霞”是名词,意思是“云霞”,在句中作谓语动词“散”的状语,即名词用如状语,可译为“像云霞一样”;该分句可译为“锦绣一样的身子像云霞一样放光”。 4.“绮翮焱发”中的“焱”是名词,意思是“火花,火焰”,在句中作谓语动词“发”的状语,即名词用如状语,可译为“像火花一样”;该分句可译为“绸缎一样的羽毛像火花一样灿烂”。 〔文言句式·省略句〕 1.主语省略 (1)“皆訾其丑而笑其拙”之前省略主语“人”,指别人,即“(人)皆訾其丑而笑其拙”;该分句可译为“(别人)都耻笑凤凰的丑陋和鲁班的笨拙”。 (2)“三日而不集”之前省略主语“凤”,即“(凤)三日而不集”;该分句可译为“(凤凰)三天不落下来”。 2.宾语省略 “名曰鴮鸅”之中,“曰”之前省略宾语“之”,代尚未刻成的凤凰,即“名(之)曰鴮鸅”;该分句可译为“称它是鹈鹕”。 3.介词省略 “翻翔云栋”之中,“翻翔”之后省略了介词“于”,意思是“在”,即“翻翔(于)云栋”;该分句可译为“在耸入云天的楼房上翻飞”。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